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是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衣食住行、禮儀、信仰、風尚、娛樂等民間風俗習慣的總和。
上海民俗中新俗與舊俗、土俗與洋俗的並存,促進了多元民俗文化的互彩的民俗,甚至還有異國情調的洋俗,上海文俗文化所呈現的是海納百川兼收並蓄、活力沖沛、日新又新的(海派)精神與風格。
本書是《民俗上海》叢書中的《民俗上海‧靜安卷》。
目錄
總序/尹繼佐
前言
壹 物質民俗
[一]服飾
1.鴻翔女裝 2.亨生西服
3.第一西比利亞皮貨 4.龍鳳旗袍
5.千秋童裝 6.藍棠—博步皮鞋
[二]飲食
1.海派川菜 2.廣幫風味菜
3.綠楊(屯�)“食療” 4.上海烤鴨
5.沙利文咖啡 6.凱司令蛋糕
7.王家沙、老大房點心 8.各地土產
9.新長發栗子 10.杜六房熟食
[三]建築
1.花園洋房 2.公寓建築 3.新式里弄
4.舊式里弄 5.彬戶簡屋 6.公用建築
[四]商業習俗
1.開張 2.技藝 3.行業行規
[五]交通
1.獨輪車 2.人力車 3.馬車 4.汽車、電車
貳 人生禮儀
[一]生育禮俗
[二]婚姻禮俗
[三]壽誕禮俗
[四]喪葬禮俗
[五]家風、家教、家傳
1.家風 2.家教 3.家傳
[六]社會禮俗
1.交際習俗 2.社區交往
參 節慶民俗
[一]傳統節俗
1.春節 2.元宵節 3.清明節
4.浴佛節 5.端午節 6.中秋節
[二]外來節俗
聖誕節
[三]新節俗
1.金秋旅游節 2.文化藝術節 3.廣場藝術節
肆 信仰民俗
[一]佛教
1.靜安下寺 2.圓明講堂 3.上海佛教居士林
[二]道教
1.金龍四大王廟 2.紫陽宮
3.桐柏宮 4.金司徒廟
[三]基督教和天主教
1.懷恩堂 2.新恩堂 3.小德肋撒堂
[四]猶太教
西摩會堂
[五]伊斯蘭教
江寧路清真寺
伍 娛樂習俗
[一]游樂場
1.斜橋總會 2.申園 3.愚園 4.張園 5.徐園
[二]舞廳
1.大華飯店舞廳 2.聖愛娜舞廳
3.百樂門舞廳 4.大都會舞廳 5.聯誼俱樂部舞廳
[三]劇場、書場
1.美琪大戲院 2.瑞金劇場 3.江寧戲院
4.上海戲劇學院實驗劇院 5.雲峰劇院 6.上海商城劇院
7.滄州書場 8.新仙林書場 9.靜園書場
[四]茶樓
陸 口承民俗
柒 民間藝術
捌 民間收藏
總後記/尹繼佐
前言
壹 物質民俗
[一]服飾
1.鴻翔女裝 2.亨生西服
3.第一西比利亞皮貨 4.龍鳳旗袍
5.千秋童裝 6.藍棠—博步皮鞋
[二]飲食
1.海派川菜 2.廣幫風味菜
3.綠楊(屯�)“食療” 4.上海烤鴨
5.沙利文咖啡 6.凱司令蛋糕
7.王家沙、老大房點心 8.各地土產
9.新長發栗子 10.杜六房熟食
[三]建築
1.花園洋房 2.公寓建築 3.新式里弄
4.舊式里弄 5.彬戶簡屋 6.公用建築
[四]商業習俗
1.開張 2.技藝 3.行業行規
[五]交通
1.獨輪車 2.人力車 3.馬車 4.汽車、電車
貳 人生禮儀
[一]生育禮俗
[二]婚姻禮俗
[三]壽誕禮俗
[四]喪葬禮俗
[五]家風、家教、家傳
1.家風 2.家教 3.家傳
[六]社會禮俗
1.交際習俗 2.社區交往
參 節慶民俗
[一]傳統節俗
1.春節 2.元宵節 3.清明節
4.浴佛節 5.端午節 6.中秋節
[二]外來節俗
聖誕節
[三]新節俗
1.金秋旅游節 2.文化藝術節 3.廣場藝術節
肆 信仰民俗
[一]佛教
1.靜安下寺 2.圓明講堂 3.上海佛教居士林
[二]道教
1.金龍四大王廟 2.紫陽宮
3.桐柏宮 4.金司徒廟
[三]基督教和天主教
1.懷恩堂 2.新恩堂 3.小德肋撒堂
[四]猶太教
西摩會堂
[五]伊斯蘭教
江寧路清真寺
