在主要內容上,本書結合西方翻譯理論的發展史和相關翻譯理論在中國的接受效果,以“先筆譯理論、後口譯理論”的基本順序,從三個大的視角展開深入的討論︰1)西方翻譯理論和中國翻譯科學研究模式的轉型;2)西方翻譯理論和中國翻譯文化研究模式的轉型;3)西方翻譯理論和中國翻譯哲學研究模式的轉型。具體包括八大內容︰西方翻譯對等論在中國的接受、翻譯目的論在中國的流布、多元系統論在中國位置、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在中國的旅行、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在中國的遭遇、解構主義翻譯理論在中國的解構、闡釋學翻譯理論在中國的闡釋,以及口譯理論在中國的傳播。這八大翻譯理論並非西方翻譯理論的全部圖景,而是分別代表了翻譯理論的語言學派、文化學派和哲學學派,是對中國翻譯界產生了深刻影響的典型的翻譯理論,因為本項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包羅萬象,而在于以一斑而窺全豹。
本書試圖通過這一研究,將中國當代翻譯理論研究模式的轉型問題與西方譯論的接受聯系起來進行研究,一方面可深化對西方譯論接受過程的內在動力的揭示,另一方面可深化對中國當代翻譯理論研究模式的轉型的內在矛盾
目錄
第一章 翻譯對等論在中國的接受
一、翻譯對等論在西方的起源
二、翻譯對等論在中國的認同
三、翻譯對等論在中外的否定
四、翻譯對等論對中國的影響
五、翻譯對等論在中國的效果
第二章 翻譯目的論在中國的流布
一、翻譯目的論在西方的發展
二、翻譯目的論在中國的譯介
三、翻譯目的論在中國的肯定
四、翻譯目的論在中國的批評
五、翻譯目的論接受效果分析
第三章 多元系統論在中國的位置
一、多元系統論在西方的緣起
二、多元系統論在中國的譯介
三、多元系統論在中國的內化
四、多元系統論在中國的批判
五、多元系統論在中國的地位
第四章 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在中國的旅行
一、後殖民主義批評理論的發展道路
二、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歷史溯源
三、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譯介引進
四、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綜合研究
五、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個案研究
六、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文化觀照
七、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實踐研究
八、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總體效果
第五章 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在中國的遭遇
一、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理論的要義
二、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思想內核
三、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中國譯介
四、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中國檢驗
五、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實踐研究
六、女性主義翻譯理論面臨的窘境
七、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歷史效果
第六章 解構主義翻譯理論在中國的解構
一、解構主義批評理論的西方軌跡
二、解構主義翻譯理論的流變過程
三、解構主義翻譯理論的中國接受
四、解構主義翻譯理論的接受效果
五、解構主義翻譯理論面臨的問題
第七章 闡釋學翻譯理論在中國的闡釋
一、闡釋學與闡釋學翻譯論的發展
……
第八章 口譯理論在中國的傳摘
結 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理論術語對照表
附錄二︰中外入名對照表
後 記
一、翻譯對等論在西方的起源
二、翻譯對等論在中國的認同
三、翻譯對等論在中外的否定
四、翻譯對等論對中國的影響
五、翻譯對等論在中國的效果
第二章 翻譯目的論在中國的流布
一、翻譯目的論在西方的發展
二、翻譯目的論在中國的譯介
三、翻譯目的論在中國的肯定
四、翻譯目的論在中國的批評
五、翻譯目的論接受效果分析
第三章 多元系統論在中國的位置
一、多元系統論在西方的緣起
二、多元系統論在中國的譯介
三、多元系統論在中國的內化
四、多元系統論在中國的批判
五、多元系統論在中國的地位
第四章 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在中國的旅行
一、後殖民主義批評理論的發展道路
二、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歷史溯源
三、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譯介引進
四、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綜合研究
五、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個案研究
六、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文化觀照
七、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實踐研究
八、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總體效果
第五章 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在中國的遭遇
一、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理論的要義
二、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思想內核
