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我們對美國經濟史的認識有了一個顯著的飛躍。這部分歸功于經濟史的發展,尤其是由于統計和分析的出現對“新經濟史”的貢獻;部分歸功于社會史、勞動史和政治史等相關領域的發展,它們為研究和理解經濟變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劍橋美國經濟史》既全面討論了這一研究領域中的最新成果和進展情況,同時又對美國經濟的發展過程和經濟變遷,以及在某個歷史時期與美國經濟聯系比較密切的加拿大和加勒比海地區,進行了全面的綜述。

第三卷總結了20世紀美國和加拿大的經濟史。它的各章以20世紀的重大事件為線索,如著名的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討論了經濟的長期發展趨勢,其中包括技術變革、企業經濟的繁榮和勞動法的發展。同時,該卷也討論了農業、人口、勞動、力市場、城市和區域結構的變化,其他一些章節還研究了不平等與貧窮、貿易與對外關系、政府管制、公共部門、銀行與金融業。
 

目錄

第1章 在以知識為基礎發展的時代中美國宏觀經濟的增長︰長期考察
第2章 結構變化︰地區和城鎮的變化
第3章 20世紀加拿大經濟史
第4章 20世紀美國的貧困與不平等狀況
第5章 大蕭條
第6章 20世紀的戰爭和美國經濟
第7章 20世紀美國的對外貿易和貿易政策
第8章 20世紀美國的對外金融關系
第9章 20世紀美國的人口增長
第10章 20世紀的勞動力市場
第11章 勞工法
第12章 北部農業的變遷︰1910-1990年
第13章 20世紀的銀行業和金融
第14章 20世紀的技術變遷
第15章 20世紀美國的企業經濟
第16章 政府對企業的管制
第17章 公共部門
文獻評述
索引
 

《劍橋美國經濟史》展示了過去幾十年里,美國經濟史研究取得的重大進展,這些進展有的得益于經濟史學科本身的發展,比如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創新,有的得益于社會史、勞工史和政治史最新的研究成果,這使經濟史的研究能夠更進一步。《劍橋美國經濟史》匯集了對美國經濟史研究的最新代表性成果。同時,為了能更好地把握美國經濟變遷,還把加拿大和加勒比海的經濟史也包括其中。因此,它涵蓋的範圍比其他美國經濟史著作更廣。

《劍橋美國經濟史》是一部論文集,但作為優秀的論文集並不是論文的簡單組合,編者的工作尤其重要。《劍橋美國經濟史》的兩位編者恩格爾曼和高爾曼都是著名的經濟史學家,是新經濟史學和歷史計量學的先驅者和杰出代表,高爾曼曾任美國經濟史研究會會長。他們在新經濟史學和歷史計量學的重點研究領域——美國奴隸制的效率問題、美國內戰的影響以及國民收入和財富等領域有重大建樹,致力于用數據解讀美國經濟史,將經濟理論與經濟史結合,並將制度因素納入新古典的分析框架。恩格爾曼在1974年和歷史計量學的重量級人物福格爾開創性地使用反事實計量法研究美國南方奴隸制問題,並且得到顛覆傳統觀點的結論。福格爾和恩格爾曼將反事實計量法這種非常規,甚至逆向思維的方法引入到經濟史的研究中,為把握經濟發展的本質提供了獨特的角度和層次,提高了思考的廣度和深度。在他們的研究中奴隸制變成一個啞變量進入計量模型,並進行相關性分析,這就將制度內生化了,完成了與新古典體系的餃接。高爾曼是早期歷史計量學的杰出代表,1957年他的論文人選了美國經濟史學會和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Economic Research,NBER)聯合舉辦的第一次收入與財富專題研討會的會議論文,這些會議論文被編為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叢刊24卷,這是歷史計量學的早期標志性成果。高爾曼一直保持旺盛的研究熱情,是唯一一位先後出席三次收入與財富專題研討會,而且論文都被收集到研究叢書中的作者,是收入與財富研究領域的常青樹。1979年高爾曼對股票資本的研究已經超越了傳統的收入與財富的研究範疇,展示了他對新課題的研究能力。

恩格爾曼和高爾曼研究方法和研究興趣相投,編寫《劍橋美國經濟史》並不是他們的第一次合作。1979年NBER舉行了第三次國民收入與財富專題討論會,會後高爾曼和恩格爾曼聯合主編了美國全國經濟研究叢書第51卷Long—Term Factors in American Economic,Growth。恩格爾曼和高爾曼的研究成果還互為補充。高爾曼重新估算了美國19世紀的商品生產和國民收入,認為內戰不是經濟增長的高速時期,也不是美國經濟高速增長的轉折點(Robert E.Gallman,Commodity Output,1839—1899)。但是高爾曼沒有19世紀60年代的數據,對這10年的估算是以1960年和1970年的數據為基礎的,為了彌補其不足,恩格爾曼對紐約州和馬薩諸塞州的戰時制造業作了研究(這兩個工業大州有1965年的統計數據),結果表明佔全國制造業1/3強的這兩個州在戰時並沒有顯著的增長,這個結論支持了高爾曼的觀點(Stanley L.Engerman,The Economif Impact of the Civil War)。

