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學

我的人學
定價:228
NT $ 198
 

內容簡介

《我的人學》是池田大作先生的一部力作,原書由日本讀賣新聞社于1988年出版,全書通過對世界上古今的歷史人物,如拿破侖、開普勒、南丁格爾、武田信玄、吉田松陰、歌德、魯迅、笛卡兒、林肯、羅斯福、羅曼羅蘭等,和對世界名著《浮士德》、《戰爭與和平》、《三國演義》、《新平家物語》以及《娜拉》、《桃井》的剖析,探求現代人應有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觀點,並對宗教、生命、道德、教育、人才、社會乃至世界等都有獨到的闡述。本書不僅有利于了解日本社會和現代人的思想觀念,而且對研究作者的宗教觀、生命觀、人才觀、社會觀等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中國讀者從中也可以受到啟迪。
 

目錄

中文版序言
第一章 思考豐富多彩的人生
第一節 創造自己、忠實于自己
一、熱情才是創造的源泉——胡福王的金字塔
二、一定要活在巨大的希望中——亞歷山大的出征
三、第一流的人物——“專心于詩道”的北原白秋
四、對“生”的執著——尋求仙藥的秦始皇
五、人應有自己的坐標軸——斯托夫人年輕時的誓願
六、人生美好的晚年——鶴見輔的“人生觀”
七、專心致志于自己所好——“畫狂老人”葛飾北齋
八、高邁之心與高傲之心——笛卡兒的《情念論》
九、“不惑之年”以後堅持生活下去的力量——休伯查的原動力
十、心靈的容器——埃萊娜•羅斯福的光輝形象
十一、論嫉妒——三木清的《人生論筆記》
十二、人與人的親密無間的紐帶——魯迅和他的朋友
十三、勇者——威廉•退爾的壯烈之死
十四、忠實于自己——小林秀雄的“強韌精神”
十五、生命力和幸福——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觀
十六、尋求“精神的確立”——獻身于文化交流的勒內•儒格先生
十七、從事“活學問”的道路——科赫對病原的探求
十八、語言的偉大力量——林肯的著名演說
十九、知識與無知的搏斗——先覺者布魯諾對迫害和對人生的看法
第二節 心靈瑰麗的青春
一、關于際遇——羅曼•羅蘭與托爾斯泰
二、超越今天——《三太郎日記》所感
三、充溢著靈魂的青春——詩人撒彌耳•烏爾曼
四、研磨胸中的珠玉——赫爾曼•海塞發出的呼吁
五、平凡與非凡之間——勤奮的人新井白石和北村西望
六、嚴冬的考驗——周公的名言
七、信用才是青年的財富——愛德蒙•鄧蒂斯的處世哲學
八、師弟之道和人生的王道——拉涅和阿蘭的崇高情誼
九、命運之星——逆境時期的光源氏
十、培育人——教育家的魯迅
十一、後繼者必備的條件——山崎豐子的《暖簾》
十二、立誓經受考驗之路——須利耶蘇摩、鳩摩羅什、僧肇
第二章 發揮每個人作用的“人的組織”
一、一個人豁出性命可以戰勝萬人——“輝煌于加拿大史冊上的英雄”賽柯德夫人
二、領導者的責任——拉•康帕尼亞教會的大火
三、了解人心機微的領袖——項羽與劉邦
四、體察時代大勢、具有先見之明的人——織田信長把握時代的能力
五、關于團結——美國獨立運動的先鋒“分兵”
六、要深深理解“人”與“生命”——深通人心機微的文化人桑原武夫
七、辨認“誠實”的人的眼力——柴田勝家和毛受家照
八、背叛者的心理結構——隱藏在虛榮與驕傲後面的“卑怯的心”
九、正確的情報是決定勝負的關鍵——馬拉頓與桶狹間戰役
十、關于疏忽大意——伊藤一刀齋的“劍道極致”
十一、人才的“城堡”——天台大師的《摩訶止觀》的教誨
十二、維系組織的“信”與“誠”——蘇格拉底的“對話”
十三、引發一個人無窮力量的組織——微粒子的世界
十四、沒有“死角”的組織——五稜郭的築城法
第三章 從文學凝視人生
第一節 《新•平家物語》
一、“苦徹成珠”
二、在“無常”之世尋求“常住”
三、一生為貧者之友
四、以平等的“眼色”看人
五、“沒有迎不來早晨的暗夜”
六、忍耐是大成的必要條件
七、義經身上的“溫情”與“剛毅”
八、幸福在自己的心中
第二節 《浮士德》
一、深化“原點”的崇高精神
二、“對話”具有的意義
三、越是偉大的人,越總是謙虛
四、論男子漢的生活道路
五、女性的成分的價值
六、“實踐”才是人生的真諦
七、關于演說和辯論
八、擴充自我的“活動”
第三節 《三國志》
一、我的恩師的讀書觀——“要你讀書,不要讓書讀你”
二、探討《三國志》的時代背景——動蕩、混沌的實力時代
