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持本書作為經典的生命力,在上一譯本——《解釋性交往行動主義——個人經歷的敘事、傾听與理解》——的基礎上,我們組織譯、校者經過進一步加工處理,推出該書的新譯本,並更名為《解釋互動論》。
作者從解釋互動論的視角,嘗試將普通人問題重重的生活經歷展現在讀者面前,而互動論者所要做的即是去解釋生活世界的種種意義與表象。該項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則包括表演性文本、自我民族志、詩歌、小說、開放的創造性訪談、文獻分析、語義學、生活史研究、自我故事、參與式觀察和深度描述等。
本書以下面三點假設作為謀篇布局的基礎︰第一,在人類經驗的世界中,唯一存在的是解釋。第二,將日常生活中的解釋呈現出來,人們就可以達成理解,那些旨在解決社會問題的計劃也能得以更加有效的實施。第三,所有的解釋都是暫時性的,永遠處于未完成狀態。因此,本書鼓勵讀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理解解釋互動論到底是指什麼。
諾曼‧K.鄧金,美國伊利諾斯大學教授,傳播學、社會學及人文學科領域的資深研究員,已出版過許多專著,包括《解讀種族︰好萊塢與種族暴力電影》、《解釋性民族志︰21世紀的民族志實踐》、《電影社會︰偷窺的目光——後現代社會的形象》、《研究行動︰社會學方法論導論》、《解釋互動論》、《好萊塢——一槍接著一槍》、《康復的酗酒者》、《酗酒者的自我》。由于在符號交往行動領域的學術貢獻,鄧金1988年獲得查爾斯‧庫利獎,1997年獲得喬治‧赫爾伯特‧米德獎。他曾擔任《社會學季刊》、《文化研究》(月刊)的編輯,合作主編者《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本書中文版2007年初由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和《質性探究》,此外,他還主編過“符號交往行動研究系列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