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問傳統︰中國傳統文化講演錄

叩問傳統︰中國傳統文化講演錄
定價:179
NT $ 156
  • 作者:端木賜香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3452240
  • ISBN13:9787533452247
  • 裝訂:平裝 / 30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歷史頑主端木賜香成名作
上課啦!一個教授的幽默智慧課堂!
嬉笑怒罵滿紙狂言 幽默睿智一腔真誠

小女人的俏皮 思想的力度 學者的社會擔當 知識分子的人文情懷

如果你想知道一個女人的思想可以尖銳犀利到何種程度,那麼請看端木賜香的《叩問傳統》!

它引你思考,讓你震撼︰傳統競可以這樣解剖,文化競可以這樣解讀,直到你目瞪口杲!

有人說作者走的是吳思的路子,這只是一種泛泛的界定,事實上,作者走的是“個性之路”,順著她的筆跡,你會走進一個睿智真誠、獨特清新的思想境界!如果你想知道一個女人的文筆可以大氣磅礡到何種程度,那麼請看端木賜香的《叩問傳統》!

她拿幽默當武器,嬉笑怒罵皆見功夫,刻意讓艱澀遠離學術,讓學術也有了情趣!既讓你不時發出會心的微笑,更讓你控制不住大快朵頤的爆笑,直到旁人側目!有人說,讀端木賜香《叩問傳統》,氣人沒商量。有人說,讀端木賜香《叩問傳統》,需配二兩老白干。不管怎麼說,這是一本值得一閱的書。

小女人的俏皮,思想的力度,學者的社會擔當,知識分子人文情懷,盡在其中矣!

端木賜香,女,原名李桂枝,網名三糊涂。1968生人,1990年畢業于河南大學歷史系,現為河南安陽師範學院歷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傳統文化及中國近代史。平生業務︰拆歷史的牆角,探文化的陷阱。行文老辣滿紙詼諧,被章立凡先生稱為“歷史頑主”;文字背後一腔真誠,被鄢烈山先生評日“仁義多情”。出版小書︰《我是如此美麗》《中國傳統文化的陷阱》、 《糊涂讀史︰明清的帝國偏執與盛世張皇》、《那一次我們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全景解讀》、《這一次,我們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鴉片戰爭始末》等。
 

目錄

增訂版前言

第一章 中國文化漫談
我之態度
我之眼光
關于文化
第二章 中國文化中國人
看不懂的中國人
農業經濟與中國人
宇宙觀與中國人
中央集權與中國人
第三章 中國文化中國男人
古典文學作品、戲曲里的男性形象
歷史層面上的男性本質特征和社會層面上男性的生存狀態
第四章 中國文化中國女人
對女人普遍看法不好
女性的黃金時代
女性角色之定位
傳統女孩子的素質教育
為人妻之後要守的婦禮
結語︰不容樂觀的現實
第五章 中國貪官文化
貪污的出現及手法
古代中國如何反貪
古今貪官對比
對于貪污原因的分析
第六章 中國清官文化
有關“清官”的說法及由來
清官故事之樣本——海瑞、于成龍
皇帝對清官的有限喜歡及做清官的難度
如何評價清官文化與清官情結
第七章 中國傳統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概說
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黃金時代
中國知識分子是如何集體趴下的
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心理學分析
第八章 中國傳統外交文化
中國傳統外交文化簡說
個案分析︰1405年開始的那場外交
葡萄牙來了
西班牙來了
荷蘭來了
披著宗教外衣的鬼也來了
英國鬼來了
八國鬼子進中國
第九章 農業與農民文化
中國農業分析
中國農業政府分析
中國傳統農民分析
中國農民革命分析
第十章 中國傳統婚姻文化
對中國古代婚姻制度的推測
中國婚姻禮制源頭的兩大創始人
傳統婚姻中的諸多內涵
中國傳統婚姻類型
第十一章 中國傳統喪葬文化
有關死亡命題
中國的喪葬習俗及禮制演變
結語
 

