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心理學偉人橫空出世、呼風喚雨、披荊斬棘的時代。世界心理學的天空如此多嬌,引無數璀璨明星競折腰!
作為新世紀心理學愛好者的你,是多麽渴望了解一下在過去的整個20世紀中,都有哪些心理學的著名人物?他們有過哪些心理學的新發現?這些發現對於我們日常生活質量的提高有什麽意義?不僅如此,對於整個人類來說,20世紀的心理學到底有哪些實質性的發展與成就?在探究心理奧秘的征途上,20世紀的心理學有哪些成功的經驗乃至失敗的教訓?而人類心理學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為了滿足心理學愛好者的這份渴望和好奇心,本書從西方近期評選出的「20世紀100位最著名的心理學家」中,特意精選出我國一般讀者不知道,甚至是心理學工作者都不太熟悉的37位,通過描述他們的人格特質與人格魅力,揭示他們對20世紀心理學最富創新性的貢獻,總結他們在心理學史或當代心理學中的卓越成就和歷史地位,從而全方位地展示了一幅20世紀人類心理學演進的宏偉畫卷。
本書的創意極富時代感,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我國當代西方心理學研究的一項空白。
目錄
生理心理學大師
坎農:「身體智慧」的發現者
赫布:挑戰傳統的「神經心理學之父」
斯佩里:大腦半球的探秘者,「右腦革命」的奠基人
加西亞:因「嘔吐」而失敗,也因「嘔吐」而成功
認知心理學大師
波林:「心理學史」的學科創始人
希爾加德:不拘一格的心理學「雜家」
史蒂文斯:「最後一個」實驗心理學家
埃莉諾·吉布森:「視覺懸崖」與客體意義的知覺
坎貝爾:「進化認識論」的奠基人
米勒:「認知革命」的旗手
奈瑟爾:現代認知心理學的「教父」
埃克曼:「面部表情」與大師的升華之道
洛夫特斯:學者與勇者的華彩人生
人格心理學大師
奧爾波特:一個崇尚人類尊嚴的特質理論家
沃爾普:「系統脫敏療法」的創立者
艾森克:像「謎」一樣的人格心理學大師
羅特:揭開「命運」的神秘面紗
米爾:「說出來的智慧」
米歇爾:「自我控制」與「延遲滿足」的解釋者
塞利格曼:左手安撫起憂郁、右手將人們引向光明的天使
社會心理學大師
紐科姆:架起心理學與社會學的橋梁
阿施:雕琢人類靈魂的巨匠
費斯汀格:「心理學界的愛因斯坦」
多奇:從硝煙中走出來的社會心理學大師
沙赫特:「情緒的認知理論」的奠基人
阿龍森:失敗的棒球運動員,成功的社會心理學家
羅森塔爾:「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神奇魔力
米爾格蘭姆:對抗權威、讓世界警醒的人
發展心理學大師
吉爾福特:智力三維結構理論的創始人
洛倫茲:所羅門王指環的持有者
哈洛:為愛而生的「猴子先生」
卡甘:發展心理學家中的「探花」
普洛閔:信仰科學的行為遺傳學大師
管理心理學大師
西蒙:首位問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
麥克菜蘭德:「成就動機研究之父」
賈尼斯:孜孜不倦的「群體盲思」探索者
特沃斯基:不確定條件下判斷和決策的探索者
參考文獻
跋:中國人搞西方「科學心理學」的某些先天不足
坎農:「身體智慧」的發現者
赫布:挑戰傳統的「神經心理學之父」
斯佩里:大腦半球的探秘者,「右腦革命」的奠基人
加西亞:因「嘔吐」而失敗,也因「嘔吐」而成功
認知心理學大師
波林:「心理學史」的學科創始人
希爾加德:不拘一格的心理學「雜家」
史蒂文斯:「最後一個」實驗心理學家
埃莉諾·吉布森:「視覺懸崖」與客體意義的知覺
坎貝爾:「進化認識論」的奠基人
米勒:「認知革命」的旗手
奈瑟爾:現代認知心理學的「教父」
埃克曼:「面部表情」與大師的升華之道
洛夫特斯:學者與勇者的華彩人生
人格心理學大師
奧爾波特:一個崇尚人類尊嚴的特質理論家
沃爾普:「系統脫敏療法」的創立者
艾森克:像「謎」一樣的人格心理學大師
羅特:揭開「命運」的神秘面紗
米爾:「說出來的智慧」
米歇爾:「自我控制」與「延遲滿足」的解釋者
塞利格曼:左手安撫起憂郁、右手將人們引向光明的天使
社會心理學大師
紐科姆:架起心理學與社會學的橋梁
阿施:雕琢人類靈魂的巨匠
費斯汀格:「心理學界的愛因斯坦」
多奇:從硝煙中走出來的社會心理學大師
