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地介紹了裝備試驗與評價的基本概念、過程與基本原則、類型與作用、試驗的實施過程,美軍裝備試驗與評價的管理體制與方法。書中較全面地闡述了裝備的使用適用性試驗與評價方法,軟件與電子信息裝備的試驗與評價方法,建模與仿真的校核、驗證與確認(VV&A)技術,經典的裝備統計試驗鑒定理論及統計試驗設計方法,Baves小子樣試驗鑒定理論與方法。
本書可供各級裝備管理部門、裝備總體論證單位、裝備試驗單位的管理與技術人員參考使用,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與培訓用書。
目錄
第1章 概論
1.1 裝備的相關基本概念
1.1.1 裝備的效能及使用適用性
1.1.2 戰術技術參數與指標
1.1.3 裝備全壽命周期階段的划分
1.2 試驗與評價的概念及管理
1.2.1 試驗與評價的定義
1.2.2 試驗與評價的作用與原則
1.2.3 試驗與評價的分類
1.2.4 試驗與評價的管理體制
1.2.5 試驗與評價的信息管理
1.2.6 試驗與評價的質量管理
1.3 靶場試驗系統及實施過程
1.3.1 靶場試驗系統
1.3.2 試驗實施過程
參考文獻
第2章 美軍的裝備試驗與評價
2.1 美軍采辦決策支持系統
2.1.1 聯合能力集成與開發系統
2.1.2 規划、計划、預算與執行系統
2.1.3 美國國防采辦系統
2.2 美軍的試驗與評價管理機構
2.2.1 使用試驗與評價局
2.2.2 國防系統局
2.2.3 試驗資源管理中心
2.2.4 各軍種的試驗與評價機構
2.3 美軍裝備試驗與評價的政策
2.3.1 美軍試驗與評價管理的變革
2.3.2 試驗與評價技術的專項計划
2.3.3 在聯合環境中進行試驗的路線圖
2.3.4 美國陸軍試驗資源總計划
2.4 國防采辦管理框架
2.4.1 相關文件與概念
2.4.2 概念細化
2.4.3 技術開發
2.4.4 系統開發與演示驗證
2.4.5 生產與部署
2.4.6 使用與維持
2.5 美軍試驗與評價的類型
2.5.1 研制試驗與評價
2.5.2 生產與合格試驗
2.5.3 使用試驗與評價
2.5.4 實彈試驗與評價
2.5.5 多軍種試驗與評價
2.6 使用試驗與評價的方法
2.6.1 實施要求
2.6.2 Stryker系統的使用試驗與評價
2.7 采辦項目管理中的技術評審
2.7.1 技術評審的目的與作用
2.7.2 概念細化階段的技術評審
2.7.3 技術開發階段的技術評審
2.7.4 系統開發與演示驗證階段的技術評審
2.7.5 生產與部署階段的技術評審
2.8 試驗與評價培訓與學術活動
2.8.1 試驗與評價的教育培訓
2.8.2 相關的學會與研究機構
參考文獻
第3章 使用適用性試驗與評價
3.1 可靠性試驗與評價
3.1.1 可靠性的概念與要求
3.1.2 可靠性試驗的類型
3.1.3 環境應力篩選
3.1.4 可靠性增長試驗
3.1.5 可靠性鑒定試驗與驗收試驗
3.1.6 壽命試驗與加速壽命試驗
3.1.7 高加速應力試驗
3.2 維修性試驗與評價
3.2.1 維修性和維修性要求
3.2.2 維修性試驗與評價的類型
3.2.3 維修性驗證試驗
3.3 保障性試驗與評價
3.3.1 保障性及保障性要求
3.3.2 保障性試驗與評價的類型
3.3.3 保障性試驗與評價的內容
3.3.4 保障性試驗與評價的計划
3.3.5 保障性試驗與評價的實施
3.4 測試性試驗與評價
3.4.1 測試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4.2 測試性要求
3.4.3 測試性設計
3.4.4 固有測試性評價
3.4.5 測試性驗證試驗
3.5 環境適應性試驗與評價
3.5.1 環境適應性的概念與要求
3.5.2 環境試驗的類型
3.6 電磁兼容性試驗與評價
3.6.1 電磁兼容的概念與電磁兼容設計
3.6.2 電磁兼容性試驗方法
參考文獻
第4章 軟件與電子信息裝備的試驗與評價
