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信仰嗎?中國人在信仰什麼?中國人的信仰是如何建構起來的,如何以信仰為紐帶獲得社會的信仰認同、進行信仰的社會實踐?
本書從宗教—信仰社會學的理論方法入手,著重討論和分析了這些中國社會、中國人無法回避的重大問題。書中對中國信仰的社會特征、宗教信仰與其他信仰的復雜關系及其在當代中國社會的演變、實踐等情況,進行了宗教—信仰社會學的深度詮釋,進而討論了信仰社會學理論的建構問題。
目錄
序1 從宗教理解到信仰理解
序2 游蕩的信仰,空靈的社會
序3 宗教是一個有用的跨文化概念嗎?
1 中國信仰的時代變遷
1.天命‧聖王‧神靈
2. 60年中國人的信仰變遷
3.從“信仰危機”到“宗教危機”
4.“臣民宗教”與“公民宗教”
5.宗教與災後社會重建
6.宗教與金融危機的聯想
7.個人信仰與身體政治
8.信仰與身份的沖突
9.宗教信仰屬于誰
10.儒教復興,誰來埋單?
11.我們都被信仰了!?
12.當代中國人的信仰重建
2 信仰與中國現代性的興起
13.國家認同與私人信仰的互動
14.民主與“迷信”的新沖突
15.大寨造大廟,信仰大轉型
16.國家在場的文化再生產
17.後改革時代的正當性沖動
18.國家祭聖祖︰政治認同的象征性建構
19.毛澤東與現代中國的全能型革命模式
20.傳統信仰的現代復制
21.中國信仰的現代性難題
3 信仰認同與信仰區隔
22.儒教宗教論的再討論
23.中國人的信仰認同模式
24.信仰認同與宗教模式
25.佛教信仰及其認同模式
26.中國佛教的後信仰時代
27.緣分‧功德‧共同體
28.倫理‧身份‧認同
29.當代中國“老板”的信仰與信仰實踐
30.新教倫理與社會信任的中國建構
31.合法與非法︰基于信仰—關系的權力實踐
4 信仰社會學的基本建構
32.信仰與宗教的空間分割
33.“公民信仰”如何可能?
34.私人信仰與社會結構的變遷
35.中國人的“關系—信仰”模式
36.中國信仰的關系主義模式及其重建之路
37.私人信仰與中國憲政建設
38.從信仰到宗教的“實踐邏輯”
39.信仰不是問題,關鍵是如何信仰
後記
序2 游蕩的信仰,空靈的社會
序3 宗教是一個有用的跨文化概念嗎?
1 中國信仰的時代變遷
1.天命‧聖王‧神靈
2. 60年中國人的信仰變遷
3.從“信仰危機”到“宗教危機”
4.“臣民宗教”與“公民宗教”
5.宗教與災後社會重建
6.宗教與金融危機的聯想
7.個人信仰與身體政治
8.信仰與身份的沖突
9.宗教信仰屬于誰
10.儒教復興,誰來埋單?
11.我們都被信仰了!?
12.當代中國人的信仰重建
2 信仰與中國現代性的興起
13.國家認同與私人信仰的互動
14.民主與“迷信”的新沖突
15.大寨造大廟,信仰大轉型
16.國家在場的文化再生產
17.後改革時代的正當性沖動
18.國家祭聖祖︰政治認同的象征性建構
19.毛澤東與現代中國的全能型革命模式
20.傳統信仰的現代復制
21.中國信仰的現代性難題
3 信仰認同與信仰區隔
22.儒教宗教論的再討論
23.中國人的信仰認同模式
24.信仰認同與宗教模式
25.佛教信仰及其認同模式
26.中國佛教的後信仰時代
27.緣分‧功德‧共同體
28.倫理‧身份‧認同
29.當代中國“老板”的信仰與信仰實踐
30.新教倫理與社會信任的中國建構
31.合法與非法︰基于信仰—關系的權力實踐
4 信仰社會學的基本建構
32.信仰與宗教的空間分割
33.“公民信仰”如何可能?
