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初,社會公眾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注度、參與保護的熱情,以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有力推進,成為中國文化界乃至中國社會的重要事件。從大多數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詞的內涵不知所雲,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家喻戶曉的詞匯,人們普遍對它的具象呈現形態有了一定的認知,並支持或主動參與保護工作,說明人們在現代化進程的背景下,已經看到,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作為傳統社會生存環境下人們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急劇消失的現實,而這種現實,一定會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景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因之,全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王文章,男,1951年3月生,山東壽光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文化部副部長,兼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
曾發表60余萬字藝術理論、評論文章,主編《中國學者眼中的科學與人文》、《京劇大師程硯秋》、《梅蘭芳訪美京劇圖譜》、《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中國少數民族戲曲劇種發展史》等。曾獲全國文化新聞一等獎,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國家圖書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等。 兼任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名譽會長。
目錄
總序
序‧寫在前面的話
當一件帶著歷史印記的精美的古陶瓷擺在我們面前時,我們應該由表及里,看到它所蘊含的更多的東西︰它的造型、釉色、結構、合理性、視覺上的舒服感、藝術上的美感,再到它的工藝過程,它是怎樣由一捧泥土經過水與火的礪練,經過若干道工序,經過若干雙手,最終成為一件完美的瓷器……
口述人孟樹鋒簡介
孟樹鋒,出生于陶瓷世家,自幼生活在陳爐這樣一個制陶燒瓷的天然環境里,從小便跟陶瓷發生聯系;後來考上景德鎮陶瓷學院,奠定了他今後從事陶瓷事業的基礎;大學畢業後又回到家鄉,在陳爐陶瓷廠一干就是十二年……
第一章 生在陳爐——與陶瓷的不解之緣
1955年1月,他出生于陝西省銅川市陳爐鎮,這里的人世代以做陶瓷為生,孟老師的祖輩也不例外,從小生長在這樣的環境里,耳濡目染,身邊的一切人和物皆與陶瓷有關。
第二章 我的大學生涯——奠定了將來做陶瓷的基礎和信念
1976年11月,孟老師終于如願以償進入景德鎮陶瓷學院,開始了他的四年大學生涯。由于上大學的機會來之不易,孟老師又天生愛讀書,因此在求學的過程中,他格外刻苦,格外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
第三章 七年廠長心酸路__對陳爐民間瓷的全面開發和出口創新
大學畢業後曾想離開陳爐、走出大山的孟老師,在無奈的情況下,回到了陳爐陶瓷廠技術科,很快將自己在陶院所學的那一套東西轉化到了實際工作中。
第四章 我家陳爐鎮之瓷——陳爐鎮做陶瓷的歷史及現狀
陳爐鎮在陝西省銅川市東南20公里處的山中,位于關中平原與陝北高原接壤的台沿上,以陶爐陳列或者爐渣遍陳而得其名。陳爐在長達近千年的瓷業發展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行業分工、行業規範和行業信仰。
第五章 土與火的交融——陳爐鎮的窯爐文化和制瓷技藝
“土是有生之母,陶為人所化生,陶人與土配成雙,天地陰陽醞釀。水火木金協調,宮商角徵交響,匯成陶海嘆汪洋,真是森羅萬象。”郭沫若的這首《西江月‧頌陶》,形象地贊頌了陶瓷與土、與火、與天地陰陽的交融。從原料的開采、加工,到最終一件完美瓷器的誕生,這其中要經歷若干道工序才能實現。陶瓷是土與火的藝術,而窯爐正是完成這一礪練過程的載體,因此,窯爐文化是陳爐陶瓷文化中最關鍵的組成部分。
第六章 青瓷是練出來的——對耀瓷的認識和創作心得
隨著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耀州窯的研究被賦予新的時代意義。在這樣的新環境下,孟老師作為項目負責人,對耀州窯的研究有著自己的看法︰除卻對考古的研究、對工藝技術的研究,我們現在欠缺的是從文化、藝術、美學、人文等方面來解讀耀瓷,挖掘出它所蘊含的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
第七章 古窯新生——對耀瓷的繼承和創新
作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的項目負責人,孟老師又開始承擔起了新的工作,他系統策劃了對陳爐老藝人的個案調查分析,用文字、圖片、影像等手段把耀州瓷的整個工藝流程記錄下來。接下來,他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活態景觀,復原宋代工藝流程,把傳承和教學結合起來,培養新型的陶瓷藝術人才,並希望這個心願能早日實現。
附︰孟樹鋒其他作品
附︰名家題詞
附︰孟樹鋒大事年表
後記
序‧寫在前面的話
當一件帶著歷史印記的精美的古陶瓷擺在我們面前時,我們應該由表及里,看到它所蘊含的更多的東西︰它的造型、釉色、結構、合理性、視覺上的舒服感、藝術上的美感,再到它的工藝過程,它是怎樣由一捧泥土經過水與火的礪練,經過若干道工序,經過若干雙手,最終成為一件完美的瓷器……
口述人孟樹鋒簡介
