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所有制結構的改革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和要求,決定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適當發展個體經濟、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補充。黨的十五大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制度。這是把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互關系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在理論下是完全正確的,而且在實踐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國所有制結構改革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但是,在所有制改革的進程中,一些地方確實受到了新自由主義的嚴重干擾。私有化思潮在學術界、思想界一度蔓延、泛濫,並對改革實踐產生了相當影響。學術界否定公有制的優越性、鼓吹私有化的言論幾乎成為時尚,全國許多地方出現競相出賣國有企業、把經濟增長的希望完體寄托在私營經濟身上等等現象,就是一個例證。
我國所有制結構改革正是在馬克斯主義與 新自由主義的激烈斗爭中進行的。因此,整個改革既取得了輝煌成就,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准確地反映這一復雜的過程是一件困難的工作,我們力求運用各種實際材料,在肯定成績的前提下,揭露存在的矛盾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