作為一位大學歷史老師,在面對中國歷史的時候,我有諸多不快。這種不快,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概括的。簡單說吧︰我不能容忍,不能容忍中國歷史本身的發展邏輯!中國歷史給我的感覺就是千年輪回,如果說拉丁美洲是百年孤獨的話,那中國何嘗不是干年孤獨呢?這方面,黑格爾說得很不客氣,他說︰“中國的歷史從本質上看是沒有歷史的;它只是君主覆滅的一再重復而已。任何進步都不可能從中產生。”在當代法國改界與學界都很出名的阿蘭‧佩雷菲特對黑格爾這段話表態如下︰“要批駁黑格爾關于中國處于停滯不變狀態的觀點很容易……然而,黑格爾是對的。”很顯然,他不願意反駁黑格爾,而且,他利用自己的探索來給黑格爾的話作注腳,他說︰“1960年八九月間,我從香港出發,對中國進行了第一次探索。我馬上就吃驚地看到這個社會同馬戛爾尼的伙伴們描寫的社會十分相似。簡直可以說每個中國人的基因里都帶有乾隆帝國時的全部遺傳信息。”

看到這些“局外人”對中國歷史的評論,我更不快,但是我無力反駁,也不想反駁。更何況,我們降營內部的“自己人”也有類似的表態。馬克思听說了太平天國的故事後,隔著干山萬水表態如下︰“顯然,太平軍就是中國人的幻想所描繪的那個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國才能有這類魔鬼c這類魔鬼是停滯的社會生活的產物。”

讓人痛心的是,“局外人”的評論,常被我們當作“別有用心”和 不安好心”;“自己人”的評論,深刻的、帶刺的,我們就假裝听不見、看不見。作為一個歷史學人,我認為我的任務不是反駁。也許我的反駁會侯精彩,但是精彩的反駁無助于社會的前進與苦難的消逝,正像漂亮的摑芘綻放後無助于空氣的清新與自然界的美麗一樣。當然,不反駁,並不意味著沉默。輪回的歷史,意味著苦難的重復,如此情形之下,沉默只能是一種不道德的選擇!更何況,沉默雖然可以成為一個學人自保的鎧甲,但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這類鎧甲只能起暫時的保護作用!喪鐘既然已經敲響,那麼誰會是例外?

沒有人是例外,我無權置身事外!這種強烈的“局內人”的身心意識,導致我在做研究時,更多地具有自揭傷疤的痛楚。更嚴重的是,長期的研究促使我認定,導致中國歷史輪回的原始推動力就是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文化乃制度之母,中國古代那種超穩定的封建制度系統之能堅持兩千多年,以及這種系統之下社會生活各個層面的消極因素在清王朝被推翻後的繼續存留,使得我們不得不對自己的傳統文化進行反省、重估與清點。更關鍵的是,時至今日,盡管大家對現代化的概念有多種界定,對現代化的模式也有多種解釋,但是毋庸諱言,幾乎全球所有的發展中國家都將現代化作為國家發展的口號與目標。一句話,中國離現代化尚有多遠?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哪些因素與現代化精神背道而馳?或者說,是哪些因素,妨礙了我們走向現代化的腳步?

目前看來,中國現代化進程正在經歷著“社會整合”階段。在這一階段,政治、經濟、文化、價值觀、生活方式等因素,尚沒有融合為一個和諧的整體。具體來講,有些因素,比如經濟,可能現代化色彩更濃一些,因為中國經濟更多地轉向了企業改制、轉向了市場化;而有些因素,比如政治與法律,則更多地具有傳統色彩︰清官政治的不斷提倡,反貪的普遍化,甚至舉報、上訪竟佘成為中國法律生活的常態!至于價值觀與生活方式方面,各種現代化因素因為中國傳統文化這一底色而略顯光怪陸離︰人的現代化尚沒有完成,有些人已提前躍進了後現代;而現代化的外衣之下,又難免露出封建的底子來。所有的這一切,導致我們不得不警惕︰中國,將走向何處去?