34.私人信仰與社會結構的變遷
35.中國人的“關系—信仰”模式
36.中國信仰的關系主義模式及其重建之路
37.私人信仰與中國憲政建設
38.從信仰到宗教的“實踐邏輯”
39.信仰不是問題,關鍵是如何信仰
後記
序
從宗教理解到信仰理解 卓新平
在系統、深入地探究了當代中國的宗教社會學之後,李向平教授為自己立了一個新的課題,即對當代中國的信仰加以社會學的詮釋,並嘗試勾畫出一種“信仰社會學”的基本建構。這是一項頗為艱難的任務,因此我也非常欽佩李向平教授迎難而上的勇氣。其實,李向平教授思考這一問題已有較長的時間,我們之間對之亦有過簡單的交流,因而對其思路略有了解。但現在拜讀這些經過系統梳理的文章,大概悟出其言中深意之後,我仍有著眼中一亮、耳目一新的震動。
當前中國人所經歷的“信仰危機”是不言而喻的。人們在討論宗教問題時的巨大分歧、鮮明對比,實質上也觸及對信仰的理解。20世紀初中國新潮知識分子對“中國無宗教”的斷言迄今在中國社會仍有頗大影響,不少人在心中也同意他們所說的理由。有人甚至為之更進一步,宣稱正確的思想、科學的觀念應該是“信念”,而不是“信仰”,認為信念關涉價值觀,從而與關聯世界觀的信仰本質不同,主流意識形態所追求的政治主張及其科學理論體系,因而只能是信念而不是信仰。與在價值觀上對“宗教”較為普遍的貶低相呼應,已有人開始對“信仰”的積極評價產生動搖。因此,不能說我們當今社會沒有或已擺脫正在影響著中國精神、文化命運的“信仰危機”。
不過,對于中國“無宗教”的認可,尚沒有擴展到對中國“無信仰”的承認。值得慶幸的是,許多人在不自覺地接受上述20世紀初新潮思想家的觀點,感到中國人或許不屬于有作為“人類學常數”之“宗教性”的“另類”之際,內心仍在掙扎、翻騰、反抗。其無可奈何,卻仍要守住底線的說法是︰可以說中國人沒有“宗教”,但絕對不能說中國人沒有“信仰”!
對此,李向平教授說,“信仰”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于“信仰什麼”、“如何信仰”。從社會學的角度,李教授所關心的乃是信仰的“公共價值”、“公共空間”,並在此看到了其問題的復雜性。此即其在本書中的“點題”,當然亦為“點楮”之筆︰“信仰但不認同”。
中國思想文化在經歷漫長歲月的滌蕩後仍保持住其“大一統”的存在態勢,但這種“一統”目前已經是“多元一體”之狀,而要真正維系這種“一體”也必須有“多元”、“開放”之態。所謂“信仰自由”不可能僅為信仰思想的自由,也要保障信仰言行的自由。因此,李向平教授不僅基于對這種“一統”、“一體”之中國“國情”、“特色”的認知而分析了信仰認同的合法性、抗拒性和規劃性,也在爭取達到對信仰同享、信仰共識的理解時尋求對信仰多層、多元、多樣這種現狀的承認。順其思路,信仰“包容”但不必“認同”,這或許是走出當前“信仲危機”的一條出路。
信仰的多層性指信仰的不同層面,人們論及的信仰層面包括政治信仰、文化信仰、傳統信仰、社會信仰、國家信仰、民族信仰、家族信仰、民間信仰、個人信仰、官方信仰、萆根信仰、精神信仰、現實信仰、宗教信仰、哲學信仰、科學信仰等。不同層面的信仰有時應該是可以並行不悖的。麗信仰的多元、多樣性則掐在同一信仰層面人們仍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目標、不同的取舍,如政治信仰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多樣等等。所謂“信”是對某種尚未實現、並非真實存在的觀念、理想、預設的追求、持守和忠誠;“信”是一種前瞻、一種托付、一種投身、一種冒瞼,故此才有“信仰博弈”,葚至“信仰之賭”的說法。東這一意義上,信仰涉及未采學、預測學的問題。
為此,印度詩人泰戈爾曾用詩性語言來描述“信仰”乃是在黎明前“黝黑時”“觸著曙光而謳歌”的“鳥兒”。由于能否達到其目的的不確定性,“信仰”的意義則更是在其選擇、行動的過程本身,如哲學家克爾愷郭爾就談到過這種“投人”之意義的“信仰的跳躍”。“信仰”表達了一種寄托、信賴和信任,而且還有著“任性”的特點。若從價值層面以旁觀身份來觀察、判斷,則可說這種“信”有“理信”、“迷信”,有“真信”、“假信”,有“確信”、“盲信”,甚至還有“誤信”、“痴信”等。在西方社會處境中,康德曾從“功能”意義上分出“實用的信仰”、“教會的信仰”和“遭德的信仰”之不同。
