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當代經濟社會學叢書」之一種。九位學者從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以及歷史學等不同角度,對19世紀末期以來美國經濟行動治理的制度以及它們所歷經的劇烈變遷進行了考察。他們深入探討了在市場更加多變、技術變遷和國際競爭更加快速和激烈的情況下,治理結構為何以及如何發生變化及其進一步演變的方向。他們還在對諸如市場、等級制、行會、非正式網絡等治理機制的考察,以及對這幾種治理機制如何協調經濟行動,如何通過不同治理機制的組合以影響經濟績效等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關於資本主義經濟治理的一些普遍性問題。

這本書匯集了關於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變遷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跨學科的視角,使得它可以對該研究領域的絕大多數理論問題做出回應,並通過具體的個案研究,對已有的理論解釋進行檢驗。這本書將對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工商管理以及政治經濟學等學科的學生和研究工作者具有很強的學習和參考價值。
 

目錄

前言
第一篇 概念和歷史基礎
第1章 經濟治理與美國經濟結構變遷
第2章 美國制造部門協調的邏輯
第二篇 美國治理變遷的實證研究
第3章 美國電信產業治理模式的變遷
第4章 核能領域的治理矛盾
第5章 美國鐵路治理的數字化演進,1830-1986年
第6章 鋼鐵產業的治理:什麽導致了寡頭壟斷的解體?
第7章 汽車產業的治理:廠商和供應商關系的變遷
第8章 乳制品產業:從自產到制度化多邊治理
第9章 經濟治理與美國肉制品產業
第10章 保健業中看不見的手:美國醫療產業金融市場的興起
第三篇 實證研究的理論演化
第11章 治理機制的演進
第12章 國家與經濟行為的組織
參考文獻
索引
各章作者簡介
譯後記
 

《美國經濟治理》一書出版已經近二十年了,這期間發生了許多與書中闡釋的理論相關的事件。這些也許會引發中文版讀者的興趣。

首先,經濟社會學的研究領域在20年前還處於啟蒙階段,現在已經成為社會學發展最迅速、最引人注目的領域之一。當代許多經濟社會學的研究都呼應著我們書中所闡釋的主題和討論。例如,大多數經濟社會學家已經形成共識,市場的發展和功能嵌入於各種制度之中,其中顯而易見的是政府導致的因素,財產私有制法案、環境法、公司法和反托拉斯法案,等等。同時,市場還嵌入於文化規范和價值觀、人際關系網絡和各種歷史產物當中。因此,雖然在經濟學原理中有許多關於自由市場的討論,但事實上根本沒有自由市場的存在,即使在美國這樣相對自由的經濟形態中也不存在。正因為市場是在社會中建構起來的,並且嵌入於制度、文化和歷史當中,所以自由市場的觀念是虛幻的。

本書出版以來促進了另一個重大的智力發展,也許會引發中文讀者的興趣,在於制度分析已經成為研究國民經濟的一種主要研究方式(Campbell,2004)。這種研究跨越了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和政治經濟學。盡管社會科學家有關制度分析的內容各種各樣,但基本可以概括為四種重要的觀點,這些觀點和我們書中的內容遙相呼應。第一,市場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組織起來。有的可能主要通過公司進行協調,有的可能主要通過商業行會、雇主行會、工會和股東大會之間達成的協議進行協調;有的可能主要通過政府進行協調。當然還會有其他一些協調機制。該觀點強調的是,不同的國家之間以及同一國家不同的經濟部門之間市場活動組織和治理的方式存在巨大的差異(e.g,Hollingsworth et al.1994,Holling-sworth and Bover, 1997: Dobbin。 1994)。第二,對於市場和國民經濟的治理並不存在某一種「最好』』的方式。不同的經濟治理方式都有一定的優點和弱點,但整體而言它們會發揮出正面的功能。該觀點在本書不同的美國經濟部門中有所體現,同時該觀點受到其他一些學者的推進,如有關美國整體經濟的研究(Fligstein,1990)和比較視野下的國民經濟研究(Hall and so.skice, 2001)。

第三,我們認為,組織市場的方式常常會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在一個復雜的進程中推進。在這個進程中,各個行動者(公司、聯盟、消費者、政客、管理者等)會面臨各種危機、新技術、國家政策、與行動者相關的各種政治和經濟權力的演變,還會面臨其他要求變遷的壓力。結果的形成是各個行動者嘗試、學習、協商、尋求解決他們面臨壓力的組織化方案和制度化方案的過程。最終,形成了一個演變的漸進過程。新的治理機制建立起來,同時也會受到之前的舊的治理機制的重大影響。舊的治理機制很少會被完全拋棄(Campbell,2004,Crouch,2005;Streeckand Thelen,2004)。

第四,這個進程並不必然指向更有效的組織市場活動。實際上,權力博弈和高效之間有的時候是相互矛盾的。也就是說,並沒有必然的趨勢表明,經濟部門的演進一定朝著更加高效的方向發展。各類失誤會不斷呈現,時運不濟也會經常發生,而且沒有內在力量防止這些現象。正是如此,我們認為不存在最好的治理經濟部門的方式。

總而言之,我們在《美國經濟治理》一書中闡釋的觀點獲得了後續研究的支持。但這些觀點是不是和21世紀的中國緊密相關呢?畢竟,我們討論的內容主要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中國的情況根本不同。盡管中國也正在邁向市場經濟,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歷史遺產和美國截然不同。然而,目前情況表明,中國正在經歷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們討論和′總結的美國的變遷過程是吻合的。

在過去的歲月里,美國不同經濟部門的發展呈現出了不同的治理結構,中國不同的經濟部門也會呈現出獨一無二的演化邏輯。事實已經表明,中國有些部門的治理更加依賴政府的強力;有些部門更加依賴跨國公司和外資的投入。此外,各種嘗試、協商、權力博弈形塑了中國經濟不同部門的治理結構。因此,我們沒有看到和過去突然的、急劇的、激進的決裂的情景,變遷是一個增量的過程,過去的遺產被部分地保留下來,進一步修正,融進新的嘗試之中(e.g.,Guthrie,1999)。需要指出的是,在20世紀90年代東歐國家和中歐國家開始建立市場經濟時,情況也是如此(Campbell and Pedersen,1996)。

美國的經濟發展過程和中國正在進行的經濟發展存在一個重要的區別。中國的經濟發展受到了其決策者認識到的其他國家的治理結構的影響。比如,中國企業從它們合作的其他國家企業那里獲得了很多經驗。如果能夠繼續獲取政府的支持,中國的企業經理一般不再采用舊的管理模式。同樣,中國政府正在通過考察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破產方案,以此完善自已的破產法。破產法是產權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是成功的市場經濟的基石(Halliday and Carruther5,2006)。《美國經濟治理》一書很少涉及其他國家的經驗,但是我們知道,跨國經驗是市場建構的重要組成部分(Djelic,1998;Duina,2006)。

作者希望本書中文版的出版能夠幫助中國學者更好地理解中國近年的發展,更好地認識正在進行的事業。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