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輯創立的「如論講堂」欄目推出的是王利明教授、陳興良教授就學科的熱點問題以及發展歷程的點評。在本卷推出的「主題探討」中,王澤鑒先生的《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與謝哲勝先生的《中國人格權法獨立成編及其基本內容的立法建議》提供了人格權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論文欄目,我們推出了《律師業的課稅問題:法規與現實》、《論法定型不真正連帶責任及其在嚴格責任領域的擴展適用》、《論應收賬款融資中的權利沖突及解決路徑》和《物權變動的區分原則及其邏輯貫徹》四篇論文。在「評論」欄目,馬小紅教授從古代法與自然、法與人的關系中探討了古代社會中的法理學。李曉輝副教授從美國的法典化歷程、法典的地位以及法典的司法應用等幾個方面深入探討了美國普通法傳統之下的法典化的特旨。張遠煌教授對有組織犯罪發展形態的思考以及劉引玲教授的婚姻契約分析,無一不透露出學者對傳統問題的多視角思考。熊丙萬、周院生博士通過調研,對贓物善意取得制度的實踐需求進行了考察,並以此為基礎提出了具有創新精神的制度構想。高子程先生從司法實踐的角度解讀了我國新近出台的《反壟斷法》,主張必須通過制定詳盡的實施細則來保障反壟斷法的有效實施。在「譯叢」欄目,陳虎博士翻譯了德國著名學者Detlev
Frehsee教授的佳作,文中作者對被害人意願、制度的發展、實踐與理論中存在問題等內容的分析,為我們開啟了深入了解德國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和解制度的視窗。在「書評欄目」,楊立新教授以「律師和法官的思想交流」為題,從一個獨特的角解讀了錢衛清先生的《法官決策論》。而呂忠梅教授與劉超博士以對話方式完成了對汪勁教授《環境法學》一書的點評。二者均是形式新穎、文筆生動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