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先生主編的《中華文明讀本》一書,邀集了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介紹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各個方面。全書視野廣闊,論述精辟,允宜認為是介紹中國歷史文化的最佳參考書之一。謹此推薦給廣大讀眾。——何兆武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中華文明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偉人巨匠、英雄豪傑,新的一代中國人需要從中國悠久的文明中汲取營養,提高人文素質,樹立起文化自信。
本書對古往今來的中華文明進行了系統的梳理。書中共分信仰與哲學,社會與階層,都市與建築,水利與交通,文學與藝術,學術與教育,科技與工藝,醫學與頤養,烹調與飲食,器物與玩好,兵法與武備,疆域與物產等十二個部分。
劉東,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學和指導方向為「比較美學」與「國際漢學」。著有《西方的丑學》(1986)、《浮世繪》(1996)、《劉東自選集》(1997)、《理論與心智》(2001)等,譯有《馬克斯·韋伯》(1987)、《維持根斯坦哲學導論》(1988)、《盧梭·康德·歌德》(1992)、《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1992)。先后任美國愛默思學院、哈佛燕京學社、康涅狄格州立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員或客座教授。擔任「海外中國研究」叢書(江蘇人民出版社)主編、「人文與社會」譯叢(譯林出版社)主編、《中國學術》季刊(商務印書館)主編,及十數種中外期刊編輯委員,並主持國家圖書館「中國學術講壇」。
目錄
一 信仰與哲學
原始巫術·蕭兵
數的崇尚·龐朴
儒家道統·牟鍾鑒
釋氏空門·賴永海
道教修煉·葛兆光
人格神崇拜·王毅
民間俗神·劉東
死後世界·葛兆光
命相之學·謝松齡
二 社會與階層
宗法制度·閻步克
禮樂文明·吳予敏
政治制度·閻步克
倫理教化·沈善洪何雋
法律體系·梁治平
士紳階層·張仲禮
秘密會社·周育民
三 都市與建築
城池與長城·王魯湘
集市與都市·張勇進
宮殿與陵寢·王語哉
寺廟與古塔·王魯湘
古代橋梁·劉西陵
造園藝術·曹汛
民居庭院·趙國文
家具與擺設·張勇進王毅
四 水利與交通
水利工程·張啟人
古代道路·王子今
內河漕運·張啟人
絲綢之路·楊泓
四海揚帆·李力
五 文學與藝術
詩歌王國·張伯偉
古樂裊裊·秦序
書法藝術·高名路
文人繪畫·高名潞
古代雎塑·高名路
舞姿翩翩·王克芬等
梨園戲曲·路海波
中國小說·陳平原
雜技與魔術·李金山
六 學術與教育
經學沿革·劉放第
修史傳統·閻步克
官學與私學·劉放第
科舉制度·閻步克
古籍與版本·李穆
七 科技與工藝
天文與歷法·謝松齡
算學的發展·沈彬
造紙與印刷·曹曉晨
火藥的應用·姚大力
羅盤的發明·劉西陵
采礦與冶金·戴裕民
絲綢染織·戴裕民
農作技術·張仲葛
八 醫學與頤養
望聞問切·吳安爾
針灸與中藥·吳安爾
食療與藥膳·吳安爾
古代體育·劉東
房事與養生·周一謀
九 烹調與飲食
宮廷御膳·王學太
菜餚菜系·王學太
風味小吃·王學太
飲酒、文化·劉東
品茗之道·宗群
十 器物與玩好
青銅器具·周永珍
玉器文化·楊伯達
瓷器之國·張小舟
