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的一種生存觀點
中國人劣根小史
造謠無非是通過一些謊言的傳播來達到造謠者的個人目的。
中國古人之間的斗爭就從來沒有離開過謠言這一武器。謠言往往都是一個新聞,新聞的特點就是引發議論的。
一些專家胡說的話也被人傳播,因為「專家」被認為是「事實」的代名詞。只不過有些人是為了說服別人;有些人則是為了解放自己,抒發一下心中的不憤;另外一些傳謠的人純粹就是為了說而說了,在聊天中,不知不覺地,謠言就如同精神癌症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亂世出謠言」已經成為一種定律而被我們所熟知。這就是產生謠言的許多途徑中的一條。亂世時,百姓都希望早脫苦海,所以,這個「早脫苦海」的信息是人們所等待的,它滿足人們或是盼望或是恐懼的心理,或符合人們多多少少已意識到的預感。於是,謠言就誕生了……
我們之所以喜歡傳播謠言,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創造者,因為人人都喜歡創造。
作者簡介:
何木風,70年代生人。對歷史有獨到的研究與體會,文風通俗而有歷史韻味,信筆由韁而尊重歷史真實。現居北京。曾出版《亂五代——五代史的另類解讀》《溫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時代的十一位太上皇》《清朝的面孔》《歷史的拐點——以身試法中國歷史的偶然事件》等人文歷史類書籍。
目錄
第一章 曾參殺人——探秘消息小道
1、逃跑的母親
2、市上有老虎
3、被鬼撞的周宣王
第二章 天上人間的謠傳——始皇帝時代的空穴來風
1、誰在造謠
2、被誤會的謠言
3、東南有天子氣
第三章 魚與狐狸——起事者謠言大風潮
1、造謠鼻祖
2、以宗教的名義
3、謠言攻防戰
第四章 是搗鬼,還是神的旨意——帝王的謠言門
1、帝王正身謠言大排行
2、天書飛來
3、造謠與反造謠
第五章 眾生的讒誣誆詐——作為武器的謠言
1、周公恐懼流言日
2、與流言交手
3、炮制謠言的高手
第六章 雍正十大罪——謠言止於什麽?
1、曾靜案
2、辟謠之路漫漫長
3、真正的謠言
第七章 誰說誰剪誰的辮子——乾隆年間「剪辮」謠言大恐慌
1、石匠·和尚·辮子
2、1876年的剪辮謠言
3、群眾不善推理,卻急於采取行動
第八章 尋找替罪羊——反教運動時期的大謠言
1、從天津教案說起
2、謠言的世界
3、謠言盛宴
1、逃跑的母親
2、市上有老虎
3、被鬼撞的周宣王
第二章 天上人間的謠傳——始皇帝時代的空穴來風
1、誰在造謠
2、被誤會的謠言
3、東南有天子氣
第三章 魚與狐狸——起事者謠言大風潮
1、造謠鼻祖
2、以宗教的名義
3、謠言攻防戰
第四章 是搗鬼,還是神的旨意——帝王的謠言門
1、帝王正身謠言大排行
2、天書飛來
3、造謠與反造謠
第五章 眾生的讒誣誆詐——作為武器的謠言
1、周公恐懼流言日
2、與流言交手
3、炮制謠言的高手
第六章 雍正十大罪——謠言止於什麽?
1、曾靜案
2、辟謠之路漫漫長
3、真正的謠言
第七章 誰說誰剪誰的辮子——乾隆年間「剪辮」謠言大恐慌
1、石匠·和尚·辮子
2、1876年的剪辮謠言
3、群眾不善推理,卻急於采取行動
第八章 尋找替罪羊——反教運動時期的大謠言
1、從天津教案說起
2、謠言的世界
3、謠言盛宴
序
在中國語言中,「謠」有兩層意義:一是指民間流行的民謠,如童謠、歌謠。二是指沒有事實根據的傳聞或憑空捏造的假話,如傳謠、造謠。這層意義是從第一層意義中引申出來的。「謠言」一詞最早見於史冊是在《后漢書·杜詩傳》,其中有一句是「詩守南楚,民作謠言。」這里的「謠言」有歌謠、頌贊的意思。當然,這還不是現代意義上的謠言,現代意義上的謠言在古代稱為「謠諑」,見於屈原《離騷》:「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由此可知,謠言在我國早已有之。
謠言之所以存在,當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亂世出謠言」已經成為一種定律而被我們所熟知。這就是產生謠言的許多途徑中的一條。亂世時,百姓都希望早脫苦海,所以,這個「早脫苦海」的信息是人們所等待的,它滿足人們或是盼望或是恐懼的心理,或符合人們多多少少已意識到的預感。於是,謠言就誕生了。
但在歷朝歷代的升平時期,也有謠言,有時候,這種謠言的破壞性居然遠遠大於起事者所編造的謠言。比如,乾隆年間的妖術大恐慌,險些將一個乾隆盛世陰暗的那面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
那麼,這個時候的謠言其產生的理由就不那麼明顯了,制造謠言的人也是無名無姓,他的動機也無從所知。這很可能跟中國古代的政治有關,張鳴說過,中國古代的政治是暗箱政治,百姓對一切政治內幕無緣得見,心理學認為,當人們沒有正常的信息通道求真時,就會暗辟一條信息通道,希望能從這一條信息通道得到真相。可惜的是,其載負之知識卻總是因接受主體的「私弊」而受到虛假的曲解。所以,謠言就誕生了。