恩格爾曼和高爾曼編寫的《劍橋美國經濟史》目錄經得起仔細推敲,既總攬全局,又重點突出,為描述美國經濟發展史搭建了框架,讓內容不同、風格迥異的論文都成為了這部書的有機組成部分。Bruce C.Daniels在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中恭喜恩格爾曼和高爾曼藝術性地完成了這個復雜的任務。Peter Fearon也祝賀編者和作者完成了如此杰出的著作。

第一卷的內容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美國原住民、非洲人、歐洲人在美洲的早期經濟活動,這些經濟活動影響了19世紀以後美國的經濟史。第二部分分析了北美北部殖民地、南部殖民地和英屬西印度群島的社會經濟情況。第三部分包括了經濟史研究的傳統領域︰人口和經濟發展問題、重商主義政策以及憲政問題。

第二卷考察了19世紀美國、加拿大和加勒比海的經濟史,描述了美國依靠豐饒的自然資源獲得迅速發展,並超越英國、法國和德國的歷史。這卷包含了5個主要方面︰(1)從歐洲、亞洲和非洲流入美洲的勞動力和資本;(2)向西擴張; (3)奴隸制和它的結局;(4)工業化進程;(5)經濟增長的社會影響所導致的政府角色的轉變。其他的專題有不平等問題、人口、勞動力、農業、企業家、交通、銀行和金融、商法、國際貿易。

第三卷論述了美國20世紀的經濟史,與第二卷一樣由17章組成,其中有12章的研究主題相同,具體是經濟增長問題、加拿大的經濟史、不平等、人I︰I、勞動力、農業(第二卷中有兩章關于農業的問題,第三卷只有一章)、技術變革、商業組織、政府角色(第三卷有兩章相關內容,第二卷只有一章)、銀行和金融、對外貿易和國際金融。第三卷還分析了20世紀才明了化或者實際發生的城市化問題、大蕭條問題以及戰爭(兩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冷戰)對美國經濟的影響等。

《劍橋美國經濟史》不僅為讀者搭建了美國經濟史的框架,而且收錄了相關領域最優秀的論文。這些論文作者或者將鮮明的觀點建立在旁征博引和翔實的史實數據上,或者對史實和數據的重視更高于觀點,這種多樣化的論文既有利于開啟讀者的視野,又激發了讀者的研究興趣,而每篇論文後的參考文獻都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了線索。這部書既適合一般讀者,也適合專業人士。在美國和英國,很多講授美國經濟史的教師將它們選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而且Choice認為這部書“對任何學術圖書館都是有價值的”。

翻譯這樣一部三卷本的知名著作,我們花費了整整六年的時間。在這六年里,我們咨詢過幾十位相關領域的專家、跑遍了各大圖書館、瀏覽了無數相關網頁,只求譯文準確無誤地反映原文。在這六年里,很多譯者的工作和生活都發生了很大變動,但是他們的執著和認真終于使翻譯工作順利完成了。在這里我還要感謝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馬學亮、陳靜、梁碩、周華娟等編輯,我對他們的專業素養和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深表敬佩,沒有他們的努力就沒有這部書中文版的面世。

譯者的具體分工是︰高德步是本書翻譯工作的組織者,也是這部譯著的統稿人,王玨負責總校對和聯絡工作。巫雲仙、王玨、蔡挺分別是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的主要譯者,邱競、李淑清、李雅菁分別承擔了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的主要校對工作。第一卷的譯者是︰巫雲仙(前言、目錄、索引、第1章、第2章、第3章)、龔秀敏(第4章)、韓莉(第5章)、傅巧靈(第6章)、孟秀轉(第7章)、傅宏宇(第8章)、徐潔(第9章)。第二卷的譯者是︰王玨(前言、目錄、索引)、張蔚(第1章、第9章、第16章)、李雅菁(第2章、第15章)、盛欣(第3章、第14章、第17章)、邱競和黃銳(第4章、第5章)、畢新華(第6章)、黃瑜琴(第7章)、趙慧(第8章)、牛曉帆(第10章)、周旺和黃晶(第11章)、張培麗(第12章)、黃曉玉和張培麗(第13章)。第三卷的譯者是︰蔡挺(前言、目錄、第5章)、王曉亮(第1章、第2章)、匡靜諾(第3章)、董筱丹(第4章、第12章)、張林(第6章、第16章、第17章)、蔡挺和胡麗莉(第7章)、周耀東(第8章、第11章)、周祝平(第9章、第10章)、黃萍(第13章、第14章、第15章)、胡麗莉(索引)。邱競、李淑清、李雅菁、顧曉波、胡安榮、王寶來通讀了全書,並提出了寶貴意見。

當我們將沉甸甸的譯稿交給出版社時,我們的心也是沉甸甸的。如此一部經濟史名著在我們的努力下翻譯完成,但卻不敢保證沒有錯誤。我們期待著讀者的批評和指正。

本成果受到中國人民大學“985工程”“中國經濟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的資助,並且是該項目的標志性成果之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