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金融海嘯︰全球金融危機及中國應對

直面金融海嘯︰全球金融危機及中國應對
定價:179
NT $ 156
  • 作者:嚴行方
  •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2511550
  • ISBN13:9787802511552
  • 裝訂:平裝 / 24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面對金融海嘯,誰都無法置身度外,唯有研究對策!

在中國,有一則曾經改變了許多人消費觀念的寓言故事。說是一位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在天堂相遇。美國老太太說,自己一生都住在大房子里,臨終時還沒有還清房屋貸款;而中國老太太則說;自己辛苦了一生終于買了套大房子,雖然自己沒福分住,但總算可以留給兒孫了。

次貸危機的爆發,讓美國老太太的故事像肥皂泡一樣破滅了。她在天堂里嘆息說,這種寅吃卯糧的借貸消費真是害人不淺哪!可憐她的子孫們今後要在銀行賬單中過日子了。

本書著重探討次貸危機形成全球金融海嘯的深層次原因,尤其是對世界經濟及中國政府、企業、個人的影響,是研究美國金融危機不可多得的參考書籍。
 

目錄

第一章 金融監管體系百密一疏
這次駭人听聞的金融海嘯為什麼發源于美國?這個問題許多人沒有考慮過。事實表明,美國金融監管體系問題多多,周期性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必然規律。這是1929年以來最大的一次,但不會是最後一次。
金融監管最重要的是透明度
美國監管體系偏偏缺少透明度
美元作為硬通貨是靠不住的
美聯儲機構本身就有胎里毛病
胎里毛病時不時就會發作一下
金融巫師們投機鑽營手段多
五大投資銀行頃刻問全軍覆沒
商業銀行和信托機構厄運連連
美國金融生病,全球央行吃藥
第二章 金融衍生產品居心叵測
馬克思說︰“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看看,金融衍生產品把這方面的貪婪發揮到了極致。
金融衍生產品本是用來轉移風險的
杠桿、CDS、次貸之間的三角戀
CDS和CDO合力把雷曼推向懸崖
MBS債券讓雷曼公司遭滅頂之災
金融衍生產品缺乏支持必然出問題
盲目追求虛擬經濟繁榮怎麼行
投資銀行杠桿屢屢遭濫用
法律監管不嚴放縱衍生產品做壞事
位高權重的房利美和房地美
第三章 次貸危機令欲望變魔鬼
2008年10月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大標題是“貪婪的代價”,認為“人性的貪婪是這次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源。”此言一出,和之者眾。可是別忘了,僅僅幾年前他們還在大聲疾呼中國要加快發展金融衍生產品呢!
一夜之間爆得盛名的次貸危機
年年寅吃卯糧怎能不出問題
嘴硬骨頭酥的貝爾斯登終于倒下
雷曼公司成也次貸,敗也次貸
雷曼公司被勒令自行了斷的背後
經濟形態和自由競爭的不道德
國際會計準則的橋梁共振效應
次貸危機傳導到中國的路徑
最困難的經濟階段正在到來
第四章 海嘯聲中全球哀鴻遍野
諾貝爾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談到這次金融海嘯給全球造成的破壞時,用了一個字母L(表示影響程度深,會在谷底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不是V(來得急促,持續時間短),也不是U(來得緩慢,持續時間長)。
這次海嘯與1929年大蕭條有一比
全球金融業至少損失幾萬億美元
冰島國家破產,總統呼吁捕魚為食
巴基斯坦被認為是第二個冰島
韓國有可能成為第三個冰島
英國經濟進入60年來最低迷時期
外資依賴度越高的國家越難過
全球只有極少數國家是安全島
金融海嘯有可能引發戰爭
第五章 美國政府奮力重拳出擊
穩定金融秩序,禁止做空股票
針對貨幣市場建立臨時保障
為貨幣市場基金提供強力支持
推出7000億美元讓全球買單
組建實體接收不良信貸資產
美國國際集團意外獲救
金融監管游戲規則被改寫
臨時實行銀行部分國有化
裸泳者依然要艱難地裸泳
第六章 各國政府聯手抱團取暖
同床異夢卻不得不聯合救市
英國的救市方案亮點最多
法國總統薩科齊救市最積極
德國為所有銀行存款兜底
澳大利亞金融穩定壓倒一切
日本源源不斷向銀行緊急輸血
俄羅斯竭盡全力推出組合拳
中國政府救市遇到兩難境地
中國成為國際對沖基金避風港
第七章 全球經濟格局重新排位
7000億美元法案治標不治本
美國金融霸權地位受動搖
美國經濟受傷後不再一枝獨大
全球金融格局從此發生改變
全球金融市場進一步細分
歐洲經濟下降趨勢最明顯
新興市場國家發展後勁足
加拿大因銀行體系健全而受益
中國金融開始真正走向世界
第八章 中國經濟轉型勢在必行
中國金融業在海嘯中躲過一劫
經濟轉型的最佳時機已到
擴大內需,做好自己的事
減輕企業和個人稅賦藏富于民
增強金融系統的排毒功能
加快金融開放,繼續控制風險
尋找金融效率和安全平衡點
堅定地走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第九章 企業發展強調順勢而為
海嘯過後美元必定會貶值
別擔心中國發生次貸危機
尋求政府支持盡快擺脫困境
未雨綢繆,調整出口導向
主動出擊更能抓住機遇
轉向新興市場國家尋求商機
把危機當商機才是聰明人
靜觀其變也是一種策略
第十章 個人投資務必獨善其身
學會判斷行業景氣指數
迎合金融社會主義潮流
看清資本主義的本質玩意
保存實力,避免被裸捐出去
不因貪婪去投資金融衍生品
個人創業有10大注意事項
境外投資理財最好敬而遠之
全球股市暴跌有應對之策
 