4.1 軟件的開發與測試管理
4.1.1 軟件的質量及開發過程
4.1.2 軟件測試的過程與組織
4.1.3 軟件評價與定型測評
4.2 軟件測試類型與技術
4.2.1 測試策略與測試用例
4.2.2 軟件測試的級別
4.2.3 軟件測試技術
4.3 電子信息裝備的試驗與評價
4.3.1 電子戰系統的功能與特點
4.3.2 電子戰系統試驗與評價過程
4.3.3 C4ISR系統的試驗與評價
參考文獻
第5章 建模與仿真及其VV&A
5.1 建模與仿真
5.1.1 建模與仿真的基本概念
5.1.2 建模與仿真的作用
5.1.3 建模與仿真的開發過程
5.2 校核、驗證與確認(VV&A)
5.2.1 VV&A的概念及其作用
5.2.2 VV&A的計划
5.2.3 V&V的活動
5.2.4 確認的實施
5.2.5 VV&A文件
5.2.6 VV&A的技術
5.2.7 VV&A的組織管理
5.3 仿真在試驗與評價中的應用
5.3.1 集成試驗與評價
5.3.2 虛擬試驗技術
參考文獻
第6章 經典試驗鑒定理論
6.1 試驗鑒定概述
6.1.1 基本概念
6.1.2 統計試驗鑒定的主要工作內容
6.2 分布的擬合優度檢驗與異常值檢驗
6.2.1 分布的擬合優度檢驗
6.2.2 異常值檢驗
6.3 裝備戰術技術指標的評價
6.3.1 指標的點估計方法
6.3.2 指標的區間估計方法
6.3.3 指標的假設檢驗
6.3.4 二項分布參數的估計與檢驗
6.3.5 正態及相關分布參數的估計與檢驗
6.3.6 指數分布參數的估計與檢驗
6.4 變動總體下的可靠性評定
6.4.1 變動總體下裝備可靠性分析概述
6.4.2 可靠性增長的趨勢檢驗
6.4.3 可靠性增長模型
6.5 加速壽命試驗模型
6.5.1 常用加速壽命模型
6.5.2 加速壽命試驗評定
6.6 系統可靠性的綜合評估
6.6.1 系統可靠性綜合評估的金字塔模型
6.6.2 基於MML的系統可靠性評估
6.6.3 經典L-M方法
參考文獻
第7章 裝備統計試驗設計
7.1 統計試驗設計概述
7.1.1 試驗設計的基本概念
7.1.2 試驗任務設計
7.1.3 作戰模型與試驗模型
7.1.4 試驗設計的分類
7.1.5 試驗設計的原則與注意事項
7.2 正交設計和均勻設計
7.2.1 正交設計
7.2.2 均勻設計
7.3 統計驗證試驗設計
7.3.1 成敗型一次抽樣統計驗證試驗設計
7.3.2 正態型指標的統計驗證試驗設計
7.3.3 指數型指標的統計驗證試驗設計
7.4 序貫試驗設計
7.4.1 二項分布的序貫試驗設計
7.4.2 正態分布的序貫試驗設計
7.4.3 指數分布的序貫試驗設計
參考文獻
第8章 Bayes試驗鑒定理論
8.1 Bayes方法概述
8.1.1 Baves試驗鑒定理論的發展
8.1.2 Baves方法的應用
8.1.3 Bayes公式
8.2 驗前分布技術
8.2.1 驗前信息的主要來源
8.2.2 共軛分布的超參數確定
8.2.3 最大熵法
8.2.4 無信息驗前分布的確定
8.2.5 其他驗前分布計算技術
8.2.6 驗前信息的融合技術
8.2.7 驗前分布的檢驗技術
8.3 戰術技術指標的Bayes統計推斷
8.3.1 Baves點估計
8.3.2 Baves區間估計
8.3.3 Baves假設檢驗
8.3.4 共軛分布下的相關結論
8.4 Bayes序貫檢驗
8.4.1 Bayes序貫檢驗的基本理論
8.4.2 Bayes序貫概率比檢驗
參考文獻
附錄1 美軍試驗與評價總計划(TEMP)參考模版
附錄2 縮略語英漢對照
附錄3 常用分布函數
1.1 裝備的相關基本概念
1.1.1 裝備的效能及使用適用性
1.1.2 戰術技術參數與指標
1.1.3 裝備全壽命周期階段的划分
1.2 試驗與評價的概念及管理
1.2.1 試驗與評價的定義
1.2.2 試驗與評價的作用與原則
1.2.3 試驗與評價的分類
1.2.4 試驗與評價的管理體制
1.2.5 試驗與評價的信息管理
1.2.6 試驗與評價的質量管理
1.3 靶場試驗系統及實施過程
