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訓練能力論

軍事訓練能力論
定價:210
NT $ 183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作戰指揮和戰斗力建設需要,對軍事訓練能力的基本概念、要素構成、指標體系、建設發展、現實應用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全面研究和有益探索。

本書創新發展和系統提出了訓練本領集成和訓練力量體現的軍事訓練能力新概念,深入分析建立了組訓能、受訓源和訓練介場的軍事訓練能力三要素論,構建了基於條件能力、實現能力、評估能力的軍事訓練能力體系,實例設計了試驗基地軍事訓練能力指標體系,探討了軍事訓練能力建設問題。對於我軍作戰指揮理論發展、軍事訓練理論創新和軍事訓練建設實踐,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本書讀者對象包括:軍事理論研究人員,相關專業教學科研人員,以及相關領域組織管理人員。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軍事訓練能力研究的現實意義
1.2 軍事訓練能力研究的理論意義
1.3 國內外相關研究動態
1.3.1 軍事訓練基本原理相關研究
1.3.2 行業領域能力相關研究
1.4 軍事訓練能力研究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5 軍事訓練能力研究思路
第2章 軍事訓練能力的基本概念
2.1 能力
2.1.1 能力的不同界定與理解
2.1.2 能力的分類
2.1.3 能力的結構
2.1.4 能力的本質和特征
2.1.5 影響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因素
2.2 軍事訓練能力
2.3 軍事訓練能力特征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軍事訓練能力的要素構成
3.1 軍事訓練能力要素的確定原則
3.1.1 符合要素概念的界定
3.1.2 遵循戰斗力要素構成原理
3.1.3 立足軍事訓練要素構成
3.1.4 體現軍事訓練能力特征
3.2 軍事訓練能力要素的總體構成
3.3 組訓能
3.3.1 組訓能的涵義
3.3.2 組訓能的質量與數量
3.3.3 組訓能的特征
3.4 受訓源
3.4.1 受訓源的涵義
3.4.2 受訓源的質量與數量
3.4.3 受訓源的特征
3.5 訓練介場
3.5.1 訓練介場的涵義
3.5.2 訓練介場的構建
3.5.3 訓練介場的特征
3.6 軍事訓練能力要素的辯證關系
3.6.1 軍事訓練能力要素的相互作用
3.6.2 軍事訓練能力要素的外部聯系
3.6.3 軍事訓練能力要素的運行控制
3.6.4 軍事訓練能力要素的基本規律
3.7 本章小結
第4章 軍事訓練能力的體系構建
4.1 軍事訓練能力的體系結構
4.1.1 軍事訓練條件能力
4.1.2 軍事訓練實現能力
4.1.3 軍事訓練評估能力
4.2 軍事訓練能力的指標設計
4.2.1 指標的設計原則
4.2.2 指標的確定
4.2.3 指標的標度
4.2.4 指標的權重
4.2.5 指標的設計過程
4.3 軍事訓練能力的評估實施
4.3.1 評估的機構組成
4.3.2 評估的實施流程
4.4 軍事訓練能力的體系實例
4.4.1 試驗基地部隊軍事訓練等級評定指標體系
4.4.2 試驗基地教導大隊軍事訓練等級評定指標體系
4.4.3 試驗基地教導大隊現代化教學工作評價指標體系
4.4.4 試驗基地測試發射裝備訓練工作評估指標體系
4.4.5 試驗基地軍事訓練能力指標體系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軍事訓練能力的建設發展
5.1 軍事訓練能力建設的形成過程
5.2 軍事訓練能力的建設要求
5.3 軍事訓練能力的發展途徑
5.3.1 軍事訓練理論研究創新
5.3.2 軍事訓練內容體系創新
5.3.3 軍事訓練方法手段創新
5.3.4 軍事訓練機制體制創新
5.3.5 提升官兵能力素質
5.3.6 加強軍事訓練保障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能力,可謂人才之本、萬物之基、發展之源。能力建設始終是政黨、國家、軍隊高度關注的焦點、難點和熱點,發展黨力、國力、軍力始終是不容質疑的硬道理。面對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變化的當今世界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變革的當代中國,胡錦濤同志特別強調指出:「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機遇大於挑戰」。近年來,能力建設愈發重要、愈發凸現、愈發緊迫。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和提高軍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已經成為新時期的重大戰略任務和緊迫現實課題。

兵者,國之大事,訓者,兵之大事。全面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的歷史使命,實現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離不開國防和軍隊建設,離不開戰斗力的生成和發展。軍事訓練作為生成和發展戰斗力的基本途徑,對於提高我軍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核心軍事能力,具有戰略性、基礎性、支撐性的重要作用。胡主席向全軍發出了大抓軍事訓練的號令,明確提出積極推進機械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這就要求必須具備相應的軍事訓練能力,極大支持軍事訓練任務的圓滿完成,為生成和發展戰斗力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求必須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開展軍事訓練能力問題研究與實踐,極大豐富軍事訓練理論體系和創新實踐,為作戰能力建設提供有益探索。

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軍事訓練能力論》一書,深入研究了軍事訓練能力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分析提出了軍事訓練能力的新概念和組訓能、受訓源與訓練介場的三要素論,探索構建了軍事訓練能力體系,這對於豐富發展軍事訓練理論體系,創新推進軍事訓練工作,必將起到積極、重要的作用。

我和胡利民同志早有相識,交往甚密,並經常共同參與一些軍事教育訓練領域的研究活動,同時受聘擔任裝備指揮技術學院作戰指揮學研究生導師。對於他的學術水平和為人頗為賞識。他師承於軍事運籌學著名專家陳慶華將軍和軍事裝各學著名專家張卓將軍,潛心研究和長期從事教育訓練工作⒛多年,可以說已成長為軍事教育訓練方面的學者和專家,所出版的《裝備訓練學》和《總裝部隊軍事訓練概論》,中國工程院院士、時任總裝科技委副主任郭桂蓉中將和總裝司令部參謀長牛紅光將軍分別作序,受到廣泛應用和一致好評。這本《軍事訓練能力論》是一篇新作,應是軍隊指揮學科園地的一朵新花,我作為該領域的一名同行,欣然為之作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