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學界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了“告別黑格爾,回到康德”的要求。
然而,近幾十年來國際學術的發展則呈現出另外一番景象,與漢語學界的哲學研究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60年代起,黑格爾哲學在德語和英語世界都呈現出大規模復興的態勢,而且,康德哲學的研究進程總是與黑格爾哲學研究進程彼此相伴。與這樣的國際學術背景相比,“告別黑格爾,回到康德”的要求顯得異乎尋常。
雖然近年來黑格爾著作的大規模漢譯工作也在籌劃和進行當中,但漢語學界對黑格爾哲學乃至整個德國古典哲學的研究還未能從20世紀下半葉以來的國際學術進展中充分汲取必要的研究和反思資源。
在本書中,作者從康德的自由概念出發,在分析費希特對純粹自我意識結構之探索的基礎上,論述了黑格爾的真無限概念。作者依賴與純粹自我意識的關聯,證明了無限性概念構成了黑格爾思辨唯心論的基礎性概念;並進一步指出,在黑格爾的《邏輯學》中,無限概念並不是一個我們能夠把握全部實在的特殊立場,而是規定著我們思考的本質;而真無限則揭示出了作為黑格爾哲學終極基礎的人類理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