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詩哲方東美論著輯要

東方詩哲方東美論著輯要
定價:288
NT $ 251
 

內容簡介

在中國的20世紀,有這樣的一位哲人:他有着最深厚的儒學淵源,也接受了最嚴格的西學訓練;他不乏縹緲恣肆的道家資質,也具備悲智雙運的佛家本懷;他力圖超脫黨派,卻終身為政治糾結——這就是方東美,被譽為中國現代哲學思想史上的「東方詩哲」。本書精選了東方美先生的學術代表作,並對其生平、學術加以述評,在新的視角下展示了東方美的學術精華和學術貢獻。

方東美(1899—1977),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創始人方苞之后裔,中國現代哲學家。方東美自幼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1917年入金陵大學攻讀哲學,1921年赴美研讀西方哲學,獲博士學位。回國后長期就任於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哲學系。他以弘揚中華文化的精神價值為學術主旨,以開放的胸襟對待中外各種思想流派,力圖原古今文化源流,察東西文明得失,統攝諸家之學。
 

目錄

東方詩哲方東美傳述
生命情調與美感
生命悲劇之二重奏
哲學三慧
中國人生哲學概要(節選)
中國人的人生觀(節選)
中國哲學對未來世界的影響
中國哲學精神
與熊子貞先生論佛學書
中國大乘佛學引論
《華嚴經》所詮之義理——五周因果周
談宋儒所傳承的學術傳統與時代背境
贊嘆我民族之美質,感喟於人心之萎靡
羅家倫先生紀念談話
堅白精舍詩集選
方東美先生生平簡表
 

學術的傳承與發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積累過程。在對中國現代學術的「世紀回眸」中,我們在重估和評價百年學術成果的同時,更應該從前輩學人勤勉的學術實踐和科學的研究方法中汲取豐富的學術營養。就中國現代人文科學而言,無論是「舊學」還是「新知」,都留下前輩學人篳路藍縷的足跡,他們的獨辟蹊徑匯成了我們的康庄大道。

眾所周知,南京大學是當代中國為數不多的百年高校之一。她有兩個歷史源頭:一個是肇始於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創立的三江師范學堂,1914年以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江蘇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時期,1949年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次年定名為南京大學;另一個是1888年(光緒十四年)成立的基督教會匯文書院,后來發展為金陵大學。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全國院系調整中與南京大學合並,構成了現在的南京大學。這樣一個經歷不僅顯示出她的悠久,還顯示出她的坎坷——不斷地更名,不斷地重組、合並、調整。其實這正是中華民族近現代顛沛歷史的縮影。而南京大學歷經滄桑,卓然屹立,形成了鮮明的學術傳統,涌現出眾多的名師大家,給我們留下豐碩的學術遺產,其中必有一種不可磨滅的精神力量,這大概就是南京大學的校訓:「誠朴雄偉,勵學敦行。」其中「誠」字最為根本,也是南京大學歷史上最早的校訓。「誠」是真實而不虛妄的真理,也是追求真理、誠信不欺的美德。

南京大學深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傳統是南京大學精神的典型體現。20世紀上半葉,伴隨着民族文化的重建過程,中國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發展史上充滿了中學、西學、新學、舊學、科學、玄學的爭論,「思想自由原則,兼容並包主義」是當時中國大學總體性的人文精神,而歷史上的南京大學又提出過具有自我取向的「昌明國故,融化新知」、「人文與科學平衡」等學術主張和辦學宗旨,可見南京大學采取的是—種「中庸」的態度,走的是溫故知新、繼承創新的學術路徑,她的兩個歷史源頭已經顯示出這樣的學術趨向:一是建立在中國教育傳統上的「新學」,但提倡國學、藝術與科學三者兼通融合;—是具有西學東漸背景的教會大學,卻對中國文化重視有加,成立了中國現代學術史上較早的中國文化研究所。這樣的源頭活水,不斷地吸納志同道合的名師大家,匯成源遠流長、獨立不遷的學術傳統。

今天,中華民族進入偉大復興的時代,南京大學邁向建設世界高水平大學的進程,我們飲水思源,愈加感到受益於這些名師大家們賦予我們的學術財富和精神力量,愈加渴望對他們孕育的傳統加以系統的研究總結,返本開新,發揚光大。

「南雍學術經典」叢書是南京大學歷史上學術大師們的人文社會科學名著精選。它吸收中國傳統學術史中「學案」的編纂形式,邀請大師們的學術傳人或研究專家,精選薈粹大師們的學術代表作,對其生平、學術加以述評並制作學術年表,再按不同的學科陸續分輯出版。這樣一項研究性的出版工程,不僅勾勒出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脈絡,而且在新的視角下展示了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精華,其中不乏首次被整理、公布的珍貴資料。同時,為了進一步展示20世紀南京大學的學術面貌和學術貢獻,我們以后還將陸續推出其他學術大家的經典著述。我們相信,這套書系的出版不僅是南京大學學術傳統研究的豐碩成果,而且也為中國現代學術史研究提供了一份極富價值的學術文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