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之間︰大學、學人與交流

中德之間︰大學、學人與交流
定價:150
NT $ 131
  • 作者:陳洪捷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162219
  • ISBN13:9787301162217
  • 裝訂:平裝 / 197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于德國大學與中德學術交流的一本文化隨筆。作者長期從事這一領域的研究,對德國的大學理念及其在當代的轉型,以及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史都頗有心得,這也是本書的兩大關注點。作者還展示了收藏多年的珍貴照片,並以蔡元培和季羨林兩位學人為個案,具體而微地展現德國對中國大學與學術的影響。本書分析細致、描述生動、文筆輕松,不僅可讀性強,而且材料豐富、論點鮮明,適于專業學者,也面向對德國大學與學術傳統感興趣的讀者。


陳洪捷,教育學博士,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洪堡學者,曾在德國多所大學進行長期研究。現任北京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歐美同學會德奧分會理事,柏林自由大學中國校友會會長。著有《德國古典大學觀及其對中國的影響》等。
 

目錄

序言
第一輯 德國大學的傳統
 “利祿之徒”,還是“哲學之才”?——論席勒的大學教育觀
  [附]利祿之徒與哲學之才(席勒)
 什麼是洪堡的大學思想?
  [附]論柏林高等學術機構的內部和外部組織(洪堡)
 洪堡的大學寂寞觀及其意義
  [附]寂寞和交際作為知識增長的條件(維澤)
 為學術還是為職業?——德國大學學習傳統及其變遷
第二輯 德國對中國的影響
 《德國學校論略》與清季中國對專業教育觀念的接受
 中國對德國教育的接受與研究
第三輯 蔡元培與德國大學
 蔡元培的大學思想與德國大學觀
 蔡元培對德國大學理念的接受——基于其譯作《德意志大學之特色》的討論
 蔡元培在德國
 關于蔡元培在漢堡大學注冊的考證
第四輯 季羨林與德國
 往事已成空?——尋求季羨林在哥廷根的蹤跡
 悠悠十年哥廷根——季羨林在德國的求學經歷
 德國名師手下的中國高徒——兩位德國導師對季羨林博士論文的評價
第五輯 德國大學拾零
 艾城大學
 德國的舊書攤
第六輯 德國學人與著作
 漢學家父子話中國
 百年教育經典回顧
 

古人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部中國近代歷史,或可視為一個借石攻玉的過程,沒有他山之石,近代中國的思想與學術的變化是不可想象的。不過,他山之石,有飛來之石,也有采來之石。飛來之石往往不期而至,會讓人驚慌失措,不知所措,乃至造成危害;而采來之石,也有分辨不精、采之不當之虞,或迷信外來之石、盲目利用之險。總之,並非任何他山之石,皆可用來攻我之玉。因此,深入其中,細心考辨、謹慎選材、適當利用,尤為重要。試看近代以來幾乎所有仁人智士,無不參與借石攻玉的過程,以其各自的方式,為學習、接受、借鑒、融合、創新而不懈探索。

中國與德國在近代頗有緣分,一代代中國學人,慕德國之學術,孜孜以求;更欲借德國之石,攻中華之玉,其成果也蔚為大觀。作者附驥前賢,從學多年,興趣不離德國,尤其關注德國的大學與學術。本冊所收文字皆與德國有關,或為入他山悉心分辨之作,論洪堡、席勒的文字屬之;或為追溯前輩借石攻玉的記述之作,論蔡元培和季羨林的文字屬之。這些文字,雖非有系統的鴻篇巨制,但也算得上有心得之作;看似細小,卻無不以細致的考辨為基礎。總之,自詡可以示人。

一鱗半爪篇什,結集付梓,對于理解德國之學術,鉤沉中德學術之溝通,若能略有寸功,積年的爬抉之勞,則不枉費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