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方法論

教育學方法論
定價:222
NT $ 193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台灣師范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共同完成的。方法論問題是深度探討不同哲學立場對於科學及教育本身不同的辯論。為了對研究教育學的所有工具有透徹的了解,本書整體寫作較側重哲學的立場。本書仍然是研究歷程中的一項結果,而不是最後的結論,研究還要繼續下去。讀者不能由本書得到一個「定論」,但是可以得到一些「認識」和「線索」。希望有同好的讀者也能加入到這個研究中來。

本書分別收錄了四個部分。
 

目錄

第一部分 當代教育學方法論之主要趨勢
第一章 分析哲學與教育研究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現象學分析
第三章 詮釋學與教育研究
第四章 批判理論與教育研究
第五章 結構主義與教育研究
第二部分 當代教育研究基本問題之探討
第六章 教育研究中因果說明問題之探究
第七章 教育研究主觀性與客觀性之析論
第八章 教育研究中研究道德之探究
第九章 教育研究中意義理解問題之析論
第十章 教育研究的兩個范式:質與量之討論
第三部分 當代各種教育研究法之哲學分析
第十一章 哲學研究法
第十二章 比較教育方法論
第十三章 哲學研究法與其他教育研究法的關系
第四部分 當代教育研究領域之哲學反省
第十四章 教育史研究之哲學討論
第十五章 教育行政研究之哲學探討
第十六章 課程研究之哲學探究
第十七章 教學研究之哲學析論
 

教育由事實而進入於研究,於是出現了教育理論。教育理論使教育從實際應用進入於學術探討,趨向於一門「學問」,而有了「教育學」的形跡。說教育學有了「形跡」,是因為到目前為止,教育學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系統,至少有兩方面還不夠成熟。

教育學未臻成熟的兩方面,一是理論仍然欠完整,關鍵在於教育學所應涵蓋的主題仍然缺少共同的認識,這是一個需要從多方面考慮的問題,還要繼續努力;一是研究法的問題,這個問題更為困難,因為有些論者根據「獨立學科」的定義,認為一門獨立學問之所以能夠成為「學」,應該有其「獨特的」研究方法,但在這一方面,教育學卻始終找不出一個定論,於是就成了方法論的問題。

專就研究方法而言,教育研究始終不曾超出「借箸代籌」的狀況,從最早借用「哲學」的「思辨」,到近代借用「自然」科學的「實驗」。在各自獨占優勢了一段時期之后,教育研究突然發覺「質」和「量」兩個范式需要重新加以反省,重新加以檢討,而形成了兩方面的論戰。

對於兩種方法的討論,如果只站在一種方法的立場上,照常情說,難免要強調「自己」所維護的這一種的優點,而指斥另一種的缺點,最后恐怕很難得到一個「持平」的結論。與其如此,就不如從「單個」的立場跳出來,看看還有無「其他的」可借之「箸」,或者有無一種或者是「全能」,或者是「特別適畲」教育研究的工具。

放眼看來,現在有許多學派都關心教育研究,並各從其學術立場來談論教育鬩題,這也就顯示了他們對教育研究的立場和觀點,如分析哲學、現象學、詮釋學、批判理論、結構主義等等。把這些觀點作一番透徹的了解,額取其可供教育研究所用之處,不失為博采眾議。

台灣師范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在修習教育學方法論一課中,歷屬都致力於探討教育研究之有效方法。上屆研究生就所研究鵝結果,匯成《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研究》一書出版。本屆研究生擴大領域,先采取前述各家觀點以為研究之參考,然后就教育研究之基本問題重加討論,最后以膂學立場分析並反省幾種研究方法,集成本書。

從本書整體看來,頗有4mt重哲學立場之嫌,不及「科學」之客觀與專精,是因為教育學有一個「命定的限制」,來自於「教育對象」e教育對象是「人」而不是「物質」,故而教育研究「必須」慎重。教育工侮對一個「行為失常」的兒童,既不能像醫生「割」病瘤般把它揮刀砍掉,也不能像農夫除草般把雜草連根拔起;而是要細心地「尋找原因」,熱心地予以指導,更要耐心地等待他「改變」。對於所運用的方法,要有相當的把握才能動手,因為教育工作不容許「輕率的」嘗試,更無法擔當失敗的后果。

那麼要作「周密」的觀察,觀察就要「巨納」靡遺;要細心地選擇最有效的工具,就要對所有的工具都透徹地知道其性能。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只有采取哲學的普遍性和探討的精神了。

如此說來,本書仍然是研究歷程中的一項結果,而不是最后的結論,研究還要繼續下玄。如果讀者想要從本書得到一個T定論」,就一定會失望。但是如果讀者想從書中的論點得到一些認識和繼超的線索,也會依照自己所付出的蚶間和精力,得到報償。至於未盡之處,則寄望於有嗣好或關心者的指正,更希望他們能夠加人到這個研究中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