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大導演中,大概要數弗朗索瓦•特呂弗撰寫的電影評論數最多了︰20世紀50年代,他作為影評人和筆戰者撰寫影評,當導演以後,他又以隨筆家的身份為朋友的書寫序,或者重新評他最喜愛的導演。他在電影作家與電影導演的雙重身份間來回走,如魚得水。
20世紀80年代初,他計劃出一本新的影評集,作為《我生命中電影》(1975年)一書的續篇。這本《眼之愉悅》精選了特呂在其電影生涯的各個階段創作的大量作品︰從早期發表在《藝》和《電影手冊》上的影評(其中包括1954年發表的那篇著名《法國電影的某種趨勢》),到晚期對拍攝電影的經驗總結。
弗朗索瓦‧特呂弗(1932—1984),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創始人之一,生于巴黎。童年由”放浪生活”和逃學組成,14歲開始謀生,在迷戀電影,書籍和做零活中度過。1953年,他將自己的熱情、憤怒和狂熱都投入到《電影手冊》的制作中。1954年,他拍攝了第一部影片《一次訪問》。1958年,他制作的半自傳式影片《四百下》獲得了戛納電影節“導演獎”。隨之而來的是二十來部影片的拍攝,如《儒爾和吉姆》(1962)、《野孩子》(1970)、《最後一班地鐵》(1980)、《星期天快來吧!》(1983)等等。其中《美國之夜》(1973)獲得了奧斯卡獎,希區柯克曾這樣評價它︰“這是國外曾經拍攝過的最好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