孟樹鋒,出生于陶瓷世家,自幼生活在陳爐這樣一個制陶燒瓷的天然環境里,從小便跟陶瓷發生聯系;後來考上景德鎮陶瓷學院,奠定了他今後從事陶瓷事業的基礎;大學畢業後又回到家鄉,在陳爐陶瓷廠一干就是十二年……
第一章 生在陳爐——與陶瓷的不解之緣
1955年1月,他出生于陝西省銅川市陳爐鎮,這里的人世代以做陶瓷為生,孟老師的祖輩也不例外,從小生長在這樣的環境里,耳濡目染,身邊的一切人和物皆與陶瓷有關。
第二章 我的大學生涯——奠定了將來做陶瓷的基礎和信念
1976年11月,孟老師終于如願以償進入景德鎮陶瓷學院,開始了他的四年大學生涯。由于上大學的機會來之不易,孟老師又天生愛讀書,因此在求學的過程中,他格外刻苦,格外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
第三章 七年廠長心酸路__對陳爐民間瓷的全面開發和出口創新
大學畢業後曾想離開陳爐、走出大山的孟老師,在無奈的情況下,回到了陳爐陶瓷廠技術科,很快將自己在陶院所學的那一套東西轉化到了實際工作中。
第四章 我家陳爐鎮之瓷——陳爐鎮做陶瓷的歷史及現狀
陳爐鎮在陝西省銅川市東南20公里處的山中,位于關中平原與陝北高原接壤的台沿上,以陶爐陳列或者爐渣遍陳而得其名。陳爐在長達近千年的瓷業發展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行業分工、行業規範和行業信仰。
第五章 土與火的交融——陳爐鎮的窯爐文化和制瓷技藝
“土是有生之母,陶為人所化生,陶人與土配成雙,天地陰陽醞釀。水火木金協調,宮商角徵交響,匯成陶海嘆汪洋,真是森羅萬象。”郭沫若的這首《西江月‧頌陶》,形象地贊頌了陶瓷與土、與火、與天地陰陽的交融。從原料的開采、加工,到最終一件完美瓷器的誕生,這其中要經歷若干道工序才能實現。陶瓷是土與火的藝術,而窯爐正是完成這一礪練過程的載體,因此,窯爐文化是陳爐陶瓷文化中最關鍵的組成部分。
第六章 青瓷是練出來的——對耀瓷的認識和創作心得
隨著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耀州窯的研究被賦予新的時代意義。在這樣的新環境下,孟老師作為項目負責人,對耀州窯的研究有著自己的看法︰除卻對考古的研究、對工藝技術的研究,我們現在欠缺的是從文化、藝術、美學、人文等方面來解讀耀瓷,挖掘出它所蘊含的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
第七章 古窯新生——對耀瓷的繼承和創新
作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的項目負責人,孟老師又開始承擔起了新的工作,他系統策劃了對陳爐老藝人的個案調查分析,用文字、圖片、影像等手段把耀州瓷的整個工藝流程記錄下來。接下來,他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活態景觀,復原宋代工藝流程,把傳承和教學結合起來,培養新型的陶瓷藝術人才,並希望這個心願能早日實現。
附︰孟樹鋒其他作品
附︰名家題詞
附︰孟樹鋒大事年表
後記
序
21世紀起始的幾年中,社會公眾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注度、參與保護的熱情,以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有力推進,成為中國文化界乃至中國社會的重要事件。從大多數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詞的內涵不知所雲,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家喻戶曉的詞匯,人們普遍對它的具象呈現形態有了一定的認知,並支持或主動參與保護工作,說明人們在現代化進程背景下,已經看到,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作為傳統社會生存環境下人們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急劇消失的現實,而這種現實,一定會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景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因之,全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天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但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時代性的課題應當怎樣正確解答,人們的答案並不一致。這種不一致的根源,主要是源自推動經濟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矛盾。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看成單純的經濟資源,在保護的名義下扭曲其本質特性過度開發,如把民族民間的原生態歌舞改變為膚淺時尚的刻板表演服務于旅游場所,或把傳統手工技藝視作不具經濟潛力的項目而任其式微,等等。近年來,我們還常見的一種現象是在城市特別是農村建設中,以新的建築或新的環境形態將承載某個特定區域人們世代相傳文化技藝的物質載體(如某些文化空間)徹底改變。這種不能正確把握和處理社會發展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關系的情況,已經並還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帶來傷害。我們應該正視並改變這種現象。