沙赫特:「情緒的認知理論」的奠基人
阿龍森:失敗的棒球運動員,成功的社會心理學家
羅森塔爾:「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神奇魔力
米爾格蘭姆:對抗權威、讓世界警醒的人
發展心理學大師
吉爾福特:智力三維結構理論的創始人
洛倫茲:所羅門王指環的持有者
哈洛:為愛而生的「猴子先生」
卡甘:發展心理學家中的「探花」
普洛閔:信仰科學的行為遺傳學大師
管理心理學大師
西蒙:首位問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
麥克菜蘭德:「成就動機研究之父」
賈尼斯:孜孜不倦的「群體盲思」探索者
特沃斯基:不確定條件下判斷和決策的探索者
參考文獻
跋:中國人搞西方「科學心理學」的某些先天不足
序
親愛的讀者朋友,這里呈現給大家的《你不知曉的20世紀最傑出心理學家》,是我們從西方近期評選出的「20世紀100位最傑出的心理學家」中,特意精選出我國一般讀者不知道,甚至是心理學工作者都不太熟悉的37位,通過描述他們的人格魅力、心理學創新性貢獻和歷史地位,從而全方位地展示了一幅20世紀人類心理學演進的宏偉畫卷。也許你正在期待着這樣一本書呢!
在21世紀剛剛進入第8個年頭的時候,作為心理學愛好者的你,是多麼渴望了解一下在過去的整個20世紀中,都有哪些心理學的著名人物或大家?他們有過哪些心理學的新發現?這些發現對於我們日常生活質量的提高有什麼意義?不僅如此,對於我們整個人類來說,20世紀的心理學到底有哪些實質性的發展與成就?在探究心理奧秘的征途上,20世紀的心理學有哪些成功的經驗乃至失敗的教訓?而人類心理學的未來最終又將走向何方?……我主編的這本書,正是為了滿足讀者的這份渴望或好奇心的。
作為本書的導言,我想通過宏觀地勾畫20世紀人類心理學的發展脈絡,特別是通過提煉20世紀人類心理學的嶄新的「觀念」,從而總體地展示20世紀人類心理學的卓越成就。這也正是我們編撰本書的初衷。
這里我所用的「觀念」一詞,需要作一下界定。我所謂的「觀念」(idea),不是簡單地指「概念」(concept)。一般說來,一個概念是人們憑借直覺、想象、推理或頓悟等而對許多個別事物的共同特征的一種概括(或抽象)。每一個概念的所指對象、范圍大小各有不同;而我所說的「觀念」,形象地說,就是指「大」概念。更准確地說,是指一組相互之間有內在聯系的、融貫的概念之集合,或稱「集合性概念系統」。這種集合性概念系統已相當於我們通常所說的「思想」(thought)了。舉一個例子便能清楚這一點。皮亞傑關於兒童認知發展的心理機制的解釋,就相當於我所說的「觀念」,因為這一觀念是由皮亞傑的「格式」、「同化與順化」、「平衡過程」(equili-bration)等一組有內在聯系的、融貫的概念所構成的。如果你不理解這一組相關的概念,那你就無法理解皮亞傑的認知發展機制這一觀念或思想。
下面我就提綱挈領地介紹一下我們在本書中所揭示的20世紀人類心理學的八大新觀念:
新觀念1:心理是「無意識」的
以馮特為代表的科學心理學誕生之初,亦即19世紀的最后20年,心理學家們普遍相信:心理不過就是「意識」(conscious)。這一信念源遠流長,其祖師爺是笛卡兒。他最早系統地論證了心理的意識觀。在他看來,之所以「我思故我在」,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一切(物質世界也好,哪怕是你的那顆大腦也好)是否存在,都是可以懷疑的;但『『我在思考」本身,則無論如何是不能再懷疑的!你能「清楚明白」地意識到——通過自我內省——你的頭腦中有「天賦觀念」;像上帝、無限性、完美性、統一性、歐幾里得幾何學公理等,只要你稍加內省,它們就會直接呈現給你的意識——按現在認知心理學的時尚說法,就是「有意識的通達」。正是因為受到笛卡兒意識觀的根深蒂固的影響,那時的馮特、布倫塔諾、詹姆斯和杜威等,都持有「心理不過就是意識」這一信念。
20世紀上半葉心理學的第一項重大發現是「無意識」(uncon-scious),而且,無意識的觀念幾乎支配了整個20世紀的心理學。說起無意識,當然要歸功於弗洛伊德。有的史書上說:「弗洛伊德發現了無意識。」這里的「發現」一詞,我要限定一下。只能說,弗洛伊德發現了無意識中的一種,即作為心理的一個「區域」、一種「實在」的無意識。當然,這就說來話長了。
