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規范部件識字教學法

漢字規范部件識字教學法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劉靖年 曹文輝
  •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0146031
  • ISBN13:9787560146034
  • 裝訂:252頁 /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漢字識字教學入手,首先對漢字識字教學的歷史、古今漢字結構的認知、當代漢字部件理論進行了梳理和分析,然后對漢字規范部件識字教學方法進行了研究和探索,最后指出了漢字規范部件識字教學法的巨大價值。
 

目錄

第一章 漢字識字教學的歷史回顧
第一節 漢字的性質和特點
一、關於漢字的性質
(一)表意文字說
(二)意音文字說
(三)表詞文字說和語素文字說
(四)意符音符記號文字說
(五)現代漢字性質分析
二、現代漢字的特點
(一)歷史悠久,社會性強
(二)呈平面方塊形,不實行分詞連寫
(三)數目繁多,區別性強
(四)形聲易讀,但不可靠
(五)簡化字成為標准字形,記號字半記號字增多易寫難記
第二節 歷史上的漢字識字教學
一、漢字識字教學的起源與發展
二、歷史上識字教學的課本
(一)古代識字教學的課本
(二)現當代識字教學的課本
三、歷史上識字教學的主要方法
(一)集中識字,而后閱讀
(二)依據字理,析字講解
(三)依類歸並,群體識記
(四)音韻定位,韻語記憶
(五)依形析字,分解記憶
(六)拆至筆畫,逐筆記憶
(七)字謎帶字,快樂識記
第三節 當代有代表性的識字教學方法評析
一、最有影響的幾種識字教學法
(一)集中識字教學法
(二)分散識字教學法
(三)注音識字教學法
(四)字族識字教學法
(五)韻語識字教學法
(六)字理識字教學法
(七)雙腦識字教學法
二、部件識字教學法
第二章 漢字結構分析的認知歷程
第一節 古文字階段的漢字結構分析
一、漢字結構分析的萌芽
二、「六書」說的建立
第二節 今文字階段的漢字結構分析
一、筆畫系統
(一)筆畫數目
(二)筆畫形狀
(三)筆畫組合
(四)筆畫順序
二、偏旁部首系統
三、結構方式系統們
第三節 信息時代的漢字結構分析
一、人類社會正步入信息時代
二、我國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
三、漢字編碼
第三章 漢字部件規范
第一節 漢字部件
一、部件與其它構字成分的關系
(一)部件與筆畫的關系
(二)部件與整字的關系
(三)部件與偏旁、部首的關系
(四)部件與筆順的關系
二、部件的理據艦
(一)象形理據
(二)指事理據
(三)會意理據曄
(四)形聲理據
三、部件的拆分
(一)離接可拆,交重不拆
(二)有理據拆分和無理據拆分
(三)部件拆分的層次性
第二節 漢字規范部件
一、部件的分類
(一)單筆部件和復筆部件
(二)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船
(三)基礎部件和合成部件
二、部件的變形
(一)部件變形的原因及同源關系部件
(二)部件變形的規律及認同使用的原則
三、部件的命名
(一)成字部件按讀音命名餾
(二)單筆部件按規范的筆畫名稱命名
(三)有傳統通俗名稱的非成字部件按俗稱命名
(四)沒有傳統通俗名稱的非成字部件按部位命名曄
第三節 漢字規范部件的使用
一、有關部件的一些基礎數據
(一)、漢字的部件數量
(二)漢字部件的構字頻度
(三)漢字部件的起筆筆形和筆數分布
二、形近部件辨析
三、《漢字部件名稱規范》探討
第四章 漢字規范部件識字教學法探索
第一節 識字教學用漢字規范部件
一、識字教學用漢字規范部件的由來
二、識字教學用漢字規范部件成字部件的確定
三、識字教學用漢字規范部件非成字部件的確定
(一)識字教學用漢字規范部件非成字部件的調整
(二)識字教學用漢字規范部件非成字部件的命名
四、識字教學用漢字規范部件表
第二節 漢字規范部件識字教學理論探索
一、為什麼要創設漢字規范部件識字教學法
(一)漢字形體的演變使部件居於現代漢字的核心地位
(二)現代漢字的發展使部件處於識字教學的核心地位
二、漢字規范部件識字教學法教學目標
三、漢字規范部件識字教學法教材編寫設想
第三節 漢字規范部件識字教學方法探索
一、漢字成字部件的教學
(一)成字部件的課文編排
(二)成字部件的教學要求
(三)成字部件組配漢字訓練
二、漢字非成字部件的教學
(一)非成字部件出現的次序
(二)組配漢字與部件拆分
(三)詞匯與語言訓練
第五章 漢字規范部件識字教學法的價值
第一節 漢字規范部件識字教學法的作用
一、有理有據,便於識記
二、有名有姓,便於稱說
三、集中牢記,避免錯字
第二節 漢字規范部件識字教學法的意義
一、有利於現行漢字的完善與優化
二、有利於建立新的漢字排檢法
三、有利於創制新的漢字輸入法
附件一 漢字部件規范
附件二 漢字折筆規范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隨着計算機技術的誕生與發展,人類進入了信息社會。如今,數值運算只是計算機的最基礎功能,文字、圖像、聲音等信息的處理成為計算機的主要任務。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利用計算機處理文字信息已是人們須臾不能離開的活動。拼音文字,表達語言的區別主要不是靠字符的字形差異,而是靠字符的不同組合,因此,字符的數量可以極其有限。希臘字母有24個,拉丁字母有26個,阿拉伯字母有28個,斯拉夫字母有36個,諺文字母也只有40個。字符數量有限有利於計算機鍵盤布局,所以,拼音文字進入計算機輕而易舉,且直接、自然。漢字是按字符表意的思路創造和發展的,表達語言的區別主要靠字符的字形差異,因此,需要字符的數量很多,常用的數以千計,不常用的數以萬計。成千上萬的字符顯然不能直接布局在鍵位有限的計算機鍵盤上,所以,漢字進入計算機比拼音文字多了一個編碼問題。漢字數量龐大,字形繁多,結構復雜,排列無序,編碼設計遇到很大困難。

