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著作從傳統史學的角度,審視了由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及其后裔創建的蒙古帝國以及其繼承者們對伊斯蘭文明先排拒后接受的歷史進程;重點闡述了蒙古人征服伊斯蘭世界后所建立的四大汗國中,除短命的窩闊台汗國外,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和伊利汗國都具備對伊斯蘭文明由排拒到逐漸接納,到最后被同化的歷史過程;分析了汗王和蒙古臣民皈依了伊斯蘭教,並成為伊斯蘭事業的堅定信仰者和捍衛者,伊斯蘭文化板塊因為蒙古政權的強大而擴展到亞洲大部分地區和東南歐的歷史性轉折,從而證明了蒙古三大汗國伊斯蘭化的根本原因在於生產力對歷史的推動作用。三大汗國伊斯蘭化的過程實際上是穆斯林的農業經濟取代蒙古游牧經濟,農耕文明戰勝游牧文明。通過對三大汗國興亡歷史的總結,說明了政治與宗教互相影響的辯證關系,並指出在宗教文化比較發達的國家,統治階級只有正確引導和處理好宗教問題,才能確保社會的和諧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全書對歷史問題的闡述以事實為依據,資料翔實,立論客觀,文字表達嚴謹,是近年來專門探研蒙古帝國與伊斯蘭教關系的一部開拓性著作,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歷經千難萬險,在東晉義熙八年(412年)從今山東嶗山登岸,次年到達建康(今南京),前后長達十五年。
敏賢麟,回族。1968年1月生,甘肅省臨潭縣人。1991年7月畢業於西北師范大學政治系,現在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從事教學和民族學、哲學研究工作。
目錄
序 余振貴
前言
第一章 西征——蒙古人對西域的征服活動
一、成吉思汗的崛起
二、蒙古人對西域的征服
第二章 西征的繼續——蒙古人對歐洲的征服活動
一、拔都西征軍的構成及對南俄草原的占領
二、拔都入侵俄羅斯及東南歐地區
第三章 蒙古帝國的政治架構及其薩滿文化
一、四大汗國的建立
二、帝國中央與各汗國的政治關系
三、征服初期依靠穆斯林進行代理統治
四、薩滿文化影響下的蒙古人之宗教理念及對伊斯蘭教的態度
第四章 各汗國的政治統治與蒙古人的伊斯蘭化
一、金帳汗國的政治演進及蒙古人的伊斯蘭化
二、察合台汗國的政治演進及蒙古人的伊斯蘭化
三、伊利汗國的政治演進及蒙古人的伊斯蘭化
第五章 帖木兒家族建立的帝國及其對伊斯蘭歷史的影響
一、帖木兒帝國的建立和中亞伊斯蘭文明的繁榮
二、莫卧兒帝國的建立
和伊斯蘭文明在南亞次大陸的光大
第六章 蒙古西征與回回東來
一、「回回」詞源
二、元代回回人的族源成分
三、回回人戶籍的確立
四、蒙元時期回回人的政治活動
第七章 蒙古西征與撒拉族的形成
一、撒拉族概況
二、族源及遷徙
第八章 蒙古西征與保安族的形成
一、保安族概況
二、保安族的族源和形成
三、保安族的遷移
第九章 蒙古西征與東鄉族的形成
一、關於撒爾塔(sart)
二、蒙古西征與撒爾塔人東遷以及東鄉族的形成
附錄一 世系表
附錄二
一、主要參考書目
二、參考文獻目錄
后記
前言
第一章 西征——蒙古人對西域的征服活動
一、成吉思汗的崛起
二、蒙古人對西域的征服
第二章 西征的繼續——蒙古人對歐洲的征服活動
一、拔都西征軍的構成及對南俄草原的占領
二、拔都入侵俄羅斯及東南歐地區
第三章 蒙古帝國的政治架構及其薩滿文化
一、四大汗國的建立
二、帝國中央與各汗國的政治關系
三、征服初期依靠穆斯林進行代理統治
四、薩滿文化影響下的蒙古人之宗教理念及對伊斯蘭教的態度
第四章 各汗國的政治統治與蒙古人的伊斯蘭化
一、金帳汗國的政治演進及蒙古人的伊斯蘭化
二、察合台汗國的政治演進及蒙古人的伊斯蘭化
三、伊利汗國的政治演進及蒙古人的伊斯蘭化
第五章 帖木兒家族建立的帝國及其對伊斯蘭歷史的影響
一、帖木兒帝國的建立和中亞伊斯蘭文明的繁榮
二、莫卧兒帝國的建立
和伊斯蘭文明在南亞次大陸的光大
第六章 蒙古西征與回回東來
一、「回回」詞源
二、元代回回人的族源成分
三、回回人戶籍的確立
四、蒙元時期回回人的政治活動
第七章 蒙古西征與撒拉族的形成
一、撒拉族概況
二、族源及遷徙
第八章 蒙古西征與保安族的形成
一、保安族概況
二、保安族的族源和形成
三、保安族的遷移
第九章 蒙古西征與東鄉族的形成
一、關於撒爾塔(sart)
二、蒙古西征與撒爾塔人東遷以及東鄉族的形成
附錄一 世系表
附錄二
一、主要參考書目
二、參考文獻目錄
后記
序
唐時,中華帝國高度統一和空前強盛。同一時代,隨着伊斯蘭教的傳播,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國也在西方奇跡般地崛起。兩大文明帝國以開放的胸襟放眼天下,開始了歷史性的對話,中西交通大開,中阿貿易逐漸繁盛,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和伊斯蘭文化開始碰撞、交流。這一社會進程貫穿了整個唐、宋時期。
