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共和主義復興運動迄今已經整整半個世紀了。半個世紀以來的西方政治哲學和意識形態領域構成了一幅此消彼長、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歷史長卷。但公民共和主義這場波瀾壯闊的復興運動不但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學術話語的花樣翻新而偃旗息鼓或漸失風光,反而繼續保持其綿延不絕的勢頭,在政治思想史、美國憲法學、政治哲學乃至實證研究等多層次的、廣泛的領域產生了日益深遠的影響。共和主義的復興已經成了當代西方學術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現象之一。
此時此刻,佩迪特的所謂爭議民主也許更值得強調。
在一種健全的理性共識尚未形成,甚至連形成這種共識的動機都未被充分激發起來,而虛假的 “在先共識”依然未被撼動的語境中,爭議民主不是比商議民主更有針對性,抑或更能夠激發形成理性共識的動機嗎?
本書由共和主義關于自由的概念入手,闡釋了消極自由與積極自由的分歧、無支配的自由、作為政治理想的無支配、共同體的平等主義理想、共同體的社群主義理想、共和主義的指歸、憲政與民主、共和國的制約機制、共和國的公民化機制等重要理論問題,提出了關于自由與政府的共和主義理論。本書已有多種文字譯本面世,是佩迪特的重要著作。
菲利普‧佩迪特(Philip Noel Pettit),1945年出生于愛爾蘭,曾長期任教于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擁有愛爾蘭和澳大利亞雙重國籍;當代著名社會理論家,享有多種學術榮譽並擔任多種學術職務,現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威廉‧尼爾森‧克倫威爾政治學教授(William Nelson Cromwell Professor of
Politics);其主要著作包括︰《判斷正義》(Judging Justice)、《不僅僅是懲罰》(Not Just Deserts,合著)、《羅爾斯》(Rawls,合著)、《大眾的心智》(The Common Mind)、《共和主義》(Republicanism/平裝本)、《倫理學的三種方法》(Three Methods of Ethics,合著)、《一種自由理論》(A
Theory of Freedom)以及論文集《規則、理性與規範》(Rules, Reasons, and Norms)等,其中《共和主義》一書已經擁有多種語言的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