伍 娛樂習俗
[一]游樂場
1.斜橋總會 2.申園 3.愚園 4.張園 5.徐園
[二]舞廳
1.大華飯店舞廳 2.聖愛娜舞廳
3.百樂門舞廳 4.大都會舞廳 5.聯誼俱樂部舞廳
[三]劇場、書場
1.美琪大戲院 2.瑞金劇場 3.江寧戲院
4.上海戲劇學院實驗劇院 5.雲峰劇院 6.上海商城劇院
7.滄州書場 8.新仙林書場 9.靜園書場
[四]茶樓
陸 口承民俗
柒 民間藝術
捌 民間收藏
總後記/尹繼佐
序
如果從考古學上的馬家 文化算起,上海迄今有六千年的歷史;如果從唐朝天寶石十年(751)置華亭縣算起,上海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如果從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置縣算起,上海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如果從1843年開埠算起,上海也有一百六十多年的歷史了。
在這綿延的歷史中,由于“僻處海奧”,繁衍于上海這塊土地上的先民們在創造日漸豐裕的物質生活的過程中,孕育了富有個性的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明正德《松江府志》稱︰“諸州外縣多樸質,附郭多繁華,吾松則反是,蓋東北五鄉故為海商馳騖之地,而其南純事耕織,故所習不同如此。大率府城之俗,謹繩墨,畏清議,而其流也失之隘;上海之俗喜事功,尚意氣,而其流也失之夸。”“東北五鄉”,即上海縣轄境。這就是說,至遲到明代正德年間在時人的心目中上海民俗文化已顯示出自己獨特的個性。
民俗文化由長久的歷史積澱而成,是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衣食住行、禮儀、信仰、風尚、娛樂等民間風俗習慣的總和。它蘊藏于普通老百姓中間,與千百萬人的日常生活渾然一體,並在社會變遷過程中表現為一種無意識的力量。所以,黃遵憲曾說︰“風俗之端,始于至微,搏之而無物,察之而無形,听之而無聲;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合之,人與人相接,人與人相續,又踵而行之,及其既成,雖其極陋其弊者,舉國之人,習以為常;上智所不能察,大力所不能挽,嚴刑峻法所不能變。”又說︰“禮也者,非從天降,非從地出,因人情而為之者也。人情者何?習慣也。川岳分區,風氣間阻,此因其所習,彼因其所習,日增月益,各行其道。習慣既久,至于一成而不可易,而禮與俗皆出于其中。”這兩段出自《日本國志-禮俗志》的話,非常鮮明地點出了民俗文化的兩大基本特性,即公共性和穩定性。
所謂公共性,是指任何一種民俗事象都不是個體的,而是特定區域人群的“共有的習慣”,因此,它具有超越個體的普遍性;所謂穩定性,則是指一種民俗事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變,因此,它又具有超越時間的恆久性。正因為民俗文化具有超越個體的公共性和超越時間的穩定性,所以,它常常在社會整合、族群凝聚和身份認同等方面都扮演著非同尋常的角色。
然而,民俗文化的公共性和穩定性是建立在特定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基礎之上的,一旦這種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劇烈的變遷.民俗文化也會隨之而發生相應的變化,不可能“一成而不可易”。清嘉慶《上海縣志》稱︰“上海故為鎮時,風帆浪舶之上下,交廣之途所自出,為征商計,吏鼎甲華腴之區。鎮升為縣,人皆知教子鄉書,江海湖鄉,則倚魚鹽為業。工不出鄉,商不越燕齊荊楚。男女耕織,內外有事。田家婦女,亦助農作,鎮市男子,亦曉女工。嘉靖癸丑,島夷內訌,閭閻凋瘵,習俗一變。市井輕佻,十五為群,家無擔石,華衣鮮履,桀詰者舞智告計,或故殺其親,以人命相傾陷。听者不察,素封立破。士族以奢靡爭雄長,燕窮水陸,宇盡雕樓,臧獲多至千指,廝養輿服,至陵轢士類,弊也極矣。”這段話說的就是上海置鎮以來隨社會變遷而來的民情風俗的變化。
