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由中國學者從自己的研究視角出發,吸取國內外西方哲學研究的成果,編寫出一套多卷本的西方哲學通史,以此總結和促進我國的西方哲學研究,這是一些前輩專家從20世紀50年代起就已有過的設想。十年「動亂」結束後,隨著極「左」思潮禁錮的解除,我國西方哲學研究進入了可以有組織、有規划進行的新階段,許多專家紛紛要求把原來的設想納入現實日程。1983年在福州舉行的第一屆國家社科基金哲學學科項目規划會就曾決定,集中國內有關單位的專業力量,共同編撰多卷本的西方哲學通史,並把通史的編寫作為課題正式列入國家規划之中。然而,由於參與單位多、觀點分歧大等原因,這一課題後來未能按規划執行。原來分工負責編寫古希臘羅馬哲學、唯理論和經驗論哲學、德國古典哲學等階段的專家,在從事專題研究和資料編譯、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這些研究成果和資料的出版對推動我國西方哲學研究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整體性的西方哲學通史終究未能問世,畢竟是一件遺憾的事情。
目錄
分卷序
緒論
第一編 早期希臘哲學
第一章 伊奧尼亞的米利都學派和愛非斯的赫拉克利特
第一節 米利都學派
一、泰勒斯的「水」
二、阿那克西曼德的「無定形」
三、阿那克西美尼的「氣」
第二節 愛非斯的赫拉克利特
一、關於「火」和「邏各斯」的本原學說
二、關於「流變」和「對立面」的學說
三、政治、宗教、倫理思想
第二章 南意大利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和愛利亞學派
第一節 畢達哥拉斯及其學派
一、靈魂說
二、關於數本原說
三、和諧說
第二節 愛利亞學派
一、克塞諾芬尼的-神論
二、巴門尼德的存在論
三、芝諾否定「多」和「動」的論證
第三章 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薩哥拉的多元論和留基伯、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論
第一節 恩培多克勒的元素說
一、四根說
二、「愛」和「憎」
三、流射說
第二節 阿那克薩哥拉的「種子說」和「奴斯說」
一、「種子」說
二、「奴斯」說
三、「異類相知」的認識發生說
第三節 留基伯和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論哲學
一、原子論的宇宙觀
二、認識發生學說:流射和影像
三、社會觀、政治觀和倫理道德觀
第二編 古典時代的希臘哲學
第四章 智者運動與蘇格拉底哲學
第一節 智者運動概述
第二節 智者代表:普羅泰戈拉和高爾吉亞
一、普羅泰戈拉
二、高爾吉亞
第三節 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
一、蘇格拉底其人其事
二、蘇格拉底的哲學導向
三、德性論與理性神
四、蘇格拉底的方法:精神接生術和歸納法
第四節 小蘇格拉底派
一、犬儒學派
二、居勒尼學派
三、麥加拉學派
第五章 柏拉圖哲學(上)
第六章 柏拉圖哲學(下)
第七章 亞里士多德:古希臘哲學集大成者(上)
第八章 亞里士多德:古希臘哲學集大成者(中)
第九章 亞里士多德:古希臘哲學集大成者(下)
第三編 晚期希臘哲學
第十章 晚期希臘哲學(上)
第十一章 晚期希臘哲學(下)
結語
外文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緒論
第一編 早期希臘哲學
第一章 伊奧尼亞的米利都學派和愛非斯的赫拉克利特
第一節 米利都學派
一、泰勒斯的「水」
二、阿那克西曼德的「無定形」
三、阿那克西美尼的「氣」
第二節 愛非斯的赫拉克利特
一、關於「火」和「邏各斯」的本原學說
二、關於「流變」和「對立面」的學說
三、政治、宗教、倫理思想
第二章 南意大利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和愛利亞學派
第一節 畢達哥拉斯及其學派
一、靈魂說
二、關於數本原說
三、和諧說
第二節 愛利亞學派
一、克塞諾芬尼的-神論
二、巴門尼德的存在論
三、芝諾否定「多」和「動」的論證
第三章 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薩哥拉的多元論和留基伯、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論
第一節 恩培多克勒的元素說
一、四根說
二、「愛」和「憎」
三、流射說
第二節 阿那克薩哥拉的「種子說」和「奴斯說」
一、「種子」說
二、「奴斯」說
三、「異類相知」的認識發生說
第三節 留基伯和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論哲學
一、原子論的宇宙觀
二、認識發生學說:流射和影像