至13世紀初期,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蒙古草原橫空出世,統一蒙古各部落,從此,蒙古人以征服者的姿態登上了世界歷史舞台。1219年,成吉思汗以攻打花刺子模拉開了他及其后裔率領蒙古大軍對中亞、西亞和東歐廣大地區發動大規模軍事征戰的序幕。蒙古人先后發動的大規模西征有五次,即成吉思汗西征(1219~1223)、哲別和速不台西征(1220~1224)、綽爾馬罕和拜住西征(1230~1245)、拔都西征(1236~1242)和旭烈兀西征(1253~1260)。經過蒙古軍半個世紀的西征,中亞、西亞廣袤土地上的伊斯蘭各國先后被其攻破。蒙古人在此基礎上先后建立起了橫跨歐、亞兩大洲的蒙元大帝國和四大汗國——金帳汗國、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和伊利汗國。其版圖東臨太平洋,西至俄羅斯平原,北起西伯利亞北極圈,南到波斯灣,這是人類歷史上醫學和藝術等方面的成就,也通過阿拉伯人更加廣泛地傳播到西方,創造了人類文化共享的歷史盛景。
蒙古人西征作為人類歷史的重大事件,歷來受到國際學界,特別是史學界持久、廣泛的關注,而且顯示出歷久彌新的活力,學術成果可謂汗牛充棟。關於蒙古人崛起與強盛的歷史記載,成書時間最早、影響最大的當屬波斯文三部歷史巨著(志費尼(Ala-al-Dn『Aa-Malik Juwain,1226~1283)所著《世界征服者史》、拉希德丁(Rashid al-Din,1247~1317,又譯「拉施特」)的《史集》(又名《集史》)和瓦薩甫(Shihab al-Din『Abd Allah SharafShirazi,1264~1334)的《瓦薩甫史》)和歷史典籍《蒙古秘史》。此外,享譽世界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Marco Plolo)(1254~1324)所著的《馬可·波羅游記》和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Ibn Battuta)(1304~1377)所著的《伊本·白圖泰游記》等名著以生動、鮮活的敘述為我們留下了蒙元時期我國和中亞、西亞等地區地理、歷史、民族、宗教、民俗和國際關系等方面價值極高的重要研究資料。
……
至13世紀初期,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蒙古草原橫空出世,統一蒙古各部落,從此,蒙古人以征服者的姿態登上了世界歷史舞台。1219年,成吉思汗以攻打花刺子模拉開了他及其后裔率領蒙古大軍對中亞、西亞和東歐廣大地區發動大規模軍事征戰的序幕。蒙古人先后發動的大規模西征有五次,即成吉思汗西征(1219~1223)、哲別和速不台西征(1220~1224)、綽爾馬罕和拜住西征(1230~1245)、拔都西征(1236~1242)和旭烈兀西征(1253~1260)。經過蒙古軍半個世紀的西征,中亞、西亞廣袤土地上的伊斯蘭各國先后被其攻破。蒙古人在此基礎上先后建立起了橫跨歐、亞兩大洲的蒙元大帝國和四大汗國——金帳汗國、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和伊利汗國。其版圖東臨太平洋,西至俄羅斯平原,北起西伯利亞北極圈,南到波斯灣,這是人類歷史上醫學和藝術等方面的成就,也通過阿拉伯人更加廣泛地傳播到西方,創造了人類文化共享的歷史盛景。
蒙古人西征作為人類歷史的重大事件,歷來受到國際學界,特別是史學界持久、廣泛的關注,而且顯示出歷久彌新的活力,學術成果可謂汗牛充棟。關於蒙古人崛起與強盛的歷史記載,成書時間最早、影響最大的當屬波斯文三部歷史巨著(志費尼(Ala-al-Dn『Aa-Malik Juwain,1226~1283)所著《世界征服者史》、拉希德丁(Rashid al-Din,1247~1317,又譯「拉施特」)的《史集》(又名《集史》)和瓦薩甫(Shihab al-Din『Abd Allah SharafShirazi,1264~1334)的《瓦薩甫史》)和歷史典籍《蒙古秘史》。此外,享譽世界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Marco Plolo)(1254~1324)所著的《馬可·波羅游記》和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Ibn Battuta)(1304~1377)所著的《伊本·白圖泰游記》等名著以生動、鮮活的敘述為我們留下了蒙元時期我國和中亞、西亞等地區地理、歷史、民族、宗教、民俗和國際關系等方面價值極高的重要研究資料。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