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競爭理論

壟斷競爭理論
定價:252
NT $ 219
 

內容簡介

破產欺詐法律規制,是指破產法及相關法律對破產欺詐行為的法律規定以及對其實施預防、限制和責任追究的制度性措施。《破產欺詐法律規制研究》在破產欺詐法律規制主題之下,需要解決兩個論題︰一是什麼是破產欺詐?二是如何實現對破產欺詐的法律規制?《破產欺詐法律規制研究》對如何構建和完善我國多元化的反破產欺詐法律機制提出理論、立法和司法依據及建議。

壟斷通常意味著對供給進而對價格的控制。純粹競爭的唯一先決條件被指出來——沒有人具有任何程度的這種控制。然而,這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方面,一定存在大量的買者和賣者,使得他們中的任何一個或幾個的聯合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他們的數量不一定是無窮大的(盡管為了某種目的把他們的數量看成無窮大是完全合理的和必要的),但是,他們的數量必須足夠大,以至于即使任何一個人事實上對價格有微弱的影響,但他們也不會去施加這種影響。如果個別銷售者在該假設條件下提供商品,即他的全部商品都能夠在現行價格或市場價格下賣掉,沒有一點剩余,那麼,只要有足夠多的銷售者,就存在純粹競爭,無論他實際上是以什麼價格出售的並施加了多大影響。
 

目錄

第七版序言
第六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1章 緒論
第2章 純粹競爭條件下的價值
 1.與供求平衡相區別的均衡
 2.純粹競爭條件下的個別銷售者
 3.成本曲線與生產規模
 對背離均衡的注釋
第3章 雙壟斷與寡頭壟斷
1.問題的陳述
2.不考慮相互依賴︰每個銷售者假設其對手的供給不變
3.不考慮相互依賴︰每個銷售者假設其對手的價格不變
4.承認相互依賴
5.不確定性的影響
 6.總結
第4章 產品差別
 1.產品差別的含義
 2.專利與商標
 3.完全壟斷的經濟秩序
 4.壟斷競爭
第5章 產品差別與價值理論
 1.導言
 2.個別均衡
 3.集團均衡
 4.小集團︰寡頭壟斷加產品差別
 5.超額生產能力下的均衡
 6.每個生產者周圍的條件的多樣性
 7.純粹競爭和壟斷競爭的比較
第6章 銷售成本與生產成本的對比
 1.銷售成本如何影響需求?
 2.銷售成本與生產成本的區別
 3.區別的意義
第7章 銷售成本與價值理論
 1.銷售成本曲線
 2.個別均衡
 3.集團均衡
 4.小集團與銷售成本
 5.銷售成本與超額生產能力
 6.每個生產者周圍的條件的差異
7.結論
第8章 壟斷競爭與分配的生產力理論
第9章 壟斷競爭與不完全競爭的區別
1.一些普遍的錯誤觀念
2.區別于不完全競爭的壟斷競爭
附錄A 雙頭壟斷和寡頭壟斷的數學原理
附錄B 個別生產者的成本曲線
1.“設備”與包絡線
2.可分性與規模經濟
3.比例性與規模不經濟
4.不變比例與同質
5.總結︰比例與規模
6.無差異曲線分析
附錄C 純粹空間競爭
附錄D 作為壟斷收入的城市租金
附錄E 贊同商標侵害與“不公平交易”的一些觀點
關于壟斷競爭的參考書目
增補︰1948年5月
增補︰1956年5月
中英文人名、地名、術語對照表
 

第七版中主要的變化是增加了1948年5月至1956年5月期間的新文獻,這些文獻是從1956年11月的《經濟學季刊》上復印下來的。上一版增補的文獻涵蓋的期間是七年,僅增加了234個條目,當決定將文獻的時間跨度延長到1956年時,這一版所增加的文獻條目數量,預期與上一版基本相同。然而,盡管出于“簡潔”的考慮而作了許多省略,但這八年還是新增加了806個條目,甚至多于1948年之前全部的文獻數量,因此,將文獻總數增加至1497條(除了哈佛大學圖書館的資源以及收到的復印稿和一些其他人拿給我看的文獻外,沒有利用其他資源進行參考,這是我省略了一些文獻的另外一部分的原因)。為了便于在總文獻中找到任何一個作者的作品,現在需要在三個地方查看,因為每一個增補的文獻單獨按照首字母順序排列,目的是為了不打亂以前文獻的編號。

關于第七版,讓我想起了第一版序言中所說的“本書不涉及某一特殊的狹窄問題,而是涉及整個價值理論”。在最近的著述中,我一直強調壟斷競爭作為一般理論的角色,這一角色既在于它毫無例外地與各種“應用”領域相適應,也在于它在短期對長期、局部均衡對一般均衡、靜態對動態等問題上的“中立性”。我的確相信本版文獻的擴展包含了重要的證據,證明在對壟斷競爭理論的這種認可方面,我們正在取得一些小的進步。

張伯侖
劍橋,馬薩諸塞州
1956年5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