三、社會觀、政治觀和倫理道德觀
第二編 古典時代的希臘哲學
第四章 智者運動與蘇格拉底哲學
第一節 智者運動概述
第二節 智者代表:普羅泰戈拉和高爾吉亞
一、普羅泰戈拉
二、高爾吉亞
第三節 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
一、蘇格拉底其人其事
二、蘇格拉底的哲學導向
三、德性論與理性神
四、蘇格拉底的方法:精神接生術和歸納法
第四節 小蘇格拉底派
一、犬儒學派
二、居勒尼學派
三、麥加拉學派
第五章 柏拉圖哲學(上)
第六章 柏拉圖哲學(下)
第七章 亞里士多德:古希臘哲學集大成者(上)
第八章 亞里士多德:古希臘哲學集大成者(中)
第九章 亞里士多德:古希臘哲學集大成者(下)
第三編 晚期希臘哲學
第十章 晚期希臘哲學(上)
第十一章 晚期希臘哲學(下)
結語
外文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序
19世紀下半葉以來,西方哲學界出現了對西方哲學傳統的批判和反對的浪潮。最具特色、最為激烈、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尼采,他那口號式的論斷「上帝死了」,矛頭不僅指向基督教傳統,而且直指西方形而上學傳統。20世紀以來,對傳統的批判、反叛漸成氣候,形成各式各樣的運動、思潮。反形而上學、反理性主義、反實體主義、反本質主義、反二元論等口號十分響亮,旗幟非常張揚。哲學家們力圖在對以往傳統哲學進行批判中建立新的學說,尋求新的道路。20世紀下半葉以後對傳統哲學的批判和反對更是逐漸形成了被稱為「後現代主義」的浪潮,「後┅┅」成了當今流行的學術話語,有人甚至不容爭辯地斷言當今世界已經進入「後現代」。然而,當我們仔細閱讀高舉反傳統大旗的哲學大師們的著作時,卻不難發現,他們又都十分重視和尊重鑄就了西方哲學傳統的先輩們,他們提出的新思想、新學說都與傳統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千絲萬縷的聯系,尤其與古希臘哲學有著親密關系。反傳統的第一號旗手尼采對古希臘哲學的熟知和高深的造詣是眾所周知的;20世紀西方哲學舞台上「拒斥」形而上學運動的發起者和領袖羅素,這位以對傳統哲學和宗教(基督教)的反叛而聞名於學術界的哲學大師,他最推崇的、在他的《西方哲學史》中占篇幅最大的哲學家恰恰是古希臘的柏拉圖;20世紀現象學運動的開創者胡塞爾的哲學觀具有濃厚的希臘傳統的印記,他自認為繼承了先驗主義路線和理性主義傳統,而其中首當其沖的第一人便是古希臘的柏拉圖;現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海德格爾對亞里士多德學說的深厚造詣和精深研究,令我們難以企及;在學術界得到廣泛承認的雅斯貝斯的著名的「軸心時代」概念正是對著古希臘哲學而來的。如此等等,不勝枚舉。可以說,不懂得傳統哲學是不可能提出有價值、有意義、有分量的反傳統的思想、理論和學說的。這其中的道理和奧秘可以展開為一篇宏論,但我們在這里只想說一句話:哲學就是哲學史,哲學史就是哲學。如果說研究數學、物理學並不一定先要精通數學史、物理學史的話,那麽研究哲學則自始至終都離不開哲學史。只有了解並理解了傳統的哲學,才能真正了解和理解反傳統的哲學;懂得古希臘哲學,才能真正明白現當代哲學家們的種種思想、觀點、理論、學說。古希臘哲學流派紛呈,外延寬廣,內涵豐富,孕育了一個個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哺育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文化園地,歐洲思想和文化傳統正是由此生發、奠基、成長、演化起來的,它當之無愧的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和搖籃。黑格爾說:「一提到希臘這個名字,在有教養的歐洲人心中,尤其在我們德國人心中,自然會引起一種家園之感。」
這段充滿著感情色彩的話語典型地表達了西方學者對古希臘哲學的崇敬和熱愛。
根據多卷本《西方哲學通史》的總體安排,本卷論述古代希臘羅馬哲學。這里所需要說明的是,古希臘羅馬哲學這個稱謂是從時間形態、從社會政治歷史的含義來說的,因為它包括從公元前8—前6世紀希臘城邦奴隸制社會形成起,中經城邦奴隸制繁榮發展和衰落瓦解,又經歷了希臘化時期,直至羅馬共和國末期和羅馬帝國時期的哲學。但是,羅馬共和國和帝國時期的哲學完全是希臘哲學的延續,因此,從哲學思想形態來說,整個這一時段的哲學可以統稱為「古希臘哲學」,中外學術界的研究者也正是這樣運用的,本卷也正是在這一意義上使用這一稱謂的。當然,這並不否定羅馬時期的哲學具有獨特的問題意識和話語,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時期的哲學依然是希臘哲學脈絡的衍生或演化。本卷第三編將對此作出具體論述。本卷將告訴我們,西方哲學如何起源於古希臘,哲學前輩們研究的問題是什麽,他們提出了一些怎樣的概念、命題、觀點、理論、學說。我們將看到,現當代哲學家們或激烈批評反對的,或仍在苦心鑽研爭論不休的,或仍在經常使用的那些概念、范疇、命題、主張乃至思維方式、進路,諸如本原、本體(實體)、本質、本性(自然)、原因、存在(是)與非存在、運動和靜止(動與靜)、同一與差異(同與異)、一與多、真理與意見、真實與虛假、理智與感覺、相對與絕對、思辨與實踐、普遍(一般)與個別(特殊)、論辯術、辯證法、時間、空間、人性、理性、神性、德性、中道、至善、快樂、幸福、正義、智慧、勇敢、節制、自由、民主等,是如何在希臘哲學的園地里萌發、扎根、成長的。我們希望讀者借此去領會西方哲學的真義,通過比較、分析、鑒別,形成自己對於西方哲學的理解和看法。