我以為,在整個西方心理學史上,無意識的研究有兩條線索、兩種思路:一是作為心理(Mind)的一個「區域」、一種「實在」的無意識。這就意味着,在人的心理中,有那麼一個區域,客觀地、實實在在地存在着那麼一個你自己都意識不到的東西。這種意義上的無意識,肇始於柏拉圖的「靈魂的三分法」——欲望、激情和理性。「欲望」是「我們天性中狂放不羈的獸性」;「在每個善良的人身上,都有這樣一種潛在的狂暴的獸性」。它必須得到滿足,但通常是被理性靈魂所壓抑着的。不難看出,靈魂的三分法直接孕育着后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到了弗洛伊德的時候,這種作為一種心理的「實在」的無意識正式得以確認。按弗洛伊德的設想,縱然你在大腦的解剖結構中找不到這樣一種無意識的定位,但它作為人的心理深處的一個「王國」——就像他的「冰山」隱喻所形象刻畫的那樣,則是毋庸置疑的。可以給弗洛伊德的無意識如下描述性的定義:從內容來看,無意識是由(先天)本能和后天「被壓抑的經驗」這兩方面所構成的;從產生的機制來看,無意識是因童年時期的「創傷性經歷」經過長期的「壓抑」而形成的(如「俄狄浦斯情結」)。沒有壓抑,也就無所謂無意識;從功能上看,無意識總是潛伏在心理深處伺機而動,並無時無刻不在支配着人的行動(在這個意義上,弗洛伊德的uncon-scious譯成「潛意識」則更為貼切)。
西方無意識研究的第二條線索,是作為心理的自我反省的程度或水平的無意識。這就意味着,無意識並不是心理中一成不變的實在,而僅僅是心理在「自我反省的程度或水平」上有差異;無意識不過是一個「反省」或「意識到」的程度或水平的問題。當我們反省自己的心理活動時,或對一個心理事件(如做數學題)進行覺察時,所「意識到的」東西或成分,有時多些,有時又少些。這種意義上的無意識,肇始於近代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他的「單子」(monad)學說認為,作為構成世界萬物(包括生命)之本原的「單子」,都是活躍的、有意識的,但其清晰與明白的程度卻各不相同。單子發展,是一個從「微知覺」(在意識水平下的或意識不到的知覺),到「統覺」(漸漸聚集起來的微知覺聯合起來最終足以產生意識)的過程。
在整個20世紀,如果說,弗洛伊德是「作為心理實在的無意識」的代表,那麼皮亞傑則是「作為心理反省的程度的無意識」的代表;如果說弗洛伊德關注的是「情感無意識」,那麼皮亞傑則關注的是「認知無意識」。在皮亞傑看來,兒童對自己認知活動的意識水平——「意識的把握」——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成功」——知道如何做(如會做加法題);第二層次才是「理解」——知道為什麼這樣做(懂得加法的意義)。直到兒童發展到「具體運算」水平(七八歲)之前,他一直是處於「認知無意識」水平。
20世紀下半葉的無意識研究,其總體趨向是:沿襲弗洛伊德無意識的學者少,光大皮亞傑無意識的學者多。2005年,法國出版了《弗洛伊德批判:精神分析黑皮書》,其扉頁上寫着:「如果沒有弗洛伊德,人們可以更好地生活、思維和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人們對弗氏無意識的失望或無奈。本書中的洛夫特斯,從實驗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專門炮轟弗洛伊德所謂「童年被壓抑的記憶」。不僅用實驗事實證明目擊者證詞中存在「虛假記憶」,而且那些令弗洛伊德的信徒們深信不疑的「被壓抑」的性虐待童年記憶,不過是由於來訪者長期暴露於反復的暗示中,有時雖產生了精致、連貫的回憶報告,但其內容卻是子虛烏有的。事實上,這種「反復暗示」往往是咨詢師的所作所為。
「內隱」(explicit)的概念,是對作為心理反省程度的無意識的新拓展。20世紀80年代率先開始的「內隱記憶」研究,吹響了無意識研究的新的進軍號角。內隱記憶(explicit memory)一般是指,當人們受到某一過去經驗的影響時,卻完全意識不到他們是在進行回憶。「在任務的成績需要有意識地回想已有的經驗時,表現的是外顯記憶;而在沒有有意識回想的情況下,任務的成績也能有所增進則表現的是內隱記憶。」現今的認知心理學家相信,內隱現象無所不在:除了內隱記憶、啟動效應、內隱知覺、內隱學習、內隱概念外,還有內隱情緒、內隱動機,等等!
