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美學學科模式研究

應用美學學科模式研究
定價:144
NT $ 125
  • 作者:谷鵬飛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10045836
  • ISBN13:9787010045832
  • 裝訂:平裝 / 34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20世紀以來,“應用美學”漸成顯學。但是,美學到底能不能應用?如何應用?“應用美學”到底能不能成為一門學科?其研究合法性何在?

本書在詳細審理國內外應用美學研究現狀的基礎上,嘗試性地從學科理論建設的層面,探究應用美學的學科性質、學科對象、學科方法和學科目標,分析應用美學研究之于現代社會和人的價值意義問題。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應用美學研究概覽
第一節 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二、國內研究現狀
第二節 存在問題
一、在研究內容上存在的問題
二、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 可能出路
一、跨文化語境中應用美學的可能言說方式
二、跨文化語境中應用美學的主要研究範圍
第四節 研究意義
第二章 應用美學學科背景
第一節 應用美學學科準備
一、學科外部準備:“三種變革”與應用美學的誕生
二、學科內部準備:“美學轉型”與應用美學的誕生
三、學科交叉準備:“技藝分離”與應用美學的誕生
第二節 應用美學學科發展
一、學科發展階段:專業外應用美學與專業內應用美學
二、學科存在形態:美學原理中的應用美學與應用美學中的應用美學
三、學科總體模式:理論的應用美學與實踐的應用美學
第三章 應用美學學科方法
第一節 應用美學的總體研究方法
一、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研究方法的總體模式
二、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研究方法的具體應用
第二節 應用美學的具體研究方法
一、定量研究方法及其主要適用範圍:審美生產與審美產品問題
二、定性研究方法及其主要適用範圍:審美消費與審美引導問題
第四章 應用美學學科內容(上):理論的應用美學
第一節 理論的應用美學基本性質:應用品性、實踐本質與實現方式
一、理論的應用美學的應用品性
二、理論的應用美學的實踐本質
三、理論的應用美學的實現方式
第二節 理論的應用美學的應用基礎:功能美感、形式美感與審美生理一心理
一、功能關感
二、形式美感
三、審美生理——心理
第三節 理論的應用美學實踐尺度:自然尺度、價值尺度與審美尺度
一、自然尺度、價值尺度、審美尺度的內涵與表現
二、自然尺度、價值尺度、審美尺度的功用與意義
第五章 應用美學學科內容下(下):實踐的應用美學
第一節 實踐的應用美學的主要實踐方式:審美生產與審美消費
一、審美生產及其要素與機制
二、審美消費及其特點與規律
第二節 實踐的應用美學的主要作用方式:美的普及與審美實踐
一、美的普及的方式途徑
二、審美實踐的方式與意義
第三節 實踐的應用美學實踐性案例分析:“奧體”設計與美學應用
一、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與北京城市美學理念的營構與契合
二、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建築設計對于建築美學原則的應用
第六章 應用美學學科目標
第一節 應用美學與現代社會發展觀之構建
——美作為現代社會建設的天然最大合法資源
一、經濟思想、經濟活動之于美學觀念的親緣性
二、美學思想、美學活動對于經濟觀念的建色性
第二節 應用美學與現代社會國民性之塑造
——美作為人類自身發展的天然最大合法資源
一、美學應用與人的自由問題
二、美學應用與人的幸福問題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學術的發展端賴學者的專門精深研究,沒有學得長期沉潛、訓練有素的研究,沒有含英咀華、厚積薄發的成果,則學術的繁榮要麼流于一句空話,要麼就成了印刷垃圾的堆砌。在日益資訊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仿效古人將相關成果藏匿之名山以冀傳之後世,不僅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故學術成果的刊布與交流就顯得至關重要了。而學術共同體與學術機構的職責就在于不斷提供這樣的平台,促成學術交流在共同體內外彼此互動,良性循環,以維持學術之樹生生不息,常青常新。

近十年來,本院秉持為人文學術研究繁榮發展設平台、與津梁的素樸理念,曾先後與日本東北大學、專修大學,韓國慶尚大學、放送大學,台灣淡紅大學、佛光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大陸的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安交通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機構進行合作,主辦或合辦了十多次重大學術活動,為學術交流盡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本院還常設“名師講壇”與“新視角講座”兩個論壇,有計劃禮聘黨內外大家名師來院內講學,舉行專題講座與報告達近百場(詳見本院網站所列,恕不逐一列舉)。講壇上鴻儒碩學絡繹,名流大腕雲集,成為校園內一道亮麗的風景,演講者的智慧機鋒,每次與听眾互動的思想火花,不時爆出佳話。

本院在繁榮學術上的第三個舉措就是編輯專門學術論文集,學術刊物與“西北大學語言文學叢書”。其中三部論文集分別是三次重大學術活動的結集。主編《唐代文學研究》、《魯迅研究年鑒》兩個刊物在學術圈中也人所皆知,《年鑒》因故中輟,不久我們仍擬復刊。《唐代文學研究》刊行三十多年,影響幾代學人,在黨內外頗有口碑。最近我們擬改變長期以書代刊的做法,按固定學術期刊來運行。《叢書》的編輯肇始于2003年,其中第一輯共5冊,由商務印書館2004年推出,第二輯五冊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推出,本輯五冊由人民出版社2008年推出。這三輯著作都由我院學者精心結撰,凝聚著他們多年的心血,又經過嚴格的推薦審查。其中有幾冊是近年來加盟我院的學術新秀在自己博士論文基礎上加工修改的,是他們走向學術舞台的得意之作。學者的新老交錯,學科的古今兼容,論域的義理考據並重,彰顯出薪火相傳、英才輩子網掩碼欣欣向榮景氣。此三端雖然是本院學者長期學術共識的自覺推展,但要堅持下來,積少成多,漸成規模,蔚為大觀,也仰仗各方賢達的鼎力支持。我們這一代學人,適逢民族百年振興、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故往往能以中人之才成就前賢豪杰未竟之業,這自然是時代的造化而非個人的能力。但大背景中的小氣候也至關重要。憶及自己當學生時,經常听說校內外一些知名學者病體纏綿,感到黃泉有日而一生撰著出版無期,悲情無限。我們能有計劃將在崗教師的學術成果刊布,則不能不感謝學校在政策與經費上的鼎力支持,否則美好的理想很難變成現實。

《叢書》編輯出版過程中學界和出版界的有識之士也給予了熱誠幫助。其中有中國社科院文研所副所長黨聖元先生、中華書局資深編輯劉尚榮先生、上海古籍出版社李鳴先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羅莉女士、商務印書館發行部主任王齊先生、著作室主任常紹民先生,人民出版社人事處處長柯尊全先生,高級編審李椒元先生等。沒有他們學術上的高遠目標,編務上的精益求精,也不會有本《叢書》今天的枝葉繁茂,果實累累。

隨著本院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整體被納入“211工程”建設項目中,學校及社會對包括語言文學學科在內的人文社會科學更加重視。我們深信學術的交流、成果的刊布將呈常態,而不必這樣再三臻意、贅言其事了。我自己在這些項目的提出和執行過程中,忝任管理之職,有幸經歷其事,《叢書》第一、二輯推出時倉促,沒有任何說明文字,略顯突兀,故受編委會之托,在這里追述由來,補充交待始末,對一段歷史做一個親歷者的簡單說明。

2008年11月13日于西北大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