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的增訂版,在修訂原書的基礎上增加了作者的增訂版自序和三篇約五萬字的相關文章。 中國歷史的統一與分裂是作者二十多年來一直思索的重點問題,作者以理性的思考來審視中國歷史上的統一與分裂,提出如何認識統一時期的消極因素和分裂時期的積極因素,並面向未來,提出了作者獨