1.3.1 靶場試驗系統
1.3.2 試驗實施過程
參考文獻
第2章 美軍的裝備試驗與評價
2.1 美軍采辦決策支持系統
2.1.1 聯合能力集成與開發系統
2.1.2 規划、計划、預算與執行系統
2.1.3 美國國防采辦系統
2.2 美軍的試驗與評價管理機構
2.2.1 使用試驗與評價局
2.2.2 國防系統局
2.2.3 試驗資源管理中心
2.2.4 各軍種的試驗與評價機構
2.3 美軍裝備試驗與評價的政策
2.3.1 美軍試驗與評價管理的變革
2.3.2 試驗與評價技術的專項計划
2.3.3 在聯合環境中進行試驗的路線圖
2.3.4 美國陸軍試驗資源總計划
2.4 國防采辦管理框架
2.4.1 相關文件與概念
2.4.2 概念細化
2.4.3 技術開發
2.4.4 系統開發與演示驗證
2.4.5 生產與部署
2.4.6 使用與維持
2.5 美軍試驗與評價的類型
2.5.1 研制試驗與評價
2.5.2 生產與合格試驗
2.5.3 使用試驗與評價
2.5.4 實彈試驗與評價
2.5.5 多軍種試驗與評價
2.6 使用試驗與評價的方法
2.6.1 實施要求
2.6.2 Stryker系統的使用試驗與評價
2.7 采辦項目管理中的技術評審
2.7.1 技術評審的目的與作用
2.7.2 概念細化階段的技術評審
2.7.3 技術開發階段的技術評審
2.7.4 系統開發與演示驗證階段的技術評審
2.7.5 生產與部署階段的技術評審
2.8 試驗與評價培訓與學術活動
2.8.1 試驗與評價的教育培訓
2.8.2 相關的學會與研究機構
參考文獻
第3章 使用適用性試驗與評價
3.1 可靠性試驗與評價
3.1.1 可靠性的概念與要求
3.1.2 可靠性試驗的類型
3.1.3 環境應力篩選
3.1.4 可靠性增長試驗
3.1.5 可靠性鑒定試驗與驗收試驗
3.1.6 壽命試驗與加速壽命試驗
3.1.7 高加速應力試驗
3.2 維修性試驗與評價
3.2.1 維修性和維修性要求
3.2.2 維修性試驗與評價的類型
3.2.3 維修性驗證試驗
3.3 保障性試驗與評價
3.3.1 保障性及保障性要求
3.3.2 保障性試驗與評價的類型
3.3.3 保障性試驗與評價的內容
3.3.4 保障性試驗與評價的計划
3.3.5 保障性試驗與評價的實施
3.4 測試性試驗與評價
3.4.1 測試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4.2 測試性要求
3.4.3 測試性設計
3.4.4 固有測試性評價
3.4.5 測試性驗證試驗
3.5 環境適應性試驗與評價
3.5.1 環境適應性的概念與要求
3.5.2 環境試驗的類型
3.6 電磁兼容性試驗與評價
3.6.1 電磁兼容的概念與電磁兼容設計
3.6.2 電磁兼容性試驗方法
參考文獻
第4章 軟件與電子信息裝備的試驗與評價
4.1 軟件的開發與測試管理
4.1.1 軟件的質量及開發過程
4.1.2 軟件測試的過程與組織
4.1.3 軟件評價與定型測評
4.2 軟件測試類型與技術
4.2.1 測試策略與測試用例
4.2.2 軟件測試的級別
4.2.3 軟件測試技術
4.3 電子信息裝備的試驗與評價
4.3.1 電子戰系統的功能與特點
4.3.2 電子戰系統試驗與評價過程
4.3.3 C4ISR系統的試驗與評價
參考文獻
第5章 建模與仿真及其VV&A
5.1 建模與仿真
5.1.1 建模與仿真的基本概念
5.1.2 建模與仿真的作用
5.1.3 建模與仿真的開發過程
5.2 校核、驗證與確認(VV&A)
5.2.1 VV&A的概念及其作用
5.2.2 VV&A的計划
5.2.3 V&V的活動
5.2.4 確認的實施
5.2.5 VV&A文件
5.2.6 VV&A的技術
5.2.7 VV&A的組織管理
5.3 仿真在試驗與評價中的應用
5.3.1 集成試驗與評價
5.3.2 虛擬試驗技術
參考文獻
第6章 經典試驗鑒定理論
6.1 試驗鑒定概述
6.1.1 基本概念
6.1.2 統計試驗鑒定的主要工作內容
6.2 分布的擬合優度檢驗與異常值檢驗
