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北京哈氏風箏第四代傳人哈亦琦先生口述哈氏風箏的起源、傳承、特色、文化內涵及發展前景的實錄。
作者本著客觀記錄的目的,尊重作者的立場和記憶,盡可能展現哈氏風箏的各個方面,還原歷史中作為北京民間手藝標本的哈氏風箏的演變和傳承,為這門已逾百年的技藝的保存盡一份綿薄之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自然衍變發展中呈現的形態是豐富多樣的,這決定了我們采取的保護方式也應是多樣的。但對于傳統手工技藝類的項目,采取生產性保護的方式應當是一種恰當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人,這些技藝的持有者將自己本身的技藝作為一種生產和生活的手段,既可以因此而獲得勞動的報酬,也可以因此而使技藝傳承,並在自己的作品與使用者的對應中,使技藝的繼續與創新具有激發創造智慧的基礎。
這套“中國民間藝術傳承人口述史叢書”,記錄了這些傳承人技藝傳承的歷程,他們的技藝如何精湛,以及他們對技藝的思考;展現了他們如何以生產性保護的方式,使這些不同的技藝在傳統的浸潤中也融入了新的藝術元素,並得到人們的喜愛,而他們也因此具有了持續傳承的經濟基礎。
在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科技快速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民族、地區和人口被納入到世界變化的總體格局之中。保持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是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連的。而保護各個民族具有獨特創造個性和蓬勃生命活力的民間藝術,是人類文化多樣性形態不成為博物館化和標本式存在表象,而永具生生不息生命力的重要保證。我想,讀者會從“中國民間藝術傳承人口述史叢書”中體會到這些。
王文章,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文化部副部長,兼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曾發表60余萬字藝術理論、評論文章,主編《中國學者眼中的科學與人文》、《京劇大師程硯秋》、《梅蘭芳訪美京劇圖譜》、《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中國少數民族戲曲劇種發展史》等。曾獲全國文化新聞一等獎,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國家圖書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等。兼任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名譽會長。
目錄
總序
口述人哈亦琦簡介
第一章 哈亦琦口中的中國風箏
一、風箏的歷史
二、風箏是飛機的前身
三、中國主要的風箏產地
四、我所了解的北京風箏
第二章 哈氏風箏家史篇
上篇 哈晶漪講述哈氏風箏三代傳人
(一)哈國梁
(二)哈長英
(三)哈魁明
下篇 我的風箏人生
(一)忘不了的童趣
(二)第一次做風箏就成功了
(三)在風箏公司的12年(80年代初——1993年)
(四)投身商海有苦有甜
(五)送給風箏的掌聲
(六)風箏讓我結交了許多朋友
第三章 哈氏風箏的六藝
一、哈氏風箏的材料與工具
(一)制作材料
(二)工具
二、代表作品牡丹蝶的制作過程
(一)扎制過程
(二)糊制過程
(三)繪制過程
三、注重放飛的哈氏風箏
……
第四章 哈氏風箏的工藝特色與文化內涵
第五章 哈亦琦的新探索
第六章 回顧與展望
附錄(一)哈亦琦業務成果簡介
附錄(二)哈氏家族四代年表
後記
口述人哈亦琦簡介
第一章 哈亦琦口中的中國風箏
一、風箏的歷史
二、風箏是飛機的前身
三、中國主要的風箏產地
四、我所了解的北京風箏
第二章 哈氏風箏家史篇
上篇 哈晶漪講述哈氏風箏三代傳人
(一)哈國梁
(二)哈長英
(三)哈魁明
下篇 我的風箏人生
(一)忘不了的童趣
(二)第一次做風箏就成功了
(三)在風箏公司的12年(80年代初——1993年)
(四)投身商海有苦有甜
(五)送給風箏的掌聲
(六)風箏讓我結交了許多朋友
第三章 哈氏風箏的六藝
一、哈氏風箏的材料與工具
(一)制作材料
(二)工具
二、代表作品牡丹蝶的制作過程
(一)扎制過程
(二)糊制過程
(三)繪制過程
三、注重放飛的哈氏風箏
……
第四章 哈氏風箏的工藝特色與文化內涵
第五章 哈亦琦的新探索
第六章 回顧與展望
附錄(一)哈亦琦業務成果簡介
附錄(二)哈氏家族四代年表
後記
序
21世紀起始的幾年中,社會公眾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注度、參與保護的熱情,以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有力推進,成為中國文化界乃至中國社會的重要事件。從大多數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詞的內涵不知所雲,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家喻戶曉的詞匯,人們普遍對它的具象呈現形態有了一定的認知,並支持或主動參與保護工作,說明人們在現代化進程背景下,已經看到,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作為傳統社會生存環境下人們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急劇消失的現實,而這種現實,一定會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景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因之,全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天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但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時代性的課題應當怎樣正確解答,人們的答案並不一致。這種不一致的根源,主要是源自推動經濟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矛盾。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看成單純的經濟資源,在保護的名義下扭曲其本質特性過度開發,如把民族民間的原生態歌舞改變為膚淺時尚的刻板表演服務于旅游場所,或把傳統手工技藝視作不具經濟潛力的項目而任其式微,等等。近年來,我們還常見的一種現象是在城市特別是農村建設中,以新的建築或新的環境形態將承載某個特定區域人們世代相傳文化技藝的物質載體(如某些文化空間)徹底改變。這種不能正確把握和處理社會發展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關系的情況,已經並還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帶來傷害。我們應該正視並改變這種現象。