美國社會學家G·W·奧爾波特和L·波斯特曼曾總結過一個謠言的公式:R=I乘以A。R是Rumour謠傳,I是Important重要;A是Ambiguous模糊。這就是說,如果一個謠言所針對的內容,完全不重要或完全不含糊,即任何一方是零,其結果也是零,完全成不了謠傳;如果有足夠的重要性又有一點含糊曖昧,或者稍稍有點重要卻又具有很大的含糊性和曖昧性,都傳得起來;如果兩頭都很充分,謠傳就更強大了。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世間一切重要的人和事,都無不帶有隱蔽性,即使不是這樣,在不重要的族群心目中,他們仍然是隱秘而含糊的,因此,謠傳的機制幾乎總是生生不息。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謠言的成型過程是這樣的:最開始時,謠言就像是一塊巨大的口香糖,讓你去仔細咀嚼、品位。為了讓「品味」歷久彌新,聽謠者往往有所「發明創造」:刪去所有含糊不清、值得懷疑的細節,從自己理解的角度來豐富充實謠言,並為證實謠言提供其他證據。這種傳播效應,便形成了這樣一個奇特現象:一個或許挺無味的謠言,在流傳過程中又會變得風味十足。於是,謠言的三大步就是,刪減、強調、同化。第一個傳謠的人把某個信息說給第二個人聽的時候,第二個人會因「私弊」而刪減這個信息,說給第三個人聽。第三個人也因「私弊」而開始強調他比較喜歡或是恐懼的某個信息,當傳到第N個人的時候,這些「謠言病毒」的攜帶者就已經形成了對謠言的同化,其對謠言的描述「症狀」已經大致相同了。不過,這是一個輪回的過程,在無數之后的人的傳遞中,仍舊有人在不自覺地使用謠言的三大步。
制造謠言和散播謠言的人最終都得不到好結果,這是因為謠言並未被官方認可,在極權統治下,不被官方認可的一切就都是「違法」的——當然,如果制造謠言的是法外者,那麼另當別論——又因為謠言的一個特點就是在極大范圍內傳播,所以,對於統治者而言,其破壞性顯而易見。所以魯迅先生說:謠言世家的子弟,是以謠言殺人的,也以謠言被殺的。在傳統政治語境中,謠言這把雙刃劍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而一旦使用起來,其威力和破壞力將是巨大的,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
謠言之所以存在,當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亂世出謠言」已經成為一種定律而被我們所熟知。這就是產生謠言的許多途徑中的一條。亂世時,百姓都希望早脫苦海,所以,這個「早脫苦海」的信息是人們所等待的,它滿足人們或是盼望或是恐懼的心理,或符合人們多多少少已意識到的預感。於是,謠言就誕生了。
但在歷朝歷代的升平時期,也有謠言,有時候,這種謠言的破壞性居然遠遠大於起事者所編造的謠言。比如,乾隆年間的妖術大恐慌,險些將一個乾隆盛世陰暗的那面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
那麼,這個時候的謠言其產生的理由就不那麼明顯了,制造謠言的人也是無名無姓,他的動機也無從所知。這很可能跟中國古代的政治有關,張鳴說過,中國古代的政治是暗箱政治,百姓對一切政治內幕無緣得見,心理學認為,當人們沒有正常的信息通道求真時,就會暗辟一條信息通道,希望能從這一條信息通道得到真相。可惜的是,其載負之知識卻總是因接受主體的「私弊」而受到虛假的曲解。所以,謠言就誕生了。
美國社會學家G·W·奧爾波特和L·波斯特曼曾總結過一個謠言的公式:R=I乘以A。R是Rumour謠傳,I是Important重要;A是Ambiguous模糊。這就是說,如果一個謠言所針對的內容,完全不重要或完全不含糊,即任何一方是零,其結果也是零,完全成不了謠傳;如果有足夠的重要性又有一點含糊曖昧,或者稍稍有點重要卻又具有很大的含糊性和曖昧性,都傳得起來;如果兩頭都很充分,謠傳就更強大了。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世間一切重要的人和事,都無不帶有隱蔽性,即使不是這樣,在不重要的族群心目中,他們仍然是隱秘而含糊的,因此,謠傳的機制幾乎總是生生不息。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謠言的成型過程是這樣的:最開始時,謠言就像是一塊巨大的口香糖,讓你去仔細咀嚼、品位。為了讓「品味」歷久彌新,聽謠者往往有所「發明創造」:刪去所有含糊不清、值得懷疑的細節,從自己理解的角度來豐富充實謠言,並為證實謠言提供其他證據。這種傳播效應,便形成了這樣一個奇特現象:一個或許挺無味的謠言,在流傳過程中又會變得風味十足。於是,謠言的三大步就是,刪減、強調、同化。第一個傳謠的人把某個信息說給第二個人聽的時候,第二個人會因「私弊」而刪減這個信息,說給第三個人聽。第三個人也因「私弊」而開始強調他比較喜歡或是恐懼的某個信息,當傳到第N個人的時候,這些「謠言病毒」的攜帶者就已經形成了對謠言的同化,其對謠言的描述「症狀」已經大致相同了。不過,這是一個輪回的過程,在無數之后的人的傳遞中,仍舊有人在不自覺地使用謠言的三大步。
制造謠言和散播謠言的人最終都得不到好結果,這是因為謠言並未被官方認可,在極權統治下,不被官方認可的一切就都是「違法」的——當然,如果制造謠言的是法外者,那麼另當別論——又因為謠言的一個特點就是在極大范圍內傳播,所以,對於統治者而言,其破壞性顯而易見。所以魯迅先生說:謠言世家的子弟,是以謠言殺人的,也以謠言被殺的。在傳統政治語境中,謠言這把雙刃劍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而一旦使用起來,其威力和破壞力將是巨大的,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