6.2.1 分布的擬合優度檢驗
6.2.2 異常值檢驗
6.3 裝備戰術技術指標的評價
6.3.1 指標的點估計方法
6.3.2 指標的區間估計方法
6.3.3 指標的假設檢驗
6.3.4 二項分布參數的估計與檢驗
6.3.5 正態及相關分布參數的估計與檢驗
6.3.6 指數分布參數的估計與檢驗
6.4 變動總體下的可靠性評定
6.4.1 變動總體下裝備可靠性分析概述
6.4.2 可靠性增長的趨勢檢驗
6.4.3 可靠性增長模型
6.5 加速壽命試驗模型
6.5.1 常用加速壽命模型
6.5.2 加速壽命試驗評定
6.6 系統可靠性的綜合評估
6.6.1 系統可靠性綜合評估的金字塔模型
6.6.2 基於MML的系統可靠性評估
6.6.3 經典L-M方法
參考文獻
第7章 裝備統計試驗設計
7.1 統計試驗設計概述
7.1.1 試驗設計的基本概念
7.1.2 試驗任務設計
7.1.3 作戰模型與試驗模型
7.1.4 試驗設計的分類
7.1.5 試驗設計的原則與注意事項
7.2 正交設計和均勻設計
7.2.1 正交設計
7.2.2 均勻設計
7.3 統計驗證試驗設計
7.3.1 成敗型一次抽樣統計驗證試驗設計
7.3.2 正態型指標的統計驗證試驗設計
7.3.3 指數型指標的統計驗證試驗設計
7.4 序貫試驗設計
7.4.1 二項分布的序貫試驗設計
7.4.2 正態分布的序貫試驗設計
7.4.3 指數分布的序貫試驗設計
參考文獻
第8章 Bayes試驗鑒定理論
8.1 Bayes方法概述
8.1.1 Baves試驗鑒定理論的發展
8.1.2 Baves方法的應用
8.1.3 Bayes公式
8.2 驗前分布技術
8.2.1 驗前信息的主要來源
8.2.2 共軛分布的超參數確定
8.2.3 最大熵法
8.2.4 無信息驗前分布的確定
8.2.5 其他驗前分布計算技術
8.2.6 驗前信息的融合技術
8.2.7 驗前分布的檢驗技術
8.3 戰術技術指標的Bayes統計推斷
8.3.1 Baves點估計
8.3.2 Baves區間估計
8.3.3 Baves假設檢驗
8.3.4 共軛分布下的相關結論
8.4 Bayes序貫檢驗
8.4.1 Bayes序貫檢驗的基本理論
8.4.2 Bayes序貫概率比檢驗
參考文獻
附錄1 美軍試驗與評價總計划(TEMP)參考模版
附錄2 縮略語英漢對照
附錄3 常用分布函數
序
當前,隨着軍事高科技的迅猛發展,世界軍事變革正在加速推進,信息化武器裝備體系建設方興未艾,新型武器裝備的高新技術含量越來越大,體系結構越來越復雜,呈現出綜合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如何加強對新型高技術裝備的試驗與評價,降低裝備試驗消耗和技術風險,保證裝備質量,是世界各軍事大國武器裝備發展中面臨的共同挑戰。多年來,我軍武器裝備試驗與評價工作,經歷了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艱辛歷程,創造出許多富有特色的方法,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為裝備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為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和滿足軍事斗爭准備裝備建設的需要,亟待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深入研究裝備試驗與評價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新矛盾、新特點,進一步加強裝備試驗與評價的理論創新,完善和規范裝備試驗與評價的內容及要求,推動裝備試驗與評價工作邁上新的台階,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這部專著就此進行了有益的探討,開展了深人的研究,提出了很有見地的觀點,對開展新形勢下裝備試驗與評價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參考價值。