三、王道與霸道——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相克
四、桃園結義——團結、結成一體之真諦
五、關羽和張飛——表現為明暗兩面的英雄人格的光彩
六、趙子龍的英勇——沉著冷靜、善能實踐的勇將
七、關于曹操——亂世奸雄、才智之將
八、孫權和人才——吳國國祚最長的背景
九、“仁德”之人•劉備的軌跡(1)——論領導者的條件
十、“仁德”之人•劉備的軌跡(2)——母親、繼承人、人生論
十一、稀世的名臣諸葛孔明——《三國志》上燦爛光芒的睿智
十二、孔明的節 操——《出師表》中表現出來的清冽的心靈
十三、鞠躬盡瘁的孔明——秋風五丈原的晚節
第四節 《戰爭與和平》
一、歷史並非英雄創造的
二、導致最後勝利的根本條件
三、“為將者”的條件
四、“時運”的力量
五、面臨“死”時展開的境界
六、“劍的英雄”和“精神的英雄”
七、蹉跌正是飛躍的時機
八、女性的高尚的“信賴”精神
第四章 為民眾貢獻一生
第一節 民眾才是真正的力量
一、變革時代的先驅者——乞丐起義與厄格蒙特序曲
二、扭轉法國革命進程的婦女——魯庫勒夫人的果敢行動
三、大眾最有知識——長谷川如是閑與吉川英治
四、新人道主義——評《赤腳的達里埃人》
五、沒有哲學的時代——赫伊津哈的揭示
六、民眾的原像——中國人與正視現實的思想
七、扎根于庶民之中——前漢宣帝時代的善政
八、畜生橫行的地球——桐生悠悠的信念
九、殘酷的宗教審判——開普勒之母與“捕捉妖女事件”
十、民眾才是佛法存在的土壤——關于印度佛教衰亡的原因
第二節 開化的家庭與教育
一、志同道合的美滿夫妻——廖承志夫婦的恩愛鎖鏈
二、體諒、關懷之心——夏目漱石的《路邊草》
三、成熟的家庭——揭示家庭之含義的《娜拉》
四、抱著正確目的走向社會——一個勞動婦女的嚴肅態度
五、結婚是有崇高意義的創作——評山本周五郎的《桃井》
六、父母就是最好的榜樣——“堅強的母親”居里夫人
七、父親以父子對話形式參與教育——原英國駐日大使弗•吾納的家庭教育
八、心的交流使他的才能無限伸展——歌德所受的幼兒教育
九、父母的為人就是留給孩子的財產——母子中秋賞月
第五章 談歷史人物的成功與失敗
第一節 武田信玄
一、拯救萬民的慈悲心
二、調動積極性,因材而用
三、正確無誤的人才觀
四、賢將以“五成”勝利為上
五、有關培養接班人的告誡
六、人心背離是國家滅亡的原因
第二節 拿破侖
一、生存于兩個世紀的交替時期
二、“正義”和“人情”
三、鮑羅金諾之戰
四、驕傲和大意造成判斷錯誤
五、滑鐵盧和“叛徒”內伊
六、傳達命令遲緩招致失敗
七、拿破侖的驕傲自滿
第三節 南丁格爾
一、為了信念而生活
二、“獨立女性”的先驅
三、克里米亞的天使
四、以辛勤的汗水開創近代護理工作
五、真正的英雄是謙虛的人
六、承擔責任的真正意義
七、自覺承擔使命,不斷向上、前進的人生
第四節 吉田松陰
一、人的真正價值是在逆境中放射光輝
二、勵志養精,為信念奮斗
三、以行動為榜樣
四、讓每個人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五、讓學生折斷煙袋管的人
六、松陰具有感召力的根本原因
七、師傅是“針”,弟子是“線”
第六章 思考人生和宇宙
第一節 從“科學的世紀”到“生命的世紀”
一、思考“為健康而憂慮的時代”——“生命的渾濁”和“真正的安樂”
二、人的詩、生命的詩——與亞歷山大博士的談話
三、克服精神緊張狀態——塞里埃博士的學說和菩薩的生命
四、民眾知識化時代所需的智慧——知識的個別性和智慧的整體性
五、計算機和人——人工智能開發和生命的尊嚴
六、輕生的時代和生存的力量——柏格森的“創造的歡喜”
第二節 探索生老病死的深淵
一、已為醫學所證實的“永葆青春”——老化和頭腦的活性化
二、醫務人員應具備的條件——耆婆等名醫的品性
三、“延長壽命的醫學”和人的幸福——應有深邃的生死觀、壽命觀
四、“永恆的生命觀”才是創建文明之路——日蓮大聖人的“本有之生死”
五、死並非僅僅是“悲”——日寬上人的《臨終用心抄》
六、展現在心底深處的“九識”世界——弗洛伊德、榮格和佛法的直智觀
七、戰勝人生苦難之路——哥倫布、馬奈等非業之死
第三節 宇宙和心的世界
一、星辰和內在的道德律——康德、梭洛等的至理名言
二、自然與生命的節 奏——妙樂大師的“弘決之文”
三、充滿宇宙的生命——道萊依柯、柯拉烏斯等博士的揭示
四、大海般的境界——“生命的母體”海的誕生
五、生命進化與智能的源泉——賴阿路•瓦特遜的“第一百只猴的試驗”
六、生命的網絡與有毒物質——生態學與蓋亞假說
七、在科學領域中的個別與整體——海森堡對經典的要素主義的批判
譯後記
 