……
在21世紀剛剛進入第8個年頭的時候,作為心理學愛好者的你,是多麼渴望了解一下在過去的整個20世紀中,都有哪些心理學的著名人物或大家?他們有過哪些心理學的新發現?這些發現對於我們日常生活質量的提高有什麼意義?不僅如此,對於我們整個人類來說,20世紀的心理學到底有哪些實質性的發展與成就?在探究心理奧秘的征途上,20世紀的心理學有哪些成功的經驗乃至失敗的教訓?而人類心理學的未來最終又將走向何方?……我主編的這本書,正是為了滿足讀者的這份渴望或好奇心的。
作為本書的導言,我想通過宏觀地勾畫20世紀人類心理學的發展脈絡,特別是通過提煉20世紀人類心理學的嶄新的「觀念」,從而總體地展示20世紀人類心理學的卓越成就。這也正是我們編撰本書的初衷。
這里我所用的「觀念」一詞,需要作一下界定。我所謂的「觀念」(idea),不是簡單地指「概念」(concept)。一般說來,一個概念是人們憑借直覺、想象、推理或頓悟等而對許多個別事物的共同特征的一種概括(或抽象)。每一個概念的所指對象、范圍大小各有不同;而我所說的「觀念」,形象地說,就是指「大」概念。更准確地說,是指一組相互之間有內在聯系的、融貫的概念之集合,或稱「集合性概念系統」。這種集合性概念系統已相當於我們通常所說的「思想」(thought)了。舉一個例子便能清楚這一點。皮亞傑關於兒童認知發展的心理機制的解釋,就相當於我所說的「觀念」,因為這一觀念是由皮亞傑的「格式」、「同化與順化」、「平衡過程」(equili-bration)等一組有內在聯系的、融貫的概念所構成的。如果你不理解這一組相關的概念,那你就無法理解皮亞傑的認知發展機制這一觀念或思想。
下面我就提綱挈領地介紹一下我們在本書中所揭示的20世紀人類心理學的八大新觀念:
新觀念1:心理是「無意識」的
以馮特為代表的科學心理學誕生之初,亦即19世紀的最后20年,心理學家們普遍相信:心理不過就是「意識」(conscious)。這一信念源遠流長,其祖師爺是笛卡兒。他最早系統地論證了心理的意識觀。在他看來,之所以「我思故我在」,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一切(物質世界也好,哪怕是你的那顆大腦也好)是否存在,都是可以懷疑的;但『『我在思考」本身,則無論如何是不能再懷疑的!你能「清楚明白」地意識到——通過自我內省——你的頭腦中有「天賦觀念」;像上帝、無限性、完美性、統一性、歐幾里得幾何學公理等,只要你稍加內省,它們就會直接呈現給你的意識——按現在認知心理學的時尚說法,就是「有意識的通達」。正是因為受到笛卡兒意識觀的根深蒂固的影響,那時的馮特、布倫塔諾、詹姆斯和杜威等,都持有「心理不過就是意識」這一信念。
20世紀上半葉心理學的第一項重大發現是「無意識」(uncon-scious),而且,無意識的觀念幾乎支配了整個20世紀的心理學。說起無意識,當然要歸功於弗洛伊德。有的史書上說:「弗洛伊德發現了無意識。」這里的「發現」一詞,我要限定一下。只能說,弗洛伊德發現了無意識中的一種,即作為心理的一個「區域」、一種「實在」的無意識。當然,這就說來話長了。
我以為,在整個西方心理學史上,無意識的研究有兩條線索、兩種思路:一是作為心理(Mind)的一個「區域」、一種「實在」的無意識。這就意味着,在人的心理中,有那麼一個區域,客觀地、實實在在地存在着那麼一個你自己都意識不到的東西。這種意義上的無意識,肇始於柏拉圖的「靈魂的三分法」——欲望、激情和理性。「欲望」是「我們天性中狂放不羈的獸性」;「在每個善良的人身上,都有這樣一種潛在的狂暴的獸性」。它必須得到滿足,但通常是被理性靈魂所壓抑着的。不難看出,靈魂的三分法直接孕育着后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到了弗洛伊德的時候,這種作為一種心理的「實在」的無意識正式得以確認。