本卷把古希臘哲學分成三大板塊加以論述,即早期、古典時代和晚期。其中古典時代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是重點,尤其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哲學,他們構成了古希臘哲學的雙高峰,本卷將有一半多的篇幅論述他們的哲學思想。在我們看來,把握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就進入了西方哲學的殿堂,就可以順著這條思路去理解和掌握往後的西方哲學。當然,他們的哲學思想並不是憑空而來,也不是到此為止的。我們是在與早期和晚期希臘哲學的關聯中來論述他們的哲學思想的。我們把希臘哲學划分為三大板塊是為了具體、清楚地了解不同時期的希臘哲學思想的特性,更為重要的是,必須把三個板塊連成一個整體來加以理解,這樣才能對古希臘哲學有一個全面、正確的了解和理解。我們的論述主要依據古希臘先哲們的原著。早期部分主要依據留存下來的先哲們的著作殘篇和歷史文獻記載。古典時代主要依據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大量原著,我們根據不同版本的中、英譯本,經過琢磨辨析,形成自己的理解,因此有關這些原著的引文實際上是融通中譯者、英譯者和筆者三方譯文的結果。其中,柏拉圖著作的中譯本主要是郭斌和、張竹明翻譯的柏拉圖《理想國》,陳康譯注的柏拉圖《巴曼尼德斯篇》,王曉朝翻譯的《柏拉圖全集》(第一至四卷),英譯本主要是Hamilton和Cairns編的The Collected Dialogues of Plato;亞里士多德著作的中譯本主要是吳壽彭翻譯的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政治學》,張竹明翻譯的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苗力田主編的《亞里士多德全集》(第1—10卷),英譯本主要是W.D.Ross主編的The Works of Aristoties第1、2卷。晚期部分也依據哲人們的原著和部分文獻資料,但由於我國學術界對這一時期的哲學理解和評價上有錯誤和偏差,研究和資料開發很差,因此原著和文獻資料的中譯本較少,大多只能利用英譯本。我們的論述著力於對原著的閱讀理解,對哲學思想的分析梳理,在此基礎上提出我們自己的看法;我們不作無根據的推理和論斷,也不搬套現成的原則框架;我們努力將晦澀艱深的思想說得可讀可懂,力求理路清晰明白,表述深入淺出。但是由於水平有限,學識淺陋,加之雜事繁多,常常不能集中時間和心思,因此盡管努力了,卻未必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誤讀、誤解、誤分析,思路不清,表述不當,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本卷分卷序、緒論、第一編「早期希臘哲學」和第二編「古典時代的希臘哲學」以及分卷結語由黃頌傑撰稿,第三編「晚期希臘哲學」由章雪富撰稿,亞里士多德哲學中的「邏輯學的構建」一節由邵強進撰稿。全書由黃頌傑統稿、定稿。
本書的完成得益於人民出版社陳亞明女士的大力支持、熱情幫助和真誠友好的督促。責任編輯鍾金鈴先生認真負責,為本書稿的編輯加工付出了許多辛勞。由衷地感謝他們,同時也感謝人民出版社其他為本書的出版而勞作的朋友們。
本書得到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03AZX005)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西方哲學通史(十卷本)》(02JAZD7002)的資助。在此謹致謝意。
