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的意義就在於,它首次向傳統意義下的「成功」發起了挑戰,認為「成功」並非是指「金錢、名譽、權力」,而是「從事對自己有意義的事,畢生投入其中,創造恆久的影響力」,只有這樣的成功才是持久的和有價值的。

這並不是一個空洞乏味的世紀宣言,而是作者們在10年的時間里,對全球幾百位持久成功人士訪談後得出的結論。你將發現,這些受訪者大多出生平凡,一些人有著天生的缺陷,還有一些人甚至終身殘疾。但是他們依然締造了一個個傳奇,造就了恆久的影響力。

他們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你之所以創造了曠世奇功,並不是因為你盡善盡美或者異常幸運,而是因為你有勇氣堅持做對於自己最重要和最有意義的事。

回歸自我,傾聽內心的呼喚,發現自己的夢想,全身心投入其中,那麽,你也可以擁有意義非凡的人生。


傑里•波拉斯(Jerry Porras),與吉姆•柯林斯合著了《基業長青》一書,該書已經被翻譯為25種語言的版本,並且在全球發行了100萬冊。他是斯坦福大學商業研究生院的組織行為與變革教授,負責該院的「領導與管理變革」高級培訓項目長達16年之久,並為全球企業資深管理人員講授該領域的課程。
 

目錄

第1章 從傑出到永恆——重新詮釋成功
重新詮釋成功
若要獲得成功,首先要放棄世俗的虛妄
傳統成功收獲失落,追求意義才是真諦
「成功長青」的三個要素
整合三個簡而不易的要素
少年偵探巧遇前衛記者
從傑出到永恆
第1部分 意義——締造者如何取得持久成功
第2章 點燃激情,尋找意義
你真正擁有的是你自己
不要老大徒傷悲
人生的奧秘
進入狀態——動感體驗
締造者更像傻瓜,而非楷模
停留在幻燈片上的夢想
理性的樂觀主義還是非理性的虛妄
第3章 多元志趣,無須平衡
行動的報酬必須是行動本身
答案往往不止一個
平衡?簡直是胡扯
善用多元志趣幫助他人
多元志趣能提供延伸思考
延伸思考幫助發掘潛能
分心也能贏得回報
64美分改變命運
把討飯碗變成聚寶盆
有理想者活得更精彩
每個志趣都彌足珍貴
領導者應該提供人們所需要的,而非迎合他們的期望
第4章 持久成功的關鍵:追求人生的意義
別看低他們的志向
締造者們共同的價值觀
第2部分 思維模式——巨變始於心
第5章 無聲的吶喊——好事為何多磨
第6章 成功不依賴個人魅力,而是源於思想
第7章 人生多磨難
第8章 信任並善用你的弱點
第3部分 行動模式——化理想為行動
第9章 贏得好運氣
第10章 坦誠對話
第11章 言行一致
附錄 快樂的探索之旅:本書的研究內幕
成功人士名單
 

有意義的事無處不在,從垃圾回收到總統競選:

有思想的人不計其數,從北京的「的哥"到林林總總的「大師」;

有行動的人俯拾皆是,從起早貪黑的商販到聲嘶力竭的歌女。

然而,其中真正意義上的持久成功者着實寥若晨星。

羅亞軍,一個普通的農婦,烈士楊柏林的母親,為了替兒子完成建設國家的未了心願,從走街串巷彈棉花到經營鞋廠和娛樂城,在20世紀90年代便積累了數干萬元的資產,「三八」紅旗手、先進企業家、全國雙擁模范等桂冠一時間紛至沓來,而現如今卻淪落為街頭的拾荒者。她的追求可謂意義非凡,她的態度可謂勤勤懇懇,但是她失敗了,原因是她缺乏戰略的思想,將大筆的資金投入自己並不擅長的領域。

丹尼斯·科茲洛斯基,我曾引以為豪的美國西東大學商學院校友,一個出生於落后社區的窮孩子,徒手將泰科公司締造成一個龐大的企業帝國,作為總裁的他年薪接近了3 000萬美元這一天文數字。他的思想可謂敏銳,他的行動可謂迅猛,但是他卻剛剛開始了長達15年的鐵窗生涯,原因是他居功自傲,中飽私囊,無視法律。總之,是他忽視了生命的意義。

方鯤,「863計划」的參與者,儼然壯志凌雲的少壯學者,立志促進中國產業技術升級,推出以納米技術為核心的一系列高科技產品。經朋友引薦我們得以結識,他的精神和學識深深地打動了我,於是我們擬定了詳盡的發展方案,並成功地說服了實力雄厚的中金科技股份公司,決定聯合建立「金科納米科技研究與開發中心」。但是,就在簽訂各項協議的當天。此人永遠地銷聲匿跡了。后來經過查證和推測,他實際上並沒有完全掌握納米的應用技術,充其量葉公好龍爾爾。之所以造成了如此尷尬的局面,不是這項事業沒有意義,不是沒有周密的思想規划,而是我們缺少行動的條件。

義在事先,至情達性,謀定而后發,執著而探微,欲動則效死。這五個短語可以概括為本書的核心要義。若要造就持久的成功,需要本書中提出的三要素,即意義、思維和行動。三者不僅缺一不可,而且必須同時交匯到一起才能形成取之不盡的原動力。正是三要素的交匯,才令一個人的成功光彩奪目、久盛不衰。歸結起來,我們的先哲更加鞭辟入里: 「人無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所欲准行,自當量其善者,必擬議而后動。若志之所之,則口與心誓,守死無二,恥躬不逮,期於必濟。」(嵇康《家誡》)

針對那些名噪—時、自鳴得意的人物,本書首先再三強調了恆久的成功與曇花—現的成功之間存在的天壤之別,繼而又向傳統意義上的成功發出了詰難,指出成功並不體現在個人的財富、名譽和權力上。但是,它也沒有采取抽象而主觀的價值取向,認為成功在於個人內心的感受,而是從客觀上將成功定義為不同尋常的人生和恆久的影響力。與此同時,作者們提出了一個似非而是的結論,即拋卻外界的看法,忠於內心熱愛的事,而非取悅他人;堅持直情徑行,執著於福緣之旅。對於世上的芸芸眾生來說,這是何等振聾發聵的常理啊!然則,非知之艱,行之維艱。看世間,為了—個更高的職稱,多少人不惜委曲求全,疲於應付這般廉價的考試,爭取那般泛濫的證書;為了一份更優厚的報酬,多少人不惜將自己心愛的專業棄若敝屣;為了得到半格的晉升,多少人不惜對自己的同事好友論黃數黑;為了上市圈錢,多少公司領導不惜虛詞詭說,火中取栗……凡此種種,他們中有些人可能一時洋洋自得,而最終無異於蒸沙成飯,落得「動而見尤,欲益反損」。相形於本書所倡導的持久成功,豈不等於「欲望鳳來百獸舞,何異北轅將適楚」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