按弗洛伊德的設想,縱然你在大腦的解剖結構中找不到這樣一種無意識的定位,但它作為人的心理深處的一個「王國」——就像他的「冰山」隱喻所形象刻畫的那樣,則是毋庸置疑的。可以給弗洛伊德的無意識如下描述性的定義:從內容來看,無意識是由(先天)本能和后天「被壓抑的經驗」這兩方面所構成的;從產生的機制來看,無意識是因童年時期的「創傷性經歷」經過長期的「壓抑」而形成的(如「俄狄浦斯情結」)。沒有壓抑,也就無所謂無意識;從功能上看,無意識總是潛伏在心理深處伺機而動,並無時無刻不在支配着人的行動(在這個意義上,弗洛伊德的uncon-scious譯成「潛意識」則更為貼切)。
西方無意識研究的第二條線索,是作為心理的自我反省的程度或水平的無意識。這就意味着,無意識並不是心理中一成不變的實在,而僅僅是心理在「自我反省的程度或水平」上有差異;無意識不過是一個「反省」或「意識到」的程度或水平的問題。當我們反省自己的心理活動時,或對一個心理事件(如做數學題)進行覺察時,所「意識到的」東西或成分,有時多些,有時又少些。這種意義上的無意識,肇始於近代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他的「單子」(monad)學說認為,作為構成世界萬物(包括生命)之本原的「單子」,都是活躍的、有意識的,但其清晰與明白的程度卻各不相同。單子發展,是一個從「微知覺」(在意識水平下的或意識不到的知覺),到「統覺」(漸漸聚集起來的微知覺聯合起來最終足以產生意識)的過程。
在整個20世紀,如果說,弗洛伊德是「作為心理實在的無意識」的代表,那麼皮亞傑則是「作為心理反省的程度的無意識」的代表;如果說弗洛伊德關注的是「情感無意識」,那麼皮亞傑則關注的是「認知無意識」。在皮亞傑看來,兒童對自己認知活動的意識水平——「意識的把握」——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成功」——知道如何做(如會做加法題);第二層次才是「理解」——知道為什麼這樣做(懂得加法的意義)。直到兒童發展到「具體運算」水平(七八歲)之前,他一直是處於「認知無意識」水平。
20世紀下半葉的無意識研究,其總體趨向是:沿襲弗洛伊德無意識的學者少,光大皮亞傑無意識的學者多。2005年,法國出版了《弗洛伊德批判:精神分析黑皮書》,其扉頁上寫着:「如果沒有弗洛伊德,人們可以更好地生活、思維和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人們對弗氏無意識的失望或無奈。本書中的洛夫特斯,從實驗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專門炮轟弗洛伊德所謂「童年被壓抑的記憶」。不僅用實驗事實證明目擊者證詞中存在「虛假記憶」,而且那些令弗洛伊德的信徒們深信不疑的「被壓抑」的性虐待童年記憶,不過是由於來訪者長期暴露於反復的暗示中,有時雖產生了精致、連貫的回憶報告,但其內容卻是子虛烏有的。事實上,這種「反復暗示」往往是咨詢師的所作所為。
「內隱」(explicit)的概念,是對作為心理反省程度的無意識的新拓展。20世紀80年代率先開始的「內隱記憶」研究,吹響了無意識研究的新的進軍號角。內隱記憶(explicit memory)一般是指,當人們受到某一過去經驗的影響時,卻完全意識不到他們是在進行回憶。「在任務的成績需要有意識地回想已有的經驗時,表現的是外顯記憶;而在沒有有意識回想的情況下,任務的成績也能有所增進則表現的是內隱記憶。」現今的認知心理學家相信,內隱現象無所不在:除了內隱記憶、啟動效應、內隱知覺、內隱學習、內隱概念外,還有內隱情緒、內隱動機,等等!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