根據多卷本《西方哲學通史》的總體安排,本卷論述古代希臘羅馬哲學。這里所需要說明的是,古希臘羅馬哲學這個稱謂是從時間形態、從社會政治歷史的含義來說的,因為它包括從公元前8—前6世紀希臘城邦奴隸制社會形成起,中經城邦奴隸制繁榮發展和衰落瓦解,又經歷了希臘化時期,直至羅馬共和國末期和羅馬帝國時期的哲學。但是,羅馬共和國和帝國時期的哲學完全是希臘哲學的延續,因此,從哲學思想形態來說,整個這一時段的哲學可以統稱為「古希臘哲學」,中外學術界的研究者也正是這樣運用的,本卷也正是在這一意義上使用這一稱謂的。當然,這並不否定羅馬時期的哲學具有獨特的問題意識和話語,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時期的哲學依然是希臘哲學脈絡的衍生或演化。本卷第三編將對此作出具體論述。本卷將告訴我們,西方哲學如何起源於古希臘,哲學前輩們研究的問題是什麽,他們提出了一些怎樣的概念、命題、觀點、理論、學說。我們將看到,現當代哲學家們或激烈批評反對的,或仍在苦心鑽研爭論不休的,或仍在經常使用的那些概念、范疇、命題、主張乃至思維方式、進路,諸如本原、本體(實體)、本質、本性(自然)、原因、存在(是)與非存在、運動和靜止(動與靜)、同一與差異(同與異)、一與多、真理與意見、真實與虛假、理智與感覺、相對與絕對、思辨與實踐、普遍(一般)與個別(特殊)、論辯術、辯證法、時間、空間、人性、理性、神性、德性、中道、至善、快樂、幸福、正義、智慧、勇敢、節制、自由、民主等,是如何在希臘哲學的園地里萌發、扎根、成長的。我們希望讀者借此去領會西方哲學的真義,通過比較、分析、鑒別,形成自己對於西方哲學的理解和看法。
本卷把古希臘哲學分成三大板塊加以論述,即早期、古典時代和晚期。其中古典時代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是重點,尤其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哲學,他們構成了古希臘哲學的雙高峰,本卷將有一半多的篇幅論述他們的哲學思想。在我們看來,把握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就進入了西方哲學的殿堂,就可以順著這條思路去理解和掌握往後的西方哲學。當然,他們的哲學思想並不是憑空而來,也不是到此為止的。我們是在與早期和晚期希臘哲學的關聯中來論述他們的哲學思想的。我們把希臘哲學划分為三大板塊是為了具體、清楚地了解不同時期的希臘哲學思想的特性,更為重要的是,必須把三個板塊連成一個整體來加以理解,這樣才能對古希臘哲學有一個全面、正確的了解和理解。我們的論述主要依據古希臘先哲們的原著。早期部分主要依據留存下來的先哲們的著作殘篇和歷史文獻記載。古典時代主要依據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大量原著,我們根據不同版本的中、英譯本,經過琢磨辨析,形成自己的理解,因此有關這些原著的引文實際上是融通中譯者、英譯者和筆者三方譯文的結果。其中,柏拉圖著作的中譯本主要是郭斌和、張竹明翻譯的柏拉圖《理想國》,陳康譯注的柏拉圖《巴曼尼德斯篇》,王曉朝翻譯的《柏拉圖全集》(第一至四卷),英譯本主要是Hamilton和Cairns編的The Collected Dialogues of Plato;亞里士多德著作的中譯本主要是吳壽彭翻譯的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政治學》,張竹明翻譯的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苗力田主編的《亞里士多德全集》(第1—10卷),英譯本主要是W.D.Ross主編的The Works of Aristoties第1、2卷。晚期部分也依據哲人們的原著和部分文獻資料,但由於我國學術界對這一時期的哲學理解和評價上有錯誤和偏差,研究和資料開發很差,因此原著和文獻資料的中譯本較少,大多只能利用英譯本。我們的論述著力於對原著的閱讀理解,對哲學思想的分析梳理,在此基礎上提出我們自己的看法;我們不作無根據的推理和論斷,也不搬套現成的原則框架;我們努力將晦澀艱深的思想說得可讀可懂,力求理路清晰明白,表述深入淺出。但是由於水平有限,學識淺陋,加之雜事繁多,常常不能集中時間和心思,因此盡管努力了,卻未必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誤讀、誤解、誤分析,思路不清,表述不當,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本卷分卷序、緒論、第一編「早期希臘哲學」和第二編「古典時代的希臘哲學」以及分卷結語由黃頌傑撰稿,第三編「晚期希臘哲學」由章雪富撰稿,亞里士多德哲學中的「邏輯學的構建」一節由邵強進撰稿。全書由黃頌傑統稿、定稿。
本書的完成得益於人民出版社陳亞明女士的大力支持、熱情幫助和真誠友好的督促。責任編輯鍾金鈴先生認真負責,為本書稿的編輯加工付出了許多辛勞。由衷地感謝他們,同時也感謝人民出版社其他為本書的出版而勞作的朋友們。
本書得到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03AZX005)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西方哲學通史(十卷本)》(02JAZD7002)的資助。在此謹致謝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