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張五常

我所知道的張五常
定價:144
NT $ 125
  • 作者:王玉霞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8619692
  • ISBN13:9787508619699
  • 裝訂:平裝 / 213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張五常教授不滯于物、口無遮攔,再加上神化與魔化,實際上這個世界已經有了兩個張五常。

張五常教授的學術地位在華人經濟學界首屈一指, 1998年他曾任美國西部經濟學會會長,在此之前從未有過任何一個境外經濟學家獲此殊榮,科斯在接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演說中兩次提到張五常教授、弗里德曼兩次中國行均由張五常教授陪伴。拋開洋鬼子們的評價,單就張五常教授在20年前寫就的《中國前途》一書,用產權與交易費用理論,巫師般地將中國體制改革的前景推測的如同寫史。此書一出,鋼澆鐵鑄,足以使張五常在經濟學界傲視群雄。而那在香港再版25次的《賣橘者言》為張五常教授贏得經濟學教父《熊秉元語》的美譽。倘若海內外華人經濟學家可以有人冠名經濟學大師,張五常當之無愧。

除卻最為精彩的張五常印象,本書還收錄了作者對諸多經濟學人和經濟學界的回憶和記錄。作為中國年輕的經濟學學者,王玉霞以獨特的視角,為讀者展示了這些經濟學家們不為人熟悉的一面。

王玉霞,經濟學博士、教授,現任教于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長期從事經濟學的教學、研究工作,同時兼任清華大學、東北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客座教授。 近幾年在國內經濟學報刊發表經濟學散文近百篇。其清新婉約的文風、細致深入的推理及對經濟學嫻熟老到的運用引起華人經濟學界的關注,受到青年讀者的歡迎。她的文章被大陸數十家經濟學報刊、雜志轉載。
 

目錄

【自序】我從哪里來?
【第一篇】張五常印象
我所見到的張五常
風雨中吶喊的孩子
從合約安排審視真實的世界
五常文章中的藝術之美
【第二篇】我的經濟學人緣
我的經濟學人緣
穿過夜幕的經濟學明星——張培剛教授90華誕見聞
黃有光教授的笑聲
真知灼見、悲天憫人——記黃有光教授及他的《經濟與快樂》
追憶春華
【第三篇】奇妙精彩的經濟學
奇妙精彩的經濟學
經濟學人的職業精神——兼與趙泉先生商榷
智慧與勤奮的結晶
常識中的經濟學
百姓與經濟學
塔洛克的尋租理論
水與鑽石的悖論
“看不見的手”的魔力
豐產為什麼不豐收?
假日經濟——商機與陷阱
歲末大降價,令人欣喜令人憂
【第四篇】經濟學的視角
經濟學家與聰明人的區別
經濟學的研究範疇
經濟學的視角
效率與公平動態均衡
借我一雙慧眼
【第五篇】經濟學外的閑暇
閑暇的效用
乒乓帶來的五彩生活
讓語言還原為語言——讀汪丁丁《風的顏色》有感
漫談經濟學隨筆
附錄 東北財經大學經濟時空采訪記錄
 

我從哪里來?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我不是三毛,缺乏她那份瀟灑。我那實在一般化的名字,在大陸經濟學界或許有幾人記得,而在港澳台地區則注定無人知曉。我以為讀者看見這本書時,十有八九會問︰誰是王玉霞?我有著在同胞眼里分量不輕的博士、教授的光環,再加上華人經濟學一代宗師張五常教授的力薦,更容易讓讀者誤會我的背景和出身。因此,不和讀者交代清楚,終有幾分不忍。光環下面有泡沫,實在是一串串的機緣讓一個普通的女子走到了你們的面前。

一、童年時光

1956年10月1日,伴隨著歡慶建國13周年的鑼鼓,我來到了人間。母親常對我說︰“你出生時,慶祝的隊伍剛好從家門前走過。”踩著鼓點出生的我,總是多幾分幸運。

在我出生前,已經有兩個姐姐,其中一個幼年天折,我篡位排行老二。不知是父母重男輕女,還是孩子太多(我下面還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出生後相當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有名字,父母和家人只稱我為“崽”。“崽”不專屬于人類,更不專屬于我,母親和姥姥喊我“崽兒”或“小崽”;而父親曰中的一聲“小崽子”更是極其刺耳,讓我苦不堪言。這個無名的孩子,上學後因為姐姐叫“彩霞”,便順成了“玉霞”。盡管成績極其優秀,卻始終有把柄在同伴手中。小學三年級“文化大革命”,在和一群搗蛋的男生發生沖突時,只要人家一二三齊喊“小崽子”,我便羞愧難當,敗下陣來。

我不明白,父母怎麼可以這麼粗心,就算孩子再多,也不該如此草率,為什麼不動動腦筋,給孩子起一個伴隨他(她)一生,或文雅或響亮、富有意蘊的名字呢?我的父母完全有這個能力!

上世紀90年代末期,因尋找一位保姆,我來到父親的老家。一進門,本家嬸子的一聲“崽兒來了”竟讓我淚水盈盈。多少年我沒有听到這個乳名了,這讓我想起彭麗媛唱的《父老鄉親》︰“一聲聲喊我乳名,多少親昵、多少疼愛、多少開心……”或許父母是對這個女兒格外疼愛和憐惜(這是事實)才取名為“崽”?

待到中學時,我靠自己優異的成績走出了名字的陰影。我的家鄉是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當時我所在的年級有12個班,每個班有50~60名學生,毫不夸張地說,在七八百名學生中,我的功課門門全年級第一。在那個不正常的年代,我幾乎沒學到什麼(每周一、三、五半天上課,經常背毛主席語錄)。從小學到中學我下共寫過十幾篇作文(是現在兒子兩個多月的任務量),在“八股文”盛行的時代,老師對我的文章篇篇愛不釋手。記得語文老師周澤東這樣朗誦我的一篇作文︰“晚秋,天氣越來越冷了。”然後他抬起頭來對同學們說︰“你們听听,她沒有寫‘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一派大好’。”那個年代,有太多的文章是以後者為首,睜眼說瞎話說成了統一的模式。

我的數理化成績也格外出色,無論是哪個老師教我,我大多是年級里僅有的百分。有一次鄰班的蘇老師對我說︰“我真想把你的腦袋打開,看看里面到底裝著什麼。”從小學到中學,我都期待著考試,可惜這種能讓我脫穎而出的機會太少了。

學習成績優異,不等于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我沒有撢過琴、畫過畫,沒有學過地理、歷史、哲學及書法。學校經常停課鬧革命,且有學工學農的任務。在那個蒼白的歲月,我只是東找西尋地多看了一些中外小說,算是比同齡人多了一點兒文學素養。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劫數未盡,我已高中畢業了。隨著毛主席一聲號令,我們又成了插隊的知青——“青”是真的,“知”則徒有虛名。

十年浩劫在我身上留下了很深的烙痕,直至今天,我的天文、地理、自然、歷史知識均在兒子之下,哲學、邏輯也是一知半解。當有人夸我經濟學散文寫得純淨時,我心里苦笑︰十八般武藝只會一種,焉能不純。

我的童年沒有零食,沒有玩具,父親被關進牛棚,家里數次被抄;然而同時,我卻有那種鶴立雞群的驕傲,有我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有老師對我由衷的喜愛,有可以在一起瘋跑的玩伴。我的童年,陽光燦爛。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