這部專著立足前沿、廓清概念,在裝備試驗與評價理論創新方面迸行了積極探索。裝備定掣蘚鍋鑫趲平贛、系統的試驗考孩T客觀評價姜備是否滿足批准的戰術技術指標和作戰使用要求:通過試驗與諢價,可以在早期發現和糾正裝備發展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為改違裝備性能、完善研剞項目監控,保障部隊作戰使用提供至關重要的信虐、[這部專蓍針對上述問題,准確理解和界定了裝備試驗與評價對象的內涵,全面系統論述了裝備試驗與評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並提出了裝備試驗與評價的分類原則和管理體制設想,以及試驗實施程序要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
這部專著緊密跟蹤、選犟借鑒,全面介紹了美軍裝備試驗與評價工作的管理和技術發展動態,對其管理攻策、管理體制、系統構架、實施方法以及相關計划等逆行了深刻剖析。我軍裝備研制在發展目標、方向重點、實現途徑以及管理模式萼方面都與美軍存在很大不同。這部專者為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外軍實際做法和學習借鑒其成功經驗的窗戶,使我們能夠以更廣闊的視野審視當今世界裝備試驗與評價技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聯系我軍裝備發展實際,查找不足,取其所長,消化吸收,發展創新,為逐步建立健全具有我軍特色的裝備試驗與評價理論方法和管理體系打下了堅實理論基礎。
這部專著着眼於未來信息化戰爭的本質特征,突出復雜電磁環境給武器裝備研制帶來的新問題、新挑戰,論述了裝備對可靠性、維修性、測試性、環境適應性、電磁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裝備使用適用性的試驗與評價方法,特別是對軟件裝備和電子信息裝備的試驗、建模與仿真以及小樣試驗鑒定理論方法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對經典試驗鑒定理論和裝備統計試驗設計的基本概念及其實施流程和步驟作了詳細的描述,豐富了裝備試驗與評價組織實施的內容,為提高裝備試驗與評價工作的可信度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這部專著論證充分、觀,點明確、體例規范、文字流暢、數據翔實,全書內容較好地體現了理論性、系統性、實用性、先進性的有機結合,凝聚了作者長期以來辛勤勞動的研究成果。
我相信,該書面世,將使我軍裝備試驗與評價理論研究花圃中增添一朵絢麗的花朵,為繁榮我軍裝備建設理論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貢獻,廣大從事武器裝備發展和管理的讀者將從本書中有所啟迪、有所收獲。借此機會,我殷切希望裝備建設理論工作者更加深入實際,准確把握武器裝備發展的時代特征和內在規律,積極探索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為推動我軍裝備現代化建設獻計獻策。
總裝備部科技委副主任 叢日剛
一級定委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