毫無疑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正確的保護不是使它凝固和停止發展。2003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指出︰“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持續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從根本上說,就是要保證其按照自身內在規律自然衍變的生長過程去自然衍變,在自然的衍變中與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相並行,我們既不要人為地去中斷它自然衍變的進程,也不要人為地去使它突變。我想,這應是保護工作最根本的意義,也是保護工作最艱難、最核心的用力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自然衍變發展中呈現的形態是豐富多樣的,這決定了我們采取的保護方式也應是多樣的。但對于傳統手工技藝類的項目,采取生產性保護的方式應當是一種恰當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人,這些技藝的持有者將自己本身的技藝作為一種生產和生活的手段,既可以因此而獲得勞動的報酬,也可以因此而使技藝傳承,並在自己的作品與使用者的對應中,使技藝的繼承與創新具有了激發創造智慧的基礎。這套“中國民間藝術傳承人口述史叢書”的編撰,既是想記錄這些傳承人技藝傳承的歷程,他們的思考和技藝表現的精湛,他們在實踐中的創造智慧;同時,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正是以生產性保護的方式,使這些不同的技藝在傳統的浸潤中也融入了新的藝術元素,他們的作品得到人們的喜愛,他們也因此而具有了持續傳承的經濟基礎。
在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科技快速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民族、地區和人口被納入到世界變化的總體格局之中。保持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是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連的。而保護各個民族那些民間土壤上生長的、具有獨特創造個性和蓬勃生命活力的民間藝術,是人類文化多樣性形態不成為博物館化和標本式存在表象.而永具生生不息生命力的重要保證。我想,讀者會從“中國民間藝術傳承人口述史叢書”中體會到這些。
但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時代性的課題應當怎樣正確解答,人們的答案並不一致。這種不一致的根源,主要是源自推動經濟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矛盾。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看成單純的經濟資源,在保護的名義下扭曲其本質特性過度開發,如把民族民間的原生態歌舞改變為膚淺時尚的刻板表演服務于旅游場所,或把傳統手工技藝視作不具經濟潛力的項目而任其式微,等等。近年來,我們還常見的一種現象是在城市特別是農村建設中,以新的建築或新的環境形態將承載某個特定區域人們世代相傳文化技藝的物質載體(如某些文化空間)徹底改變。這種不能正確把握和處理社會發展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關系的情況,已經並還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帶來傷害。我們應該正視並改變這種現象。
毫無疑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正確的保護不是使它凝固和停止發展。2003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指出︰“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持續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從根本上說,就是要保證其按照自身內在規律自然衍變的生長過程去自然衍變,在自然的衍變中與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相並行,我們既不要人為地去中斷它自然衍變的進程,也不要人為地去使它突變。我想,這應是保護工作最根本的意義,也是保護工作最艱難、最核心的用力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自然衍變發展中呈現的形態是豐富多樣的,這決定了我們采取的保護方式也應是多樣的。但對于傳統手工技藝類的項目,采取生產性保護的方式應當是一種恰當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人,這些技藝的持有者將自己本身的技藝作為一種生產和生活的手段,既可以因此而獲得勞動的報酬,也可以因此而使技藝傳承,並在自己的作品與使用者的對應中,使技藝的繼承與創新具有了激發創造智慧的基礎。這套“中國民間藝術傳承人口述史叢書”的編撰,既是想記錄這些傳承人技藝傳承的歷程,他們的思考和技藝表現的精湛,他們在實踐中的創造智慧;同時,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正是以生產性保護的方式,使這些不同的技藝在傳統的浸潤中也融入了新的藝術元素,他們的作品得到人們的喜愛,他們也因此而具有了持續傳承的經濟基礎。
在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科技快速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民族、地區和人口被納入到世界變化的總體格局之中。保持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是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連的。而保護各個民族那些民間土壤上生長的、具有獨特創造個性和蓬勃生命活力的民間藝術,是人類文化多樣性形態不成為博物館化和標本式存在表象.而永具生生不息生命力的重要保證。我想,讀者會從“中國民間藝術傳承人口述史叢書”中體會到這些。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