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東西之間︰何芳川講中外文化

古今東西之間︰何芳川講中外文化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何芳川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337678X
  • ISBN13:9787563376780
  • 裝訂:平裝 / 25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縱論文明,兩千年縱橫捭闔,橫貫中外,東西方筆底寫就。

文明、文化向來是抽象宏觀之話題,難訴諸文字,非學識宏富,眼光犀利之資深學者不能為。身為中外文化交流問題的專家,何芳川教授輕松而淺白地講授了從秦漢到今天兩千年間東西方文明交流與沖突的歷史,故事精彩紛呈,論斷擲地有聲,有歷史的回顧,有文明的前瞻,在多元文化共立並存的今天,這樣講訴的意義既深且巨。


何芳川(1939—2006),歷史學家。1991 年起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兼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專家評審組成員等多項公職,並曾于1997至 2001年間擔任北大副校長。另外,亦曾多次出國講學,足跡遍及亞洲及歐美諸國。研究範圍以中外文化交流史、比較文化史為主,著有專書及學術論文多種。專書方面,例如︰《崛起的太平洋》、《澳門與葡萄牙大帆船》;與萬明合著《中西文化交流史》、《太平洋貿易網 500 年》,等等。
 

目錄

總序
推薦序
第一講 西出陽關無故人
絲綢之路與古代中外文明的交匯(上)
第二講 直掛雲帆濟滄海
絲綢之路與古代中外文明的交匯(下)
第三講 率土之濱盡王臣
“華夷秩序”新論(上)
第四講 一統華夷享太平
“華夷秩序”新論(下)
第五講 天書到處多歡聲
世界歷史上的鄭和遠航
第六講 硪珂衣錦下雲檣
早期西方殖民者在中國與東亞的活動
第七講 雲想衣裳花想容
19世紀中國和東方民族運動的宗教外衣
第八講 落霞與孤鶩齊飛
大清帝國的改革︰兼論“同光”新政的文化背景
第九講 西風落葉下長安
大清帝國的改革︰戊戌維新
第十講 東邊日出西邊雨
19世紀中日古代文明命運的分野
第十一講 休對故人說故國
華僑與中華文明
第十二講 百川匯海不復回
文明的撞擊與交匯
後記
 

中外文明交流是個大題目,也是人人都感興趣的題目。按照費正清的提法,中國近現代史就是一部中西文化接觸史,是西方挑戰、中國回應的歷史進程。這個說法,固然是夸大了西方文明在中國近代歷史文化發展上的主導地位,但卻直截了當,點出了中國近現代變化的主要脈絡,是與西方的拓展有關。

也許是因為近代西方強勢文化的影響,中國人都會感到學習西方、模仿西方是大勢所趨,是文明的走向,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必然。學習與模仿,或是不自覺的崇洋媚外,或是有意識的自強不息,總之,是看到了近代西方文明有其優秀高超、值得仿效之處。俗語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看到其他文明有高度發展的成就,而起模仿之念,而有向往之心,是人類的自然本性。然而,文明的發展也使人們對自己習慣的文化形態與行為,產生認同感、秩序感,甚至依賴感,出現文化的自我本位現象。不同文化的接觸,在不威脅認同感與秩序感的情況下,很容易相互交流與學習。一旦某方挾其船堅炮利,以征︰艮的姿態出現,對應而來的便是抗拒與排斥,乃至于心理秩序的崩潰及重建秩序之前的混亂。

中國文明的發展,在世界歷史上有其地緣上得天獨厚之處,不但自我完足、自成體系,而且歷史悠久,連綿不斷,產生了根深葉茂、瓜瓞綿長的文化認同感與秩序感。在與近代西方接觸與沖突之前,中國文明所塑造的文化模式強調的是秩序,是天人合一的整體穩定,是長幼尊卑各明其序的大一統帝國。與外界的交流限于物質的交換,以及不威脅政治社會體制的宗教思想及零星的天文地理知識。19世紀以來,中西接觸的格局大變,也促成了中國近現代的變革與動蕩。史學家形容近現代中國的歷史發展與走向,常用“尋求新秩序”這概念,其實就暗示了中國走出了舊的文明秩序,走進了全球化的世界格局,還沒找到穩定的新秩序,還在曠野大地上游蕩。

中國古代知識界對外國的認識以及有系統的搜羅材料,一向是實用性的,從張騫通西域到鄭和下西洋,都有天朝聲威遠播的政治目的。張騫搜集到的材料,基本上記載于《史記》、《漢書》,仍有重要史料價值;鄭和下西洋所接觸到的數據,卻從明代官方檔案中毀棄了,只有私人著述的《瀛涯勝覽》與《星槎勝覽》傳世。純知識的探討,為了了解域外文明而進行的研究很少,要到了20世紀才有系統而深入的專著。從馮承鈞翻譯的大量西方學術著作來看,早期的中西交通史研究領域,西方學者的貢獻是主要的。

我還記得自己在台灣讀大學時,對中西交通史發生了興趣,最早讀的就是馮承鈞的譯著,還讀到藤田幸八及桑原騭藏的著作。後來比較有系統地看了張星恨的《中西交通史匯編》與方豪的《中西交通史》,覺得這個領域十分有趣,但材料支離破碎,只能看到歷史圖像的一鱗半爪。到了美國,看到許多新的考古發掘材料,也讀了Donald Lach的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感到這個領域的材料層出不窮,正是學術開拓的新方向。然而,我的興趣也止于興趣,從來沒有進行鑽研,只是滿足自我的閱讀樂趣,做一名學術的看客,看別人怎麼研究。

在香港城市大學發展中國文化課程時,我就把中外文化交流當作—個發展重點,請了許多專家來校,舉辦各種講座與座談。辦過的系列性講座有:何丙郁講中西文化交流與科學史、黃時鑒論元明以來的東西文化交流、王邦維講古代中印文化交流、榮新江講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林梅村探討漢唐時期的西域文明、邢義田講漢帝國與羅馬帝國、張錯講利瑪竇來華的中西文化交流等,還有許多個別的講座,都涉及東西交通與文化交流的各方面。在中國文化中心請來的學者中,講中外文明交匯,包涵古今、最有系統的,是北京大學的何芳川教授。他—共講了20個專題,有歷史的回顧,還有文明的前瞻,從世界史的宏觀構架審視中外接觸及交流的不同側面,給我們的學生提供了清楚的知識脈絡。

與芳川兄結識,是一大快事。他為人誠懇,任勞任怨,又思路敏銳,長于總結學術研究的成果,把紛亂破碎的歷史圖像重新整合,有條不紊地呈現出歷史發展的主線。我們談古論今,甚為相契,飲酒賦詩,相見恨晚。最令我欣賞的是他的燕趙男兒豪情,一諾干金,又為人風趣,絕不自以為是。因此,當我向他提要求,把20個專題講座的講義整理出書,作為中國文化中心講座系列中的一冊,以便同學及有興趣的人參考,他听了,只說了一聲好,又挾帶上一句玩笑式的“遵命”,當作任務接受了。

眼前這本十二講的書稿,就是芳川兄重新整理他在城市大學20次講座的成果,條理分明,行文生動活潑,是涵括中外文明交匯最能引人人勝的一本入門書。這也正符合我們創設講座的宗旨:深入淺出,又能結合最新的學術成績,讓讀者得窺這一領域的廟堂之美,產生興趣。

在整理與校對這份書稿上,中國文化中心的同事林學忠先生付出了很大的心力,是需要在此特別致謝的。

鄭培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