為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和滿足軍事斗爭准備裝備建設的需要,亟待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深入研究裝備試驗與評價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新矛盾、新特點,進一步加強裝備試驗與評價的理論創新,完善和規范裝備試驗與評價的內容及要求,推動裝備試驗與評價工作邁上新的台階,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這部專著就此進行了有益的探討,開展了深人的研究,提出了很有見地的觀點,對開展新形勢下裝備試驗與評價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參考價值。
這部專著立足前沿、廓清概念,在裝備試驗與評價理論創新方面迸行了積極探索。裝備定掣蘚鍋鑫趲平贛、系統的試驗考孩T客觀評價姜備是否滿足批准的戰術技術指標和作戰使用要求:通過試驗與諢價,可以在早期發現和糾正裝備發展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為改違裝備性能、完善研剞項目監控,保障部隊作戰使用提供至關重要的信虐、[這部專蓍針對上述問題,准確理解和界定了裝備試驗與評價對象的內涵,全面系統論述了裝備試驗與評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並提出了裝備試驗與評價的分類原則和管理體制設想,以及試驗實施程序要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
這部專著緊密跟蹤、選犟借鑒,全面介紹了美軍裝備試驗與評價工作的管理和技術發展動態,對其管理攻策、管理體制、系統構架、實施方法以及相關計划等逆行了深刻剖析。我軍裝備研制在發展目標、方向重點、實現途徑以及管理模式萼方面都與美軍存在很大不同。這部專者為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外軍實際做法和學習借鑒其成功經驗的窗戶,使我們能夠以更廣闊的視野審視當今世界裝備試驗與評價技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聯系我軍裝備發展實際,查找不足,取其所長,消化吸收,發展創新,為逐步建立健全具有我軍特色的裝備試驗與評價理論方法和管理體系打下了堅實理論基礎。
這部專著着眼於未來信息化戰爭的本質特征,突出復雜電磁環境給武器裝備研制帶來的新問題、新挑戰,論述了裝備對可靠性、維修性、測試性、環境適應性、電磁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裝備使用適用性的試驗與評價方法,特別是對軟件裝備和電子信息裝備的試驗、建模與仿真以及小樣試驗鑒定理論方法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對經典試驗鑒定理論和裝備統計試驗設計的基本概念及其實施流程和步驟作了詳細的描述,豐富了裝備試驗與評價組織實施的內容,為提高裝備試驗與評價工作的可信度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這部專著論證充分、觀,點明確、體例規范、文字流暢、數據翔實,全書內容較好地體現了理論性、系統性、實用性、先進性的有機結合,凝聚了作者長期以來辛勤勞動的研究成果。
我相信,該書面世,將使我軍裝備試驗與評價理論研究花圃中增添一朵絢麗的花朵,為繁榮我軍裝備建設理論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貢獻,廣大從事武器裝備發展和管理的讀者將從本書中有所啟迪、有所收獲。借此機會,我殷切希望裝備建設理論工作者更加深入實際,准確把握武器裝備發展的時代特征和內在規律,積極探索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為推動我軍裝備現代化建設獻計獻策。
總裝備部科技委副主任 叢日剛
一級定委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