毫無疑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正確的保護不是使它凝固和停止發展。2003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指出︰“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持續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從根本上說,就是要保證其按照自身內在規律自然衍變的生長過程去自然衍變,在自然的衍變中與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相並行,我們既不要人為地去中斷它自然衍變的進程,也不要人為地去使它突變。我想,這應是保護工作最根本的意義,也是保護工作最艱難、最核心的用力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自然衍變發展中呈現的形態是豐富多樣的,這決定了我們采取的保護方式也應是多樣的。但對于傳統手工技藝類的項目,采取生產性保護的方式應當是一種恰當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人,這些技藝的持有者將自己本身的技藝作為一種生產和生活的手段,既可以因此而獲得勞動的報酬,也可以因此而使技藝傳承,並在自己的作品與使用者的對應中,使技藝的繼承與創新具有了激發創造智慧的基礎。這套“中國民間藝術傳承人口述史叢書”的編撰,既是想記錄這些傳承人技藝傳承的歷程,他們的思考和技藝表現的精湛,他們在實踐中的創造智慧;同時,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正是以生產性保護的方式,使這些不同的技藝在傳統的浸潤中也融入了新的藝術元素,他們的作品得到人們的喜愛,他們也因此而具有了持續傳承的經濟基礎。
在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科技快速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民族、地區和人口被納入到世界變化的總體格局之中。保持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是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連的。而保護各個民族那些民間土壤上生長的、具有獨特創造個性和蓬勃生命活力的民間藝術,是人類文化多樣性形態不成為博物館化和標本式存在表象.而永具生生不息生命力的重要保證。我想,讀者會從“中國民間藝術傳承人口述史叢書”中體會到這些。
但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時代性的課題應當怎樣正確解答,人們的答案並不一致。這種不一致的根源,主要是源自推動經濟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矛盾。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看成單純的經濟資源,在保護的名義下扭曲其本質特性過度開發,如把民族民間的原生態歌舞改變為膚淺時尚的刻板表演服務于旅游場所,或把傳統手工技藝視作不具經濟潛力的項目而任其式微,等等。近年來,我們還常見的一種現象是在城市特別是農村建設中,以新的建築或新的環境形態將承載某個特定區域人們世代相傳文化技藝的物質載體(如某些文化空間)徹底改變。這種不能正確把握和處理社會發展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關系的情況,已經並還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帶來傷害。我們應該正視並改變這種現象。
毫無疑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正確的保護不是使它凝固和停止發展。2003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指出︰“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持續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從根本上說,就是要保證其按照自身內在規律自然衍變的生長過程去自然衍變,在自然的衍變中與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相並行,我們既不要人為地去中斷它自然衍變的進程,也不要人為地去使它突變。我想,這應是保護工作最根本的意義,也是保護工作最艱難、最核心的用力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自然衍變發展中呈現的形態是豐富多樣的,這決定了我們采取的保護方式也應是多樣的。但對于傳統手工技藝類的項目,采取生產性保護的方式應當是一種恰當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人,這些技藝的持有者將自己本身的技藝作為一種生產和生活的手段,既可以因此而獲得勞動的報酬,也可以因此而使技藝傳承,並在自己的作品與使用者的對應中,使技藝的繼承與創新具有了激發創造智慧的基礎。這套“中國民間藝術傳承人口述史叢書”的編撰,既是想記錄這些傳承人技藝傳承的歷程,他們的思考和技藝表現的精湛,他們在實踐中的創造智慧;同時,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正是以生產性保護的方式,使這些不同的技藝在傳統的浸潤中也融入了新的藝術元素,他們的作品得到人們的喜愛,他們也因此而具有了持續傳承的經濟基礎。
在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科技快速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民族、地區和人口被納入到世界變化的總體格局之中。保持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是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連的。而保護各個民族那些民間土壤上生長的、具有獨特創造個性和蓬勃生命活力的民間藝術,是人類文化多樣性形態不成為博物館化和標本式存在表象.而永具生生不息生命力的重要保證。我想,讀者會從“中國民間藝術傳承人口述史叢書”中體會到這些。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