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軻,字子輿,生于今山東省鄒城市。作為儒家的代表人物,其地位僅次于孔子。孟子的學說以“性善論”為出發點,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記錄其思想的《孟子》一書,在漢代就與孔子的《論語》並列。到了南宋,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孟子的思想,已經融入了中國人的血脈。中國人的氣質中,有著孟子的影子。
孟子對于中國文化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兩千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從他的思想中獲取營養。
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和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受業于子思的門人,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游說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宋、齊、魯、梁等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于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他不得不退居講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