2008年,我有兩位朋友從美國紐約回國探親,讓我和我那幫分布在全國各地、遍及各行各業的昔日同窗,較早地對華爾街、次貸危機、金融危機、金融海嘯等關鍵詞表現出非比尋常的關注和熱情。

春天回國的是我的高中老師,他在美國定居已30年。听說老師歸來,當年的各屆學生紛紛聚攏過來問長問短。老師的女兒在美國銀行工作,所以他近水樓台先得月,對這方面了解頗多。當我們第一次听他說起次貸危機這個詞時,雖然陌生,卻領教許多。

夏天回國的是我的高中同學,他僑居美國也已15年了。有朋自遠方來,當年的同窗好友紛紛從北京、深圳等地趕來歡聚一堂,暢談離別的情愫。同學在美國是金融碩士,對金融危機的感受自然又深了一層,大家的交流異常熱烈,不啻于上了一堂金融課。

正是從那時起,我對美國次貸危機及金融危機產生了濃厚興趣,並著手開展解讀、研究。當金城出版社約我撰稿,希望能全面介紹一下美國次貸危機怎樣演變成全球金融海嘯以及中國政府、企業和個人應該怎樣應對時,我愉快地接受了邀請,這就有了您現在看到的這本書。

大家知道,自然界的海嘯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水下塌陷、水下滑坡等原因引起的海浪,具有強大破壞力。海嘯發生時掀起的驚濤駭浪,高度可達十幾米甚至幾十米,能夠傳播幾千公里而只消耗很少能量,到達岸邊時會猛烈地沖上陸地,對生命和財產造成嚴重威脅。

與自然界的海嘯相比,這次從美國華爾街上醞釀而成的金融海嘯,同樣具有上述特點。它從最薄弱的次貸領域掀起,2007年年初生成,2008年年末到達岸邊,遠播至幾千公里以外,集“非典”的傳染性和“9‧11”的破壞性于一體。

有人說,銀行就像小姐傍大款︰你越有錢,它就越是粘著你不放;你越窮,它就越是離你遠遠的。在房價不斷上漲的美國,房貸機構為了多多賺錢一反常態,不斷慫恿窮人買房︰大哥你沒錢嗎?我借給你;擔心還不起嗎?不要緊,房價在漲,過幾年把房子賣掉,你就既賺了錢又白住了房子;你連首付款也沒有?噢,沒關系,可以零首付。

就這樣,大哥們紛紛被小姐拖下了水。這些還貸能力很“次”的貸款被稱為“次貸”,一旦房價下跌,就會形成次貸危機。

生活在社會主義中國,讀者對次貸危機、金融危機比較陌生,但有關“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的故事則家喻戶曉。它曾經改變了多少人的消費觀念,現在終于像肥皂泡一樣破滅了。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消費欲望強度和賺錢能力總是呈兩條相交曲線的。年輕時買房、買車、周游世界的願望是如此強烈,可偏偏沒錢,是信用制度解決了這個難題。可是從某個角度看,信用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大消費陷阱。美國老太太的消費觀念警示人們,超前消費的風險很大,一旦發生危機輕則影響金融穩定,重則危害國家安全。

這次金融海嘯的爆發原因是多方面的,至今還在演進之中,影響時間可能會長達數年之久,有些問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清晰地展露在大家面前。但有一點現在可以肯定,那就是它必然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經濟、企業和個人,影響每一個“我”和“你”。

寫到這里,我不禁哼起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題歌《我和傷》︰“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我和你心連心,永遠一家人。”

是呵,地球越來越小了,以至于我和你都成了地球村里的鄉鄰。面對這次金融海嘯,誰都無法置身度外,唯有研究對策!

嚴行方
2008年12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