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1900~1950)

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1900~1950)
定價:354
NT $ 308
  • 作者:王笛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9712491
  • ISBN13:9787509712498
  • 裝訂:平裝 / 507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應該說是新文化史和微觀史取向在中國史研究上的一個實踐,理解茶館的社會、文化、政治角色,能夠幫助我們不僅從微觀角度了解成都,而且對認識20世紀中國城市、城市社會以及與中國政治之關系都將有所裨益。微觀歷史研究取向可以引導我們進入城市的內部,茶館提供了研究下層民眾活動的一個重要空間,在那里我們可以仔細考察他們日常生活的細節,即使這些細節起來是多麼地微不足道。


王笛,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紫江講座教授,美國得克薩斯A&M大學歷史系教授,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歷史學博士,同時兼華中師範大學近代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特邀研究員,2003和2004年任旅美中國歷史學會(CHUS)會長。曾在美國密歇根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霍普金斯-南京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美國全國人文科學中心(NHC)、加州伯克利大學等任研究員。1993年出版的《跨出封閉的世界︰長江上游區域社會研究,1644~1911》是國內外公認的中國區域史研究的代表作。英文著作Street Culture in cheng du︰Public Space, Urban Commoners, and local Po1itics,1870~1930獲2005年“美國城市史研究學會最佳著作獎”,其中譯本《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被《中華讀書報》評為2006年十佳圖書。目前正在撰寫其成都茶館研究的第二卷(即1950~2000年部分)。
 

目錄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引子——早茶
第1章 導言——城市、茶館與日常文化
城市和茶館
茶館的攻擊者與捍衛者
城市史視野中的茶館
茶館敘事中的地域論
茶館的生態與環境因素
資料與文本解讀
第一部 茶館與社會
第2章 閑茶——悠閑與休閑
坐茶館與吃閑茶
社交——一個社區和信息中心
茶館文化——茶館中的語言和慣習
茶館休閑的多重角色
第3章 娛樂——戲園與觀眾
茶館——民間藝人之謀生地
劇目與地方戲改良
茶館戲園——新的公共舞台
觀眾
娛樂控制
大眾娛樂與休閑政治
第4章 群體——階級與性別
商人和小販
人以群分
階級畛域
性別歧視
公共生活的集體選擇
第二部 茶館與經濟
第5章 經營——小本生意的管理和競爭
數據分析
資金和財務
經營和管理
稅務負擔
環境和衛生
小本生意的生命力
第6章 公會——周旋在行業與國家之間
組織結構
價格控制
組織抗稅
協調關系
限制數量
國家控制與行業利益
第7章 堂倌——艱難環境中的掙扎生存
“茶博士”
在男人的世界討生活
茶社業工會
藝人工會
性別沖突與性騷擾
男女茶房的社會形象
性別、勞工與國家
第三部 茶館與政治
第8章 講茶——超越國家的控制
袍哥大爺
擺茶碗陣
茶館講理
國家權力之外的社會力量
第9章 混亂——日常生活的沖突
日常糾紛
為生計而掙扎
“借刀殺人”
茶館與鄰里的矛盾
暴力陰影下的茶館生活
軍人和戰時混亂
公共生活的末日?
第10章 秩序——公共空間的政治
從改良到革命(1900~1916)——重新打造茶館
軍閥統治(1917~1936)——政治動亂中的茶館
抵抗的政治(1937~1945)——“吃茶與國運”
從“休談國事”到“茶館政治家”
一個時代的結束(1945~1950)——嚴密控制茶館
千變萬化的政治萬花筒
第11章 結論——地方文化與國家權力
一個微觀世界
日益增強的國家干預
比較視野中公共領域與公私關系
時空轉換中的公共生活
茶與酒的對話
小商業和日常文化的凱旋
尾聲——尋夢
附表
征引資料目錄
譯後記
 

我對茶館的興趣,應該說是始于1980年代寫《跨出封閉的世界——長江上游區域社會研究,1644~1911》時,但當時所有到手的關于茶館之資料,不過是傅崇矩晚清所編《成都通覽》上的寥寥數語(也是人們廣泛引用的資料)和1980年代初陳茂昭在《成都文史資料選輯》上的一篇回憶,雖然資料的缺乏使我難以對茶館進行更深人的研究,但這個課題一直在我腦中索繞。在為《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我不斷發現關于茶館的記錄,遂逐漸萌生了專門就茶館寫本專著的念頭。1998年,我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權力、文化與歷史研究所(Institute。f Global Studies In Power,Culture,and History),宣讀了我第一篇關于茶館的論文《閑人和忙人——20世紀初成都茶館與公共生活》,這篇論文2000年發表在美國《城市史雜志》上,修改後的中文本次年又以《二十世紀初的茶館與中國城市社會生活——以成都為例》發表在《歷史研究》上。2001年當《街頭文化》英文本交出版社後,我便全力以赴進行這本《茶館》的寫作。

2003年初稿成形後,便開始了漫長和艱苦的修改過程、其間眾多學者耳提面命,還在國內外利用演講該主題的機會,听取大家高見。稿子每從頭到尾大改一次,我另存一份電腦文件,等書最後定稿,整整12個版本!雖然不能說我對本書完全滿意了,但最後與最初版本相較,真有天壤之別。從第一篇論文到專著出版,其間剛好經歷了lO年。

西方歷史學家喜歡“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但我覺得自己更像一個人類學者,對一個地區進行孜孜不倦的長期田野考察。寫作《跨出封閉的世界》使我對四川的社會和文化有了宏觀的理解,但《街頭文化》和本書以成都為中心,這個城市的微觀世界令我心醉。我現在正在撰寫的關于社會主義時期的茶館與公共生活,也是以成都為焦點。這三本書可以算是一個中國城市微觀史和成都敘事的“三部曲”吧。在《街頭文化》中,我的焦點放在精英和大眾、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的對抗上。但本書的中心則是兩個基本線索,一個是在20世紀上半葉,國家角色日益加強,國家支持的現代化不斷削弱地方文化的獨特性;另一個是在國家權力深入地方的過程中,以茶館為代表的地方文化,竭力對抗現代化所推行的國家文化的同一模式。

剛開始這個研究計劃時,由于資料的缺乏,原來是打算利用有限資料寫一本百年成都茶館的歷史,但由于從成都市檔案館發現的豐富的有關茶館檔案,使我決定以1950年(成都被解放軍接管是1949年12月27日)作為分界,寫兩本書。我至今仍然記得在成都市檔案館發現有關茶館檔案時的興奮之情,甚至國美國時也不放心將資料托運,一直隨身攜帶,不敢讓其須臾離開自己的視線,生怕丟失。在英文本出版後,便想盡快能使本書與中國讀者見面。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十分高興中譯本順利完成。這里借用中文本出版的機會,簡要將我研究這一課題的現實與理論思考作一些交代。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