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名周,生卒年不詳,宋國蒙人,曾為蒙地漆園吏。庄子生活在戰國時代前期,與魏惠王、齊宣王同時。當時周朝名存實亡,諸侯紛爭,戰事頻仍,社會動盪,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身處政治黑暗、爾虞我詐、民不聊生的環境中,庄子感同身受,對昏君亂相及趨炎附勢之徒無比的憎惡,而對苦難中的平民弱士寄予了無限的同情。
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曾對庄子人格作過這樣的描述:「楚威王聞庄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庄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綉,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