文厲四寶·張懋
古代錢幣·李學勤
衣冠演幻·易夫
民間玩具·李寸松
十一 兵法與武備
兵書與陣法·藍、水蔚
兵器的演進·藍永蔚
戰車與車戰·藍永蔚
十八般武藝·周之華
尚武精神·劉東
十二 疆域與物產
疆域的變遷·林榮貴
漢字文化圈·聶鴻音
名山與大川·徐梓
珍異與土產·何本方
十三 禮節與民俗
嫁喪禮俗·劉志雄
節慶與禁忌·劉志雄
說唱藝術·趙珩
民間美術·陳綬祥
原始巫術·蕭兵
數的崇尚·龐朴
儒家道統·牟鍾鑒
釋氏空門·賴永海
道教修煉·葛兆光
人格神崇拜·王毅
民間俗神·劉東
死後世界·葛兆光
命相之學·謝松齡
二 社會與階層
宗法制度·閻步克
禮樂文明·吳予敏
政治制度·閻步克
倫理教化·沈善洪何雋
法律體系·梁治平
士紳階層·張仲禮
秘密會社·周育民
三 都市與建築
城池與長城·王魯湘
集市與都市·張勇進
宮殿與陵寢·王語哉
寺廟與古塔·王魯湘
古代橋梁·劉西陵
造園藝術·曹汛
民居庭院·趙國文
家具與擺設·張勇進王毅
四 水利與交通
水利工程·張啟人
古代道路·王子今
內河漕運·張啟人
絲綢之路·楊泓
四海揚帆·李力
五 文學與藝術
詩歌王國·張伯偉
古樂裊裊·秦序
書法藝術·高名路
文人繪畫·高名潞
古代雎塑·高名路
舞姿翩翩·王克芬等
梨園戲曲·路海波
中國小說·陳平原
雜技與魔術·李金山
六 學術與教育
經學沿革·劉放第
修史傳統·閻步克
官學與私學·劉放第
科舉制度·閻步克
古籍與版本·李穆
七 科技與工藝
天文與歷法·謝松齡
算學的發展·沈彬
造紙與印刷·曹曉晨
火藥的應用·姚大力
羅盤的發明·劉西陵
采礦與冶金·戴裕民
絲綢染織·戴裕民
農作技術·張仲葛
八 醫學與頤養
望聞問切·吳安爾
針灸與中藥·吳安爾
食療與藥膳·吳安爾
古代體育·劉東
房事與養生·周一謀
九 烹調與飲食
宮廷御膳·王學太
菜餚菜系·王學太
風味小吃·王學太
飲酒、文化·劉東
品茗之道·宗群
十 器物與玩好
青銅器具·周永珍
玉器文化·楊伯達
瓷器之國·張小舟
文厲四寶·張懋
古代錢幣·李學勤
衣冠演幻·易夫
民間玩具·李寸松
十一 兵法與武備
兵書與陣法·藍、水蔚
兵器的演進·藍永蔚
戰車與車戰·藍永蔚
十八般武藝·周之華
尚武精神·劉東
十二 疆域與物產
疆域的變遷·林榮貴
漢字文化圈·聶鴻音
名山與大川·徐梓
珍異與土產·何本方
十三 禮節與民俗
嫁喪禮俗·劉志雄
節慶與禁忌·劉志雄
說唱藝術·趙珩
民間美術·陳綬祥
序
再沒有別的什麽話題,會比本書的題目更讓中國人長久而普遍地動感情了。自從英國武裝販毒集團摧枯拉朽地打破國門以後,這個既好像已經離開人們遠去,又好像無時不在圍著人們的古老文明,就一直被朦朧地認定與各種切膚之痛直接或間接相關。於是,即使是了解傳統不多的人,也總是毫不猶豫地對這個本來是最需要學術根基的課題大發議論。他們要麽將自己介深其中的困境歸咎於傳統,要麽將之歸咎於傳統的喪失,因而要麽宣稱過去的歷史錯了,要麽針鋒相對地宣稱過去歷史的中斷才錯了。
而在另一方面,以研究傳統文化為業的專門家們,對於門外漢們老是把架吵到自己的領地來,又常常懷有天然的反感。他們或許會善意地為此再開出一份更詳盡的「國學基本書目」來,卻很少會轉念承認:即使是就這個熱門話題所發表的最外行的看法,也照樣有其積極的意義,並非僅僅在為學術界添亂。他們似乎沒有領悟到:當人們試圖回答「傳統是什麽」的時候,骨子里都是想要說清「現實不應是什麽」;而一當思想借此被提升到「應該如何」的層面上,高出現實的理論參照系就必然隨之萌生,種紛爭不已的歧見也就悄然統一到對人生價值的呼喚上來了。正因為這樣,對於那些自以為掌握了在這方面的發言特權的人,就有必要提醒一句:即使從專業的角度來挑剔,那些在往返論辯中各走極端的意見是犯了所有可能犯的錯誤,它們也仍然正確地共有著對文化環境的現實危機感;而且,如果沒有被醉心於細節考證的學者所遺忘的話,這種危機感才應是他們檢省和整理傳統的主要動因。