三、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中國譯介
四、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中國檢驗
五、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實踐研究
六、女性主義翻譯理論面臨的窘境
七、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歷史效果
第六章 解構主義翻譯理論在中國的解構
一、解構主義批評理論的西方軌跡
二、解構主義翻譯理論的流變過程
三、解構主義翻譯理論的中國接受
四、解構主義翻譯理論的接受效果
五、解構主義翻譯理論面臨的問題
第七章 闡釋學翻譯理論在中國的闡釋
一、闡釋學與闡釋學翻譯論的發展
……
第八章 口譯理論在中國的傳摘
結 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理論術語對照表
附錄二︰中外入名對照表
後 記
序
翻譯研究是不是一個學科,翻譯有沒有“學”,現在不應該再費時論爭了。董秋斯1951年就提出要建立翻譯學,要寫出兩部大書,一部是《中國翻譯史》,另一部是《中國翻譯學》。蘇珊‧巴斯納特(Susan Bassnett)和安德列‧勒菲費爾(Andre Lefevere)在為《翻譯研究叢書》寫的總序中第一句就宣稱︰“The growth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s a
separate discipline is a success story of the
1980s。”(1993)我國1979年就開始收翻譯專業的碩士研究生,1986年國務院學位辦公布了首批“翻譯理論與實踐”(二級學科)的碩士點,現在已有一大批以翻譯研究為學術方向的碩士生和博士生。1989年以來,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都陸續設立了一些翻譯研究項目,1992年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學科分類與代碼》,把翻譯學正式定為語言學(一級學科)中應用語言學(二級學科)之下的一個三級學科。雖然這個學科定位還不夠科學,但這個學科的存在已被公認。這說明學科的產生和發展不是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類認識水平的提高而產生和發展的。
近20年來,這個領域的中國和外國學者都在努力加大研究力度,拓展研究領域,深化研究層次,陸續出版了不少翻譯研究的新成果。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為滿足國內翻譯教學的需求和推動這個學科的發展,經過精心選擇,引進了一套“國外翻譯研究叢書”(現已出版29種),這在我國翻譯界還是第一次。這套叢書翻譯教學和研究中已經並將繼續發揮它的重要參考和借鑒作用。
但是引進與借鑒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是結合我們自己的翻譯研究和教學實踐進行新的創造。怎樣創造?許多學科的發展史證明,要創造就要中外結合。怎麼結合?中國學術史告訴我們,要結合就要以自己的研究為根基,以國外的研究為參照,借鑒其理論與方法,改選和創立基本範疇,建立新的範疇系統。這個以自己為主的中外結合的原則就是學科建設的方針,也是我國翻譯研究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對一個學科的發展來說,引進國外的理論和方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結合我們的翻譯實踐、翻譯教學與研究,寫出與我們自己的實際密切結合的論著。國內已經出版了一些這樣的著作,對翻譯學的建設起到了某種程度的推進作用,功不可沒。但從理論的系統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學性上來說,我們還沒有一本多數人認可的《翻譯學導論》。此外,在中國傳統譯論的繼承性研究,外國譯論的借鑒性研究、翻譯實踐(包括翻譯教學實踐)中新問題的探索性研究、相關學科(如文化、心理學、語言學、文學、社會學、哲學等)的吸融性研究以及方法論的多層次研究(包括本學科的和相關學科的)等幾個重要領域,也都缺乏高水平的系統研究的論著。
……
近20年來,這個領域的中國和外國學者都在努力加大研究力度,拓展研究領域,深化研究層次,陸續出版了不少翻譯研究的新成果。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為滿足國內翻譯教學的需求和推動這個學科的發展,經過精心選擇,引進了一套“國外翻譯研究叢書”(現已出版29種),這在我國翻譯界還是第一次。這套叢書翻譯教學和研究中已經並將繼續發揮它的重要參考和借鑒作用。
但是引進與借鑒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是結合我們自己的翻譯研究和教學實踐進行新的創造。怎樣創造?許多學科的發展史證明,要創造就要中外結合。怎麼結合?中國學術史告訴我們,要結合就要以自己的研究為根基,以國外的研究為參照,借鑒其理論與方法,改選和創立基本範疇,建立新的範疇系統。這個以自己為主的中外結合的原則就是學科建設的方針,也是我國翻譯研究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對一個學科的發展來說,引進國外的理論和方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結合我們的翻譯實踐、翻譯教學與研究,寫出與我們自己的實際密切結合的論著。國內已經出版了一些這樣的著作,對翻譯學的建設起到了某種程度的推進作用,功不可沒。但從理論的系統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學性上來說,我們還沒有一本多數人認可的《翻譯學導論》。此外,在中國傳統譯論的繼承性研究,外國譯論的借鑒性研究、翻譯實踐(包括翻譯教學實踐)中新問題的探索性研究、相關學科(如文化、心理學、語言學、文學、社會學、哲學等)的吸融性研究以及方法論的多層次研究(包括本學科的和相關學科的)等幾個重要領域,也都缺乏高水平的系統研究的論著。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