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馬林諾夫斯基的遺著,寫于1944年,後由其遺孀于1947年整理出版。事隔半個多世紀,馬氏的這部經典著作終于迎來了它的第一個完整中譯本。
“二戰”戰火紛飛,馬林諾夫斯基以其豐富的人類學知識和深厚的人生積澱,試圖在這場世界危機中挽救文明的淪陷。全書分為兩大部分︰前一部分是理論闡述,層層深入地剖析自由與文明的共生關系。自由出現于具有一定整合度和規模性的部落,繁榮于工業文明社會,卻遭受現代文明的威脅。後一部分是政治訴求,呼吁建立民主制度和世界聯盟,以對抗極權主義。
本書雖非馬氏的巔峰之作,卻可稱為其“蓋棺之作”,言辭激昂,思想深邃,融匯了馬林諾夫斯基一生漂泊的洞察。
★ 功能學派始祖馬林諾夫斯基的“蓋棺之作”,融匯了其一生漂泊的洞察。本書作為馬林諾夫斯基的最後一部作品,本書可稱為其“蓋棺之作”,其中隱現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的經驗事實和《科學的文化理論》中的理論思索,極好地體現了他深厚的人生積澱和人文思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紛飛的戰火下,馬林諾夫斯基用盡其人生積澱,試圖挽救文明的淪陷。
★ 厘清語義含混的“自由”的定義,清晰明了。“自由”一詞,被應用于各種場合,甚至到了泛濫成災的地步。馬林諾夫斯基在開始這個宏大的論題之前,對前人的“自由”概念進行梳理,破中有立,給予“自由”一個馬氏的定義,獨特而富有創見。馬林諾夫斯基回答︰自由在文化中,自由不是上帝的施舍,而是文化的贈與。
★ 剖析自由與文明的共生關系,層層深入,見解深刻。文明出現于具有一定整合度和規模性的部落,繁榮于工業文明社會,卻遭受現代文明的威脅。“今天的人類成為全球霸主也淪為自己創造的機械和愚蠢的奴隸。”現代文明發展,如何避免自由的毀滅?馬氏的論述發人深省。
★ 言辭激情四溢,全面剖析極權主義之弊病。面對納粹對青年人的蠱惑和欺騙,馬林諾夫斯基深感憂慮。現代戰爭毀棄文明,納粹戰爭首先是一場文化戰爭,其次才是一場暴力戰爭。從自由與文化的角度,馬氏對極權主義、納粹主義展開了激烈的批判。
★ 探尋自由與民主的關系,尋求文化馴服暴力的手段︰民主制度。馬氏認為,民主制度是實踐中的自由,是對抗極權主義的法寶。文化與政治的合謀會帶來精神與肉體的雙重奴役,而文化與政治的聯姻則會帶來精神與肉體的雙向強大。文化既能產生暴力也能馴服暴力,民主制度正是文化馴服暴力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