在這個意義上,也許有點兒令那些醉心細部以逞一技之能的專家們難堪的是,長期以來,正因為議論傳統文化的人遠不限於他們狹小的圈子,人們才沒有沉湎於僅僅去「玩」文化,在這方面形成的「熱點」也才會支撐起民眾心理中一個普遍存在的超越支點;盡管由此所反映出來的對於現存狀態的批判意識是模糊不清的,但畢竟時時矯正著只把對傳統的考索當成一個純粹技術過程的意義迷失現象,因為它暴露日常世界的無根與失范,從而凸顯了讓生活重獲價值的終極關切。
當然,問題並不到此為止。經由對社會的精神分析而診斷出對傳統的誤讀乃深源於對現實的強烈不安和超越企望,這只能證明人們的聲明本能躁動的真實性,卻不能證明由之升華出的夢囈也同樣真實。因此,渴望在過去與未來之間與自己找到確切定位的現代中國人,就沒有理由滿足於以來隨意的聯想來補充自己對傳統的一知半解。須知,歷史文本中所埋藏的答案,決不僅限於人們已經失去了什麽,還更包含他們將可能得到什麽;因此盡管人們可以憑空虛構出千百種未來生活的前景,但到頭來真能為歷史選種的,卻唯有能從已化為下意識生活態度的共通文化心理中自然引申出來的那一種。從這個意義上講,對置身在歷史延續性之中的人們來說,要想創造傳統,就必須先有效地激活傳統,而要想激活傳統,又必須先全面地認識傳統。如果人們看不到,這種確乎有限的歷史主動性恰恰又是他們唯一現實的歷史可能性,那麽,他們盡可能跳出方外指手畫腳地說中國缺這少那,但就是說不清中國可以得到什麽,無力地把握住這個民族真正的生存機會;緣此,又必須同樣公正地進行水火不容的褒貶,他們就只不過是在喋喋不休地重復著擺脫現實困境的要求,而並沒有朝著問題的解決跨出哪怕一小步。
正是基於上述判斷,產生了有關本書的基本構想——既然一般讀者在沒有可能傾畢生精力去涵泳其間的情況下又總要表明對傳統的態度,而專家們又往往囿於現代學術的分工而不得不偏守可以「安身立命」的一隅,那麽,為兩方面計,都有必要系統地擬出涉及到所有重要關節點的題目,約請各方面的專家,在一個不太難卒讀的篇幅內通力描繪出中華文明的全景。在目前尚未對傳統進行大規模「年鑒學派」式研究的情況下,這起碼是暫時唯一可行的替代辦法,因為盡管這仍嫌不能清晰地勾勒出一個文明系統的內在構成關系,畢竟已經足以使讀者們只要一冊在手,便不至於再對傳統文化的各個環節顧此失彼,只能借題發揮出自己的主觀取向了。當然,為了趨向這種認識上的可觀和全面,本書的協作態度首先就應是嚴格價值中立的;它的全體作者從一開始就被明確要求了這一點。大家清楚地意識到,在一個和別人的現實生存狀態密切相關的問題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也不應該僅僅靠自己的知識優勢就越俎代庖地下判斷。不過,如果讀者們不是把本書冷落成放在案頭備查的工具書,而是把它當做一整本必須從頭念起的對於傳統文本的全面導讀,它就仍然有可能向人們提供一個陟罰臧否前的全方位知識背景,一面他們把神聖的獨立思考權利運用得過於草率和不負責任。這是因為,只要人們能夠系統地讀完本書八十一篇有機相聯的文章,他們就一定會從各個不同的角度驚訝地發現:原來在自己明確贊賞(或者棄絕)傳統文化的某些要素的同時,竟又不自覺地在對它的另一些要素進行悄悄的抵觸(或者保留)。由此,就算論辯對手的立場仍是從情感上難以接受的,卻也會變得在理智上容易理解了。
