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1987年,我在厄灣加州大學(UC Irvine)從事博士後研究,先後結識了莫瑞‧克里格(Murray Krieger)、J.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沃爾夫岡‧伊瑟爾(Walfgang Iser)、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和海登‧懷特(Hayden White);後來應老朋友弗雷德里克‧詹姆遜(Fredric
Jameson)之邀赴杜克大學參加學術會議,在他的安排下又結識了斯坦利‧費什(Stanley Fish)、費蘭克‧倫屈夏(Frank Lentricchia)和愛德華‧賽義德(Edward W.Said)等人。這期間因編選《最新西方文論選》的需要,與杰費里‧哈特曼(Geoffrey
Hartman)及其他一些學者也有過通信往來。通過與他們交流和閱讀他們的作品,我發現這些批評家或理論家各有所長,他們的理論思想和批評建構各有特色,因此便萌發了編譯一批當代批評理論家的“自選集”的想法。1988年5月,J.希利斯‧米勒來華參加學術會議,我向他談了自己的想法和計劃。他說“這是一個絕好的計劃”,並表示將全力給予支持。考慮到編選的難度以及與某些作者聯系的問題,我請他與我合作來完成這項計劃。于是我們商定了一個方案︰我們先選定十位批評理論家,由我起草一份編譯計劃,然後由米勒與作者聯系,請他們每人自選能夠反映其思想發展或基本理論觀點的文章約50萬至60萬字,由我再從中選出約25萬至30萬字的文章,負責組織翻譯,在中國出版。但1989年以後,由于種種原因,這套書的計劃被擱置下來。1993年,米勒再次來華,我們商定,不論多麼困難,也要將這一翻譯項目繼續下去(此時又增加了版權問題,米勒擔保他可以解決)。作為第一輯,我們當時選定了十位批評理論家︰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保羅‧德曼(Paul de Man)、德里達、特里‧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伊瑟爾、費什、詹姆遜、克里格、米勒和賽義德。199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決定獨家出版這套書,並于1996年簽了正式出版合同,大大促進了工作的進展。
為什麼要選擇這些批評理論家的作品翻譯出版呢?首先,他們都是在當代文壇上活躍的批評理論家,在國內外有相當大的影響。保羅‧德曼雖已逝世,但其影響仍在,而且其最後一部作品于去年剛剛出版。其次,這些批評理論家分別代表了當代批評理論界的不同流派或不同方面,例如克里格代表芝加哥學派或新形式主義,德里達代表解構主義,費什代表讀者反應批評或實用批評,賽義德代表後殖民主義文化研究,德曼代表修辭批評,伊瑟爾代表接受美學,米勒代表美國解構主義,詹姆遜代表美國馬克思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伊格爾頓代表英國馬克思主義和意識形態研究。當然,這十位批評理論家並不能反映當代思想的全貌。因此,我們正在商定下一批批評家和理論家的名單,打算將這套書長期出版下去,而且,書籍的自選集形式也可能會靈活變通。
從總體上說,這些批評家或理論家的論著都屬于“批評理論”(critical
theory)範疇。那麼什麼是批評理論呢?雖然這對專業工作者已不是什麼新的概念,但我覺得仍應該略加說明。實際上,批評理論是60年代以來一直在西方流行的一個概念。簡單說,它是關于批評的理論。通常所說的批評注重的是文本的具體特征和具體價值,它可能涉及哲學的思考,但仍然不會脫離文本價值的整體觀念,包括文學文本的藝術特征和審美價值。而批評理論則不同,它關注的是文本本身的性質,文本與作者的關系,文本與讀者的關系以及讀者的作用,文本與現實的關系,語言的作用和地位,等等。換句話說,它關注的是批評的形成過程和運作方式,批評本身的特征和價值。由于批評可以涉及多種學科和多種文本,所以批評理論不限于文學,而是一個新的跨學科的領域。它與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有這樣那樣的聯系,甚至有某些共同的問題,但它有自己的獨立性和自治性。大而化之,可以說批評理論的對象是關于社會文本批評的理論,涉及文學、哲學、歷史、人類學、政治學、社會學、建築學、影視、繪畫,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