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采擷了豪夫的七則中短篇小說,按創作年代排列。開場篇《小矮子木克》是德國家喻戶曉的名篇,諷刺和鞭撻統治者的愚蠢和貪婪;中篇小說《藝橋倩影》講述大學生弗勒本和美貌絕倫的女丐約瑟芬之間淒婉曲折的愛情故事;小說《幻想》記述作者及朋友間放蕩不羈、縱酒取樂的滑稽行為,對世界、人生及藝術進行批評,給人啟迪,發人思索;《冷酷的心》、《年輕的英國人》等其余各篇是驚險離奇的故事、都給世人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威廉‧豪夫(Wilhelm Hauff,1802年11月29日~1827年),世界著名童話作家之一,其作品帶有明顯的諷世意味,亦是德國十九世紀著名的小說家和詩人,在德國文學史上是個彗星似的人物。他1824年在神學院畢業後,當了家庭教師,同時也為孩子們寫童話,這樣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1827年11月18日,他因病逝世,年僅25歲。他的作品大都是他逝世前一兩年寫成的,主要有長篇小說《列希登斯泰因》(1826)、《藝術橋畔的女乞丐》(1826)、《皇帝的畫像》(1827)等。在他的整個創作中,童話創作佔有重要地位,並使他舉世聞名。他的童話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目錄

譯本序
小矮子木克
藝橋倩影
幻想
年輕的英國人
冷酷的心
希爾施古爾登
斯蒂恩福爾岩洞——一個蘇格蘭傳說
 

維廉‧豪夫(Wilhelm Hauff,1802-1827),德國作家,生在斯圖加特的一個官員家庭里,早年在布勞鮑恩修道院學校就讀,後進圖賓根神學院深造,但未取得牧師職位。接著他離開神學院當家庭教師以維持生計。隨後游歷法國、德國北部和中部,當過科達《有教養階層晨報》編輯。他是一八二一年至一八二二年被取締的學生社團成員之一。早在那個時候,他就發表了傾向于自由和愛國主義的作品。他的創作哲學氣不多,並受到當時流行的後期浪漫派的影響。他寫有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童話和詩歌,是童話使他躋身于世界文壇。

三卷本歷史長篇小說《利希滕斯坦因》(1926)明顯地受到了英國作家瓦爾特‧司各特的影響,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個“浪漫主義的傳統”(作家自語)作品,是幻想和現實融合在一起的作品。這個作品把圍繞十六世紀符騰堡烏利希大公的斗爭理想化,把出現在書中的各類人物的形象也理想化了。作品的思想內容貧乏,但它卻奠定了作家在文壇上的地位。

標志著作家的創作方法從浪漫主義過渡到現實主義的是中篇小說《藝橋倩影》(一譯《藝術橋畔之女丐》)(1826)。

這篇小說講青年弗勒本早年和友人求學巴黎,有一天晚上他在巴黎藝術橋畔遇見一個少女頭戴黑帽,帽外披綠面紗,身穿黑衣,在向行人求乞。這個人影引起了青年的注意,他向少女施舍了幾個法郎,並從少女嘴里得悉,女子的母親患重病,無錢延醫診治,因此乞求路人解囊相助。弗勒本答應再次相助,並約定一周後再與女子見面。再次見面時女子告訴青年,母親病情已經好轉,她不願再向人乞討,卻願干活掙錢,自食其力。青年便讓少女做些手工,待手工完成後便付她工資,這樣,兩人每隔三天總要見一次面,彼此之間產生了感情。後來青年要去英國游歷,向少女暫時辭別,並約定日後再見。三個月後,青年返回巴黎,在約定地點去找那少女,可少女始終沒有露面。青年心甚悵惘。若干年後,青年去找他的好友,在好友家里敘述自己上述的一番遭遇,主婦在一旁听後忽暈倒在地,一俟她清醒過來,人們才獲悉那主婦便是當年藝術橋畔的女丐。如今她和昔日的恩人不期而遇,內心的死水復起微瀾,昔日情牽藝橋,今日狹路相逢,感情上的變化,自有一番難言的痛苦……全篇盡寫現實世界里的事情,無半點幻想和玄虛,作家在這里浪漫色彩已經淡化。

與《藝橋倩影》一樣,現實主義傾向比較明顯的作品還有《皇帝的肖像》(1827),在這個作品里,作家解決了圍繞拿破侖真實歷史形象的爭執。

在藝術上更趨成熟的是作家的中篇小說《幻想》(1827)。這是一個典型的浪漫主義的作品,作家把真實與幻想融合在一起,描繪出一幅表現當時社會特定現象的幽默諷刺畫。酒鬼和酒神們作著想象中的對話,現實中的人物和歷史上的人物坐在一起議論。沒有傷感情緒的舊時代勝過了作家周圍死氣沉沉、庸俗可憐的市儈社會。

然而,這位年輕夭折的作家最有持久影響並使他蜚聲國外的作品,則是搜集在他的《打扮成年鑒的童話》(1825一1827)里的若干故事。在這里,啟蒙運動的傳統和世界文學的影響繼續獲得了生命。用框形結構串寫而成的故事集(《商隊》、《亞歷山大教長和他的奴隸們》和《施佩薩爾特客店》),沒有一篇不是清新的童話,貫穿在作品中更多的是現實主義細節和非幻想的成分。這些東西常常表現出清醒而可喜的社會批判傾向和帶有哲理的誨人意圖,但不是在書中空發議論。本書所采擷的《小矮子木克》、《年輕的英國人》、《冷酷的心》、《希爾施古爾登》和《斯蒂恩福爾岩洞》,都是其中膾炙人口的名篇,它們情節緊張,描繪生動,怪誕離奇,引人入勝。《小矮子木克》諷刺、批判了統治者的愚蠢、貪婪和對普通人的欺辱,給人民群眾寄予了極大的同情,具有強烈的正義感。在《年輕的英國人》中,作家所要諷刺的是市民的愚昧無知和模仿做作,競把一只猴子當做了英國紳士;而在《冷酷的心》中,作家寫了富人的貪婪,窮人的夢想,為了金錢,竟然出賣自己的良心,金錢使一個正正派派的燒炭工,墮落成為一個六親不認、趕走母親、逼死老婆的浪蕩子。作家在故事的結尾作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結語︰“貧窮而知足,比財寶成堆而懷著一顆冷酷的心要好。”作家善于在民間文藝中擷取他所需要的素材和形象,然後進行加工,寫出他所要寫的人物,塑造他所要塑造的形象。他有意識地揭示現實的社會關系,鞭笞他認為丑惡的現象,這一切正是作家在短短的數年創作中所留給人們的可貴的東西。

總之,豪夫的作品很有教育意義,相對其他德國浪漫派小說而言,通俗易懂,老少咸宜,深受各國讀者的喜愛,其中許多名篇還被改編成電影,蜚聲世界影壇。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