這樣一來,每一位讀者的心情都會變得躊躇和沉重起來,決不會再像過去只抓住傳統的東鱗西爪時那樣,可以匆忙和率性地對它要麽全稱肯定,要麽全稱否定。沿著本書並列出的眾多文化引資的輻射和相通,人們有可能逐漸體悟到作為其無形經緯的精神網絡,從而確信存在著一個其意義大於各部分之總和的整體文化背景。准此,他們又必然會發現,在一個發育得如此圓熟的文明系統中,盡管其各個構成因素對後人可能顯現出截然相反的正面或負面涵義,但在前人那里都同樣具備著服務於總體結構的功能,也同樣滲透著具有內在正一行的傳統價值觀念及設若認識上升到了這一步,那麽在本書所橫向展現的古代生活的全盛總貌面前,過去那種亦步亦趨於各種外在的偶變,而把一部中華文明史豎著歸結為其必然頹敗史的虛假歷史主義邏輯,就顯然屬於對經驗事實的盲目崇拜了。對讀者們來說,問題的關鍵還不在於已經通過宏觀的鳥瞰而認識到,讓自己覺得可愛或可恨的兩種東西在古代傳統中是纏在一起的,而在於通過微觀的解碼而認識到,這兩種東西其實是服從於一種深層價值追求的,因而說到底又只是一種東西;故此,除非人們已經找到重組的理由來全盤否決古代文明的價值內核,否則,從另一種精神傳統中派生出來的對於中國精神傳統的總體拒絕,就很難令人相信是純粹處於理性的選擇。
不過,認識到歷史在其有限的展開中是會犯錯誤的,絕不意味著人們從此就有理由去厭惡和逃避歷史;恰恰相反,正是為了讓歷史的現象向著理性上升和靠攏,人們就更應該積極地投身於修正和創造歷史。此念一生,對於過去的充滿悲切的追悔,頓時化作了對於未來的滿懷激情的瞻望;而中華文明在過去一個半世紀間的逐漸解構,也就從壓在中國人身傷的無可奈何的宿命,變成了賦予他們巨大選擇可能的契機。
┅┅
而在另一方面,以研究傳統文化為業的專門家們,對於門外漢們老是把架吵到自己的領地來,又常常懷有天然的反感。他們或許會善意地為此再開出一份更詳盡的「國學基本書目」來,卻很少會轉念承認:即使是就這個熱門話題所發表的最外行的看法,也照樣有其積極的意義,並非僅僅在為學術界添亂。他們似乎沒有領悟到:當人們試圖回答「傳統是什麽」的時候,骨子里都是想要說清「現實不應是什麽」;而一當思想借此被提升到「應該如何」的層面上,高出現實的理論參照系就必然隨之萌生,種紛爭不已的歧見也就悄然統一到對人生價值的呼喚上來了。正因為這樣,對於那些自以為掌握了在這方面的發言特權的人,就有必要提醒一句:即使從專業的角度來挑剔,那些在往返論辯中各走極端的意見是犯了所有可能犯的錯誤,它們也仍然正確地共有著對文化環境的現實危機感;而且,如果沒有被醉心於細節考證的學者所遺忘的話,這種危機感才應是他們檢省和整理傳統的主要動因。在這個意義上,也許有點兒令那些醉心細部以逞一技之能的專家們難堪的是,長期以來,正因為議論傳統文化的人遠不限於他們狹小的圈子,人們才沒有沉湎於僅僅去「玩」文化,在這方面形成的「熱點」也才會支撐起民眾心理中一個普遍存在的超越支點;盡管由此所反映出來的對於現存狀態的批判意識是模糊不清的,但畢竟時時矯正著只把對傳統的考索當成一個純粹技術過程的意義迷失現象,因為它暴露日常世界的無根與失范,從而凸顯了讓生活重獲價值的終極關切。
當然,問題並不到此為止。經由對社會的精神分析而診斷出對傳統的誤讀乃深源於對現實的強烈不安和超越企望,這只能證明人們的聲明本能躁動的真實性,卻不能證明由之升華出的夢囈也同樣真實。因此,渴望在過去與未來之間與自己找到確切定位的現代中國人,就沒有理由滿足於以來隨意的聯想來補充自己對傳統的一知半解。須知,歷史文本中所埋藏的答案,決不僅限於人們已經失去了什麽,還更包含他們將可能得到什麽;因此盡管人們可以憑空虛構出千百種未來生活的前景,但到頭來真能為歷史選種的,卻唯有能從已化為下意識生活態度的共通文化心理中自然引申出來的那一種。從這個意義上講,對置身在歷史延續性之中的人們來說,要想創造傳統,就必須先有效地激活傳統,而要想激活傳統,又必須先全面地認識傳統。如果人們看不到,這種確乎有限的歷史主動性恰恰又是他們唯一現實的歷史可能性,那麽,他們盡可能跳出方外指手畫腳地說中國缺這少那,但就是說不清中國可以得到什麽,無力地把握住這個民族真正的生存機會;緣此,又必須同樣公正地進行水火不容的褒貶,他們就只不過是在喋喋不休地重復著擺脫現實困境的要求,而並沒有朝著問題的解決跨出哪怕一小步。