……
在系統、深入地探究了當代中國的宗教社會學之後,李向平教授為自己立了一個新的課題,即對當代中國的信仰加以社會學的詮釋,並嘗試勾畫出一種“信仰社會學”的基本建構。這是一項頗為艱難的任務,因此我也非常欽佩李向平教授迎難而上的勇氣。其實,李向平教授思考這一問題已有較長的時間,我們之間對之亦有過簡單的交流,因而對其思路略有了解。但現在拜讀這些經過系統梳理的文章,大概悟出其言中深意之後,我仍有著眼中一亮、耳目一新的震動。
當前中國人所經歷的“信仰危機”是不言而喻的。人們在討論宗教問題時的巨大分歧、鮮明對比,實質上也觸及對信仰的理解。20世紀初中國新潮知識分子對“中國無宗教”的斷言迄今在中國社會仍有頗大影響,不少人在心中也同意他們所說的理由。有人甚至為之更進一步,宣稱正確的思想、科學的觀念應該是“信念”,而不是“信仰”,認為信念關涉價值觀,從而與關聯世界觀的信仰本質不同,主流意識形態所追求的政治主張及其科學理論體系,因而只能是信念而不是信仰。與在價值觀上對“宗教”較為普遍的貶低相呼應,已有人開始對“信仰”的積極評價產生動搖。因此,不能說我們當今社會沒有或已擺脫正在影響著中國精神、文化命運的“信仰危機”。
不過,對于中國“無宗教”的認可,尚沒有擴展到對中國“無信仰”的承認。值得慶幸的是,許多人在不自覺地接受上述20世紀初新潮思想家的觀點,感到中國人或許不屬于有作為“人類學常數”之“宗教性”的“另類”之際,內心仍在掙扎、翻騰、反抗。其無可奈何,卻仍要守住底線的說法是︰可以說中國人沒有“宗教”,但絕對不能說中國人沒有“信仰”!
對此,李向平教授說,“信仰”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于“信仰什麼”、“如何信仰”。從社會學的角度,李教授所關心的乃是信仰的“公共價值”、“公共空間”,並在此看到了其問題的復雜性。此即其在本書中的“點題”,當然亦為“點楮”之筆︰“信仰但不認同”。
中國思想文化在經歷漫長歲月的滌蕩後仍保持住其“大一統”的存在態勢,但這種“一統”目前已經是“多元一體”之狀,而要真正維系這種“一體”也必須有“多元”、“開放”之態。所謂“信仰自由”不可能僅為信仰思想的自由,也要保障信仰言行的自由。因此,李向平教授不僅基于對這種“一統”、“一體”之中國“國情”、“特色”的認知而分析了信仰認同的合法性、抗拒性和規劃性,也在爭取達到對信仰同享、信仰共識的理解時尋求對信仰多層、多元、多樣這種現狀的承認。順其思路,信仰“包容”但不必“認同”,這或許是走出當前“信仲危機”的一條出路。
信仰的多層性指信仰的不同層面,人們論及的信仰層面包括政治信仰、文化信仰、傳統信仰、社會信仰、國家信仰、民族信仰、家族信仰、民間信仰、個人信仰、官方信仰、萆根信仰、精神信仰、現實信仰、宗教信仰、哲學信仰、科學信仰等。不同層面的信仰有時應該是可以並行不悖的。麗信仰的多元、多樣性則掐在同一信仰層面人們仍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目標、不同的取舍,如政治信仰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多樣等等。所謂“信”是對某種尚未實現、並非真實存在的觀念、理想、預設的追求、持守和忠誠;“信”是一種前瞻、一種托付、一種投身、一種冒瞼,故此才有“信仰博弈”,葚至“信仰之賭”的說法。東這一意義上,信仰涉及未采學、預測學的問題。
為此,印度詩人泰戈爾曾用詩性語言來描述“信仰”乃是在黎明前“黝黑時”“觸著曙光而謳歌”的“鳥兒”。由于能否達到其目的的不確定性,“信仰”的意義則更是在其選擇、行動的過程本身,如哲學家克爾愷郭爾就談到過這種“投人”之意義的“信仰的跳躍”。“信仰”表達了一種寄托、信賴和信任,而且還有著“任性”的特點。若從價值層面以旁觀身份來觀察、判斷,則可說這種“信”有“理信”、“迷信”,有“真信”、“假信”,有“確信”、“盲信”,甚至還有“誤信”、“痴信”等。在西方社會處境中,康德曾從“功能”意義上分出“實用的信仰”、“教會的信仰”和“遭德的信仰”之不同。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