中國——她是“人學”的寶庫。

《中庸》雲︰“道不遠人。”自古來,人們認為在中國,真理不遠離于人。對人,始終寄于莫大的關注,並致力于人的探索。

綜觀中國歷代王朝的“正史”,唯始于司馬遷的《史記》,竟以全書一百三十卷中的七十卷,用于撰寫個人的人物傳——“列傳”。而且,收錄在書中的人物,並不限于帝王,從哲人、商賈,直至游俠、刺客。

正如司馬遷本人所記︰“述以往,思來者。”本書匯集各種人物傳記的目的,可以說:是在于後世的人們,可從先人的事績中發現人的普遍價值,並當作人生之龜鑒吧。這正是“人學”的先覺者。

這種著眼于人的探索的傳統,同樣顯示在《資治通鑒》、《十八史略》等史書和稗史中,而且它也為盛于明代的歷史小說所繼承。尤其是《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在日本早有刻本,並出版了據此改編的小說等。這些書籍,深受廣大民眾的歡迎,遂成為他們人生的精神食糧。

我的人生導師——創價學會第二代會長戶田城聖先生,常以《水滸傳》等中國歷史小說為教材,給青年們講述人學觀和人生觀。通過由眾多富有個性的英雄、豪杰交織而成的人物形象,學到了人應如何生活的道理。這種領悟後的喜悅,與恩師的慈顏一起作為青春時代的令人懷念的回憶,至今仍深深地銘記在我的心中。

在這可謂“人學”故鄉的中國,出版拙著
今天,即將步人二十一世紀。時代和社會,都發生巨大的變化;人的意識和價值觀,也呈現出極其紛亂、多樣的景象。但,在這千變萬化的人世間,不是有一條普通而永恆不變的人之道嗎?正是這條人之道,將成為人之所以為人的證明吧。這對于在戰敗和處于混沌狀態的一片焦土中,度過那青年時代的我來講,也是一個不斷自問、探索的人生課題。

我,作為一個祈求和平的佛法者,在實踐中自我思索、斷斷續續記下——我青年時代讀過,並深藏在心中的書的一節;先人的至理名言;以及與世界領導人、有識之士、市井庶民們接觸中的實際感受。若本書能成為諸位向新的未來,不斷探索人的內面世界的永恆旅程的一個道標,則將十分榮幸。

于中文版《我的人學》付梓之際,由衷地向北京大學出版社社長麻子英及其他先生,和擔任本書翻譯的銘九、龐春蘭和潘金生三位先生表示深切的感謝。

池田 大作
一九八九年十月二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