正是基於上述判斷,產生了有關本書的基本構想——既然一般讀者在沒有可能傾畢生精力去涵泳其間的情況下又總要表明對傳統的態度,而專家們又往往囿於現代學術的分工而不得不偏守可以「安身立命」的一隅,那麽,為兩方面計,都有必要系統地擬出涉及到所有重要關節點的題目,約請各方面的專家,在一個不太難卒讀的篇幅內通力描繪出中華文明的全景。在目前尚未對傳統進行大規模「年鑒學派」式研究的情況下,這起碼是暫時唯一可行的替代辦法,因為盡管這仍嫌不能清晰地勾勒出一個文明系統的內在構成關系,畢竟已經足以使讀者們只要一冊在手,便不至於再對傳統文化的各個環節顧此失彼,只能借題發揮出自己的主觀取向了。當然,為了趨向這種認識上的可觀和全面,本書的協作態度首先就應是嚴格價值中立的;它的全體作者從一開始就被明確要求了這一點。大家清楚地意識到,在一個和別人的現實生存狀態密切相關的問題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也不應該僅僅靠自己的知識優勢就越俎代庖地下判斷。不過,如果讀者們不是把本書冷落成放在案頭備查的工具書,而是把它當做一整本必須從頭念起的對於傳統文本的全面導讀,它就仍然有可能向人們提供一個陟罰臧否前的全方位知識背景,一面他們把神聖的獨立思考權利運用得過於草率和不負責任。這是因為,只要人們能夠系統地讀完本書八十一篇有機相聯的文章,他們就一定會從各個不同的角度驚訝地發現:原來在自己明確贊賞(或者棄絕)傳統文化的某些要素的同時,竟又不自覺地在對它的另一些要素進行悄悄的抵觸(或者保留)。由此,就算論辯對手的立場仍是從情感上難以接受的,卻也會變得在理智上容易理解了。
這樣一來,每一位讀者的心情都會變得躊躇和沉重起來,決不會再像過去只抓住傳統的東鱗西爪時那樣,可以匆忙和率性地對它要麽全稱肯定,要麽全稱否定。沿著本書並列出的眾多文化引資的輻射和相通,人們有可能逐漸體悟到作為其無形經緯的精神網絡,從而確信存在著一個其意義大於各部分之總和的整體文化背景。准此,他們又必然會發現,在一個發育得如此圓熟的文明系統中,盡管其各個構成因素對後人可能顯現出截然相反的正面或負面涵義,但在前人那里都同樣具備著服務於總體結構的功能,也同樣滲透著具有內在正一行的傳統價值觀念及設若認識上升到了這一步,那麽在本書所橫向展現的古代生活的全盛總貌面前,過去那種亦步亦趨於各種外在的偶變,而把一部中華文明史豎著歸結為其必然頹敗史的虛假歷史主義邏輯,就顯然屬於對經驗事實的盲目崇拜了。對讀者們來說,問題的關鍵還不在於已經通過宏觀的鳥瞰而認識到,讓自己覺得可愛或可恨的兩種東西在古代傳統中是纏在一起的,而在於通過微觀的解碼而認識到,這兩種東西其實是服從於一種深層價值追求的,因而說到底又只是一種東西;故此,除非人們已經找到重組的理由來全盤否決古代文明的價值內核,否則,從另一種精神傳統中派生出來的對於中國精神傳統的總體拒絕,就很難令人相信是純粹處於理性的選擇。
不過,認識到歷史在其有限的展開中是會犯錯誤的,絕不意味著人們從此就有理由去厭惡和逃避歷史;恰恰相反,正是為了讓歷史的現象向著理性上升和靠攏,人們就更應該積極地投身於修正和創造歷史。此念一生,對於過去的充滿悲切的追悔,頓時化作了對於未來的滿懷激情的瞻望;而中華文明在過去一個半世紀間的逐漸解構,也就從壓在中國人身傷的無可奈何的宿命,變成了賦予他們巨大選擇可能的契機。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