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價值學說史:《資本論》第四卷(全三冊)

剩余價值學說史:《資本論》第四卷(全三冊)
定價:768
NT $ 668
  • 作者:[德]馬克思
  • 譯者:郭大力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日期:2009-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2629468
  • ISBN13:9787542629463
  • 裝訂:24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依據原著者馬克思原來的計划是《資本論》第三卷。恩格斯后來曾計划把它編成《資本論》第四卷。最后考茨基以《剩余價值學說史》為書名編成出版時,是和《資本論》一樣包含三巨卷。第一卷論述剩余價值學說的起源至亞當斯密;第二卷論述里嘉圖;第三卷論述由里嘉圖至庸俗經濟學。但它不只是一部學說史。適當的評價:應視為《資本論》的不可缺少的續篇。《資本論》考察的根本問題,是剩余價值的性質,它的起源,和它的諸特殊形態。《剩余價值學說史》考察的根本問題,也是這些。必須有后者,《資本論》才算完整。對於已經熟悉了《資本論》的人,用本書來補充,才能把它的思想內容最深刻地采取出來。因之,本書譯者,在譯完前書后,又據考茨基原版,將本書譯成中文。
 

目錄

剩余價值學說史《資本論》第四卷:第一卷
 編者序
 第一篇 重農主義派:其先驅和同時人
  Ⅰ.威廉·配第爵士
  Ⅱ.達芬南
  Ⅲ.諾芝和洛克
  Ⅳ.休謨和馬希
  Ⅴ.傑姆士·斯杜亞爵士
  Ⅵ.重農主義體系的一般性質
  Ⅶ.杜爾閣
  Ⅷ.白奧勒第和維利
  Ⅸ.亞當斯密的重農主義見解:他的翻譯者加尼爾
  Ⅹ.希馬爾茲和布亞伯爵
  Ⅺ.英國一位重農主義者
  ⅩⅡ.訥克爾
  ⅩⅢ.林格
  ⅩⅣ.魁奈「經濟表」中論到的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與流通
  附錄「經濟表」
   A.表內的前兩個流通行為
 B.土地所有者與租地農業家間的流通
  C.最后的諸流通行為
   D.資本家與勞動者間的流通
   E.流通所必要的貨幣量
   F.由工資墊支在前商品售賣在后這一件事來說明資本利潤
 第二篇 亞當斯密和生產勞動的概念
  Ⅰ.價值由勞動決定
  Ⅱ.剩余價值的起源
 A.利潤
  B.地租
  C.資本利息
  D.課稅
  E.斯密勝過重農主義派的地方
  F.多量勞動與少量勞動的交換
  G.剩余價值和利潤的混同
  Ⅲ.資本和土地所有權被認為是價值的源泉
  Ⅳ.價格被分解為工資利潤和地租
  A.亞當斯密的意見
 B.別一些著作家關於這個問題的意見
  附錄
  A.全部資本分解為工資和利潤這個問題的研究:第一設問
  B.這個問題的進一步的研究:第二設問
  C.資本與資本間的交換及價值變動在這上面的影響
 D.所得和資本的交換
  Ⅴ.生產的與不生產的勞動
 A生產勞動被定義為生產資本的勞動
  B.生產勞動被定義為生產商品的勞動
  C.斯密的定義所引起的論戰
  D.亞當斯密之前及其后關於生產勞動的幾種見解
   1.牧師
   2.商人和零售業者
   3.律師醫生官吏等等
   4.待救濟貧民和無業者(supernumeraries)
   E.加尼爾
   F.甘尼爾
   G.甘尼爾和里嘉圖論總所得和純所得
   H.弗里爾:亞當斯密的資本蓄積觀:生產勞動的新定義
   I.洛竇德爾和薩伊
   J.特斯杜·德·托拉西:利潤的發生
   K.斯托齊:精神的生產
   L.西尼耳
   M.洛西
   N.查爾麥斯和斯密的幾種見解
  附錄 生產勞動的概念
剩余價值學說史《資本論》第四卷:第二卷
剩余價值學說史《資本論》第四卷:第三卷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