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讀《大學之用》、《廢墟中的大學》、《高等教育市場化的底線》這幾部憂患當代大學命運的譯稿時,偏偏趕上電視台的哪個頻道,也正連篇累牘地播放着宣傳國外知名學府的系列節目——照例是一路的天花亂墜,仿佛下界仰望着天國。
這種可巧插播在高考之后的追捧,明眼人一望便知,肯定是迎合了強烈的牟利動機。不過,首先引起我關注的,還不是它那骨子里的「學店」做派,而是裝潢在其表面的、很少引起公眾懷疑的神聖性。就沖這種煞有介事的神聖性,我簡直有些不忍地念及:在這個空空如也的時代,就別再去撕破家長們僅存的虔誠了吧?試想,除了大學、重點大學乃至於海外著名大學這種拾級而上的現代殿堂,他們還能想出什麼更庄嚴的所在,來砥礪自家小孩子苦其心志呢?
我甚至還願意寬容地理解:在大眾的心理中,大學這般地受到迷信,不光因其在理想的維度中,曾經充填了少年時代的童稚幻想,還更因其在現實的層面中,往往構成了人生履歷的實際轉折。借助於現代高等教育機構跟整個社會權力結構的共謀關系,任何一個躍過這道龍門的人,都有可能得到一次真正的提拔,從此好官得做,駿馬任騎。正因為如此,一代又一代的校友,天然地就會充當母校的終身粉絲,這里既有心理學的基礎,也有社會學的考量。
要是事情僅限於此,一切都還算罷了。不過,要是這類神話並非來自大眾傳媒,而是來自我們學院的內部,把一個尋常吃喝拉撒的所在,說成是「到處鶯歌燕舞」的廟堂,那就叫人很難忍受了——正好比遭遇到一位私心過重的寺院住持,老在那里不遺余力地公關,煽動別人往自己的荷包里進香。尤其是,一旦談到海外的名牌大學,最怕的就是那些學成(甚至半成)歸來的留學生,學着母校招生手冊的宣傳口徑,把別人的往好里說也只是指望將來能夠實現的目標,鼓吹成了板上釘釘的事實——由此一來,僅僅因為個別人物對於蠅頭小利的貪圖,而揣着明白裝糊塗,整個的改革方向就被弄得模糊不清了。
孩子們長大后自會曉得:即使出息成了大學教授,也很難一味清高地過活,仍要身陷於章魚吸盤般的體制申,仍要屬於吃拿官餉的工薪階層。由此說來,如果只從利已的立場算計,既然在俗常的神話中,這高樓深院已被說成仙境一般,那麼索性假冒一回得道的神仙,而樂得自在快活,又有何妨?正是緣此,我們才可以理解,為什麼在國內的書市上,到處都充斥着宣揚大學之道、大學理念、大學作為之類的豪邁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