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腧穴學

經絡腧穴學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胡玲/主/編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2398846
  • ISBN13:9787532398843
  • 裝訂:282頁 / 26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經絡腧穴學是針灸推拿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和主干課程。經絡腧穴理論既是針灸學科的核心內容,又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和附錄,系統闡述經絡、腧穴理論及其在臨床上的應用。上篇為經絡腧穴總論,概述經絡與腧穴的基本理論以及對臨床的指導意義。中篇為經絡腧穴各論,主要介紹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的經脈循行、主要病候,絡脈、經別、經筋以及腧穴定位和主治。下篇講述標本根結、氣街、四海理論和經絡腧穴的現代研究進展。附錄中列有《帛書·十一脈灸經》原文,經絡、腧穴歌賦選,人體重要部位及臟器經絡分布表,手足部反射區定位及主治。

本教材編寫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本著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的思路,在內容和形式上力求體現精編教材「精、新、實」的特點,既突出系統性,又強調實用性,力求嚴謹,注重創新,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色。

1.為突出教材的權威性和先進性,穴位歸經、定位,以最新國家標准《腧穴名稱與定位》(2006年版)為依據,對新、老國標定位差異較大的穴位,以附注形式加以說明。

2.為突出重點,對常用穴和一般穴介紹詳略有別,並首次將穴位分為重點穴(以★★標識)、常用穴(以★標識)、一般穴3類介紹。重點穴的確定參考《2009年碩士研究生中醫綜合考試大綱》中所列穴名,常用穴參考梁繁榮主編的《針灸學》所列穴名。

3.為體現教材的實用性和「易教」、「易學」特點,每章前列有「導學」,以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要點。為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便於對穴位的理解與熟記,凡重點穴和常用穴均增加了穴名釋義。

4.根據最新國家標准,重新繪制或修訂了部分經絡腧穴圖,如常用骨度分寸圖、取穴體位圖等。全書努力做到語言簡煉,圖文並茂。

5.附錄中特別增加了手足部反射區的定位和主治,以進一步適應針灸推拿醫療市場的需要。

本教材適用於高等中醫藥院校針灸推拿學專業本科生使用,也是廣大從事針灸教學、醫療、科研工作人員的重要參考書籍。
 

目錄

緒論
一、針灸的起源
二、針灸理論體系的形成
三、針灸理論體系的發展
上篇 經絡腧穴總論
第一章 經絡總論
第一節 經絡概念的產生和經絡理論的形成
一、經絡概念的產生
二、經絡理論的形成
第二節 經絡系統的組成和概況
一、十二經脈
二、奇經八脈
三、十二經別
四、十五絡脈
五、十二經筋
六、十二皮部
第三節 經絡的根結、標本、氣街、四海概況
一、根結與標本
二、氣街與四海
第四節 經絡的作用及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
一、經絡的作用
二、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
第二章 腧穴總論
第一節 腧穴的分類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類
二、腧穴的命名
第二節 腧穴的作用和主治規律
一、腧穴的作用
二、腧穴的主治規律
第三節 特定穴
一、五輸穴
二、原穴
三、絡穴
四、 穴
五、背俞穴
六、募穴
七、下合穴
八、八會穴
九、八脈交會穴
十、交會穴
第四節 腧穴定位方法
一、體表標志定位法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三、「指寸」定位法
四、簡便取穴法
中篇 經絡腧穴各論
第三章 十二經絡與腧穴
第一節 手太陰經絡與腧穴
一、手太陰經絡
二、手太陰腧穴
1.中府★★
2.雲門
3.天府
4.俠白
5.尺澤★★
6.孔最★★
7.列缺★★
8.經渠
9.太淵★★
10.魚際★★
11.少商★★
第二節 手陽明經絡與腧穴
第三節 足陽明經絡與腧穴
第四節 足太陰經絡與腧穴
第五節 手少陰經絡與腧穴
第六節 手太陽經絡與腧穴
第七節 足太陽經絡與腧穴
第八節 足少陰經絡與腧穴
第九節 手厥陰經絡與腧穴
第十節 手少陽經絡與腧穴
第十一節 足少陽經絡與腧穴
第十二節 足厥陰經絡與腧穴
第四章 奇經八脈
第五章 常用經外奇穴
下篇 根結、標本、氣街、四海與現代研究進展
第六章 根結、標本、氣街、四海
第七章 經絡腧穴的現代研究
附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