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政府管理

自治區政府管理
定價:390
NT $ 339
  • 作者:李俊清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10078203
  • ISBN13:9787010078205
  • 裝訂:平裝 / 51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與自治區的建立、發展開篇,詳細介紹了我國五大自治區的歷史和現狀,並結合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等情況,全面解讀了自治區所處的行政環境;探討了我國自治區政府的法律地位、管理權限及行政組織構成、政府職能、決策與執行過程、公務員制度、公共財政等,並對自治區行政發展與府際關系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與建議。
 

目錄

叢書總序
第一章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與自治區的建立
第一節 中國的民族問題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選擇
一、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民族格局和民族問題
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
三、中國選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依據
第二節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確立
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與發展
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重大意義
四、自治區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
第三節 自治區的建立
一、自治區的特殊法律地位
二、自治區建制的基本要素
三、設置自治區的原則
四、自治區的基本任務
五、五大自治區的建立
第二章 自治區的基本狀況
第一節 內蒙古自治區
一、歷史沿革
二、行政區劃
三、自然地理及氣候特點
 四、民族及人口狀況
 五、資源狀況
 六、經濟狀況
 七、社會公共事業
 八、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事業
 第二節 廣西壯族自治區
 一、歷史沿革
 二、行政區劃
 三、自然地理
 四、人口與民族
 五、資源優勢
 六、產業特色
 七、區位特點
 八、經濟成就
 九、社會公共事業
 十、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事業
 第三節 西藏自治區
 一、歷史沿革
 二、行政區劃
 三、人口、民族、宗教
 四、自然資源和物產
 五、旅游資源
 六、經濟狀況
 七、社會公共事業
 八、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事業
 第四節 寧夏回族自治區
 一、歷史沿革
……
第三章 自治區的行政環境 
第四章 自治區政府的法律地位與管理權限
第五章 自治區行政組織及其改革
第六章 自治區政府職能研究
第七章 自治區政府的決策與執行過程
第八章 自治區公務員制度
第九章 自治區政府的財政管理
第十章 自治區行政發展
第十一章 自治區政府的府際關系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為了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環境,實現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

目前,我國共有155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其中有自治區5個,自治州30個,自治縣(旗)120個。此外,作為民族區域的自治的補充,還有1159個民族鄉(鎮)。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總面積佔到國土面積的64%恩,自治地方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4%恩。民族自治區域土地遼闊,資源豐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政府不僅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承擔著發展本地區經濟、文化和各項社會事務的職責,還擔負著依法推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與穩定的重要責任。在中國政府體系中,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政府既有一般地方政府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獨具的特點。

說話,從權力來源和法律地位來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政府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方政府,根據“議行合一”的原則和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它既是同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又是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的地方行政機關,同時也是民族區域自治機關,依法擁有執行權、行政權和自治權。憲法、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等法規,設定了其獨特的法律地位和權力來源。

其次,從權力結構和行政職能來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政府除了約有地方政府的一般權力以外,作為自治機關,還享有特殊的行政管理自治權。如可以通過法定程序變通或停止執行上級國家機關部適合民族自治地方實際侵略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可以在國家計劃的指導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經濟建設事業,如確定草場、森林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優先合理開發自然資源,自主安排地方基本建設項目,開闢邊境口岸、進行對外貿易;其預備費在預算中所佔比例可高于一般地區,可根據實際需要決定減稅或免稅項目,通過國家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級財政的照顧;可以在執行職務時使用民族語言文字,自主地發展民族科技、教育和文化事業,保護民族文化遺產;還可以依照國家軍事制度和當地的需要,經法定程序,組織本地方維護社會治安的公安部隊等等。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