……
在這綿延的歷史中,由于“僻處海奧”,繁衍于上海這塊土地上的先民們在創造日漸豐裕的物質生活的過程中,孕育了富有個性的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明正德《松江府志》稱︰“諸州外縣多樸質,附郭多繁華,吾松則反是,蓋東北五鄉故為海商馳騖之地,而其南純事耕織,故所習不同如此。大率府城之俗,謹繩墨,畏清議,而其流也失之隘;上海之俗喜事功,尚意氣,而其流也失之夸。”“東北五鄉”,即上海縣轄境。這就是說,至遲到明代正德年間在時人的心目中上海民俗文化已顯示出自己獨特的個性。
民俗文化由長久的歷史積澱而成,是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衣食住行、禮儀、信仰、風尚、娛樂等民間風俗習慣的總和。它蘊藏于普通老百姓中間,與千百萬人的日常生活渾然一體,並在社會變遷過程中表現為一種無意識的力量。所以,黃遵憲曾說︰“風俗之端,始于至微,搏之而無物,察之而無形,听之而無聲;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合之,人與人相接,人與人相續,又踵而行之,及其既成,雖其極陋其弊者,舉國之人,習以為常;上智所不能察,大力所不能挽,嚴刑峻法所不能變。”又說︰“禮也者,非從天降,非從地出,因人情而為之者也。人情者何?習慣也。川岳分區,風氣間阻,此因其所習,彼因其所習,日增月益,各行其道。習慣既久,至于一成而不可易,而禮與俗皆出于其中。”這兩段出自《日本國志-禮俗志》的話,非常鮮明地點出了民俗文化的兩大基本特性,即公共性和穩定性。
所謂公共性,是指任何一種民俗事象都不是個體的,而是特定區域人群的“共有的習慣”,因此,它具有超越個體的普遍性;所謂穩定性,則是指一種民俗事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變,因此,它又具有超越時間的恆久性。正因為民俗文化具有超越個體的公共性和超越時間的穩定性,所以,它常常在社會整合、族群凝聚和身份認同等方面都扮演著非同尋常的角色。
然而,民俗文化的公共性和穩定性是建立在特定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基礎之上的,一旦這種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劇烈的變遷.民俗文化也會隨之而發生相應的變化,不可能“一成而不可易”。清嘉慶《上海縣志》稱︰“上海故為鎮時,風帆浪舶之上下,交廣之途所自出,為征商計,吏鼎甲華腴之區。鎮升為縣,人皆知教子鄉書,江海湖鄉,則倚魚鹽為業。工不出鄉,商不越燕齊荊楚。男女耕織,內外有事。田家婦女,亦助農作,鎮市男子,亦曉女工。嘉靖癸丑,島夷內訌,閭閻凋瘵,習俗一變。市井輕佻,十五為群,家無擔石,華衣鮮履,桀詰者舞智告計,或故殺其親,以人命相傾陷。听者不察,素封立破。士族以奢靡爭雄長,燕窮水陸,宇盡雕樓,臧獲多至千指,廝養輿服,至陵轢士類,弊也極矣。”這段話說的就是上海置鎮以來隨社會變遷而來的民情風俗的變化。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