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文學領域,不能錯過這樣一本在意大利引發轟動的書,感動了歌劇愛好者和那些熱愛我們美麗國家的人:它講述了一個“穿著短褲的意大利男孩”成長為與著名的帕瓦羅蒂齊名的標志性人物的故事。中國觀眾非常喜愛這位偉大的歌唱家的個人事跡及其職業經歷,我相信他們會滿懷熱情和好奇來接受這本書。
我還記得二十年前,帕瓦羅蒂應邀第一次來到北京,在人民大會堂舉辦演唱會。我也曾參與組織活動,並選擇他要演唱的曲目。《今夜無人入睡》當時並沒有入選。我還記得那天的人民大會堂座無虛席。演唱會結束後,人民大會堂里爆發出一陣熱烈的鼓掌和歡呼,這對像政府官員和當時的大知識分子們一樣規矩謹慎的觀眾們是極不尋常的。所有人都在喊著“安可,安可”,而鋼琴敲響的,正是《圖蘭朵》詠嘆調的前幾個音符。一陣激動傳遍了大會堂,我身旁的中國朋友開始竊竊私語這一奇跡:“圖蘭朵,圖蘭朵。”而帕瓦羅蒂則自然以《我將獲勝》凱旋般地結束了他的演唱會,贏得了所有人的贊許。
當安德烈‧I皮切利的成名曲《與你同行》(Time to say
goodbye意大利語版本)那著名的音符穿透空氣時,中國觀眾眼中流動著類似的感動。《別說再見——波切利自傳》一書是意大利音樂面向中國觀眾的一次完美的回歸,非常感性地表達了我們兩個偉大國家之間的友誼。這是一個留成和成功的訊息,因為讀者可以通過閱讀安德烈的個人經歷,與他一起體驗世事滄桑的痛苦磨礪,也一同分享目標達成和獲得成功的喜悅。
安德烈是個多才多藝的人,能夠把輕音樂和歌劇結合在一起。以他那從未忘記的人格征服了觀眾,使人覺得他不是個明星,而是我們當中的一員。中國的讀者朋友可以收集一些幾年前在托斯卡納的生活片段:最為繁榮的華僑團體之一正是在托斯卡納,也可以把波切利看作是一位意大利兄弟。
波切利曾一展才華,為他的幾首大獲成功的歌曲填寫優美的歌詞,而此番他的創造時刻在文學中得以展現。在書中,安德烈還訴說了沉默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性,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沉默的聲音:有時聲音的沉默;一個冬小麥在沉默中的人更容易聆听到自己的靈魂”。
波切利顯然能夠沉默下來,安靜地應對興奮,或許還有日常生活中負面的激動情緒,就旬每天清晨鍛煉有著千年藝術太極拳的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因此我認為,對于一個從平靜和諧中形成自己生活方式的民族來說,能夠完全理解這種對靜默、靈性、專注和冥想的渴望。
倪波路 處長
意大利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