漢字編碼輸入技術在1970年代中期獲得突破,發展至今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不僅涌現出了諸多優秀的漢字輸入方案,而且輸入技術也得到了不斷提高,系統的職能化程度逐漸增強,規范化,標准化取得了較大進展。但也存在不盡如人意之處,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一些漢字字形編碼方案不符合國家語言文字規范,突出表現為隨意拆分漢字。這種狀況的存在,對中小學識字教學效果和信息技術教育的普及,產生不利影響。為此,有必要對漢字的基礎部件及連帶的漢字拆分做出規定,以推進漢字字形編碼向科學、規范的方向健康發展。1997年12月1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信息處理用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件規范》,收漢字基礎部件560個。

有了規范標准,還應該有語言文字專家和語言文字工作者來宣傳和推廣,讓更多的人了解規范,遵守規范。劉靖年、曹文輝兩位學者的《漢字規范部件識字教學法》,就是為此做出的一種積極努力。

我閱讀了兩位學者送來的書稿,覺得他們的思路很有開創性,不失為漢字應用研究的一項新成果。他們圍繞漢字識字教學入手,首先對漢字識字教學的歷史、古今漢字結構的認知、當代漢字部件理論進行了梳理和悶熱,然后對漢字規范部件識字教學方法進行了研究和探索,最后指出了漢字規范部件識字教學法的巨大價值。我看得出來,他們探討利用漢字規范部件進行識字教學只是手段,目的是將漢字規范部件同時應用於辭書排檢和計算機輸入,從而實現漢字識字教育、漢字辭書編纂、漢字信息處理三大領域漢字使用完美統一的理想。從他們立說的嚴謹態度和書中的規划設計來看,他們的設想應該是能夠實現的,並且是大有前途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