首先需要警惕的是,中國歷史上,缺少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啟蒙運動.或者說,五四運動後期的轉型——從文化轉向政治,從科學轉向革命——導致中國的啟蒙半途而廢。啟蒙沒有完成,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靛袷恰缺少了最不應該缺少的現代化內核——公民及公民意識!毋庸諱言,凝代化首先是人的現代化,沒有人的現代化,其他層面的現代化將注定是空中樓閣!可以說,這種警惕導致了我治史的基本態度,這種態度靛是壞靛士懷疑不是否定,而是一種實證精神。相信,就去證實;不相信,就去證倚壬笛卡爾說︰“懷疑就是方法廠荀子說︰“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ε”我岳通過我的努力,傳達一種方法、一種態度、一種精神。眾所周知,真理不在任何人手中,真理實質上就是個人在面對所謂的真理或所謂的謬誤時所應持有的懷疑態度和理性思維以及辨別二者的基本方法!我相信,如果中國的人民群眾,都具有這麼一種態度、這麼一種思維,即便仍沒有掌握方法,他們就邁出了走向現代化公民的第一步!有了這麼可貴的一步,那麼,歷史上的某些悲劇應是可以避免的!

其次需要警惕的是,中國歷史的悠久,文化的豐富,注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彈性與無所不在的影響力,也就是說,傳統文化的負面絕不會因為一次革命,一次運動,就能完全改觀、消失的。它暫時地消失了,但是一段時間之後,它會折回來;或者,它表面上改觀了,但底下的暗流仍在。我把傳統文化的這種彈性與隱蔽性概括為“文化的陷阱”。這種陷阱,從政治制度層面來講,會使張勛復闢,會使袁世凱稱帝,更會使不穿龍袍的皇帝君臨中國!這種陷阱,從社會生活層面來講,會使女人繼續堅持身體上的或者精神上的裹腳,會使出走的娜拉回頭,會使臣民意識、奴性意識繼續存留,會使諸多政策與教育“目中無人”,會使人的解放成為下紙空談!

種種警惕導致了我的寫作只能是一種提醒︰在我推論出的“陷阱”嫌疑比較大的文化地帶,插上“此處事故多發”之類的招牌。這種自覺的意識導致我在寫作此書時,對內容有所選擇。一句話,注重內容的時效性。比如中國農民、中國傳統外交、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中國文化八中國人、中國貪官與中國清官等內容,無不希望它們對于中國多個領域、多個層面的現代化建設能有更多的警示!

書的內容及風格大都偏向有趣,這跟我的天性有關,大事小事,皆欲情趣化而後快︰無趣的人不交,無趣的事不做,無趣的文章不寫,無趣的課不講!記得南懷瑾老先生發過一次牢騷,說他講孟子,不得不增加詐多有遞詢故事,否則學生們對中國傳統文化不感興趣。我不是這樣,如果講誤元趣了、不待學生有意見,我自己就先有意見了。如果寫書無趣了,不待讀詈請吾有意見,我自己就看不下去了。另外,這還跟我的人生態度有關。我喜歡老莊,莊子鼓盆而歌送亡妻上路的風度,也影響了我對歷史的態度。我覺得,唯有大悲之人,才能奏出真正狂歡的音樂。所謂的蒼天一聲笑,淚在心中流,應該是一種徹悟後的境界吧?當然,愛之深,恨之切,更是人文學者的常態。德國著名的愛國詩人歌德,曾在自己的詩歌中把一重重的“詛咒”送給了他“多災多難的祖國”。我雖然煉不出歌德那樣的“重磅武器”,但是在某些言辭方面,可能還是有些峻切的,這一點,還希望讀者諸君多多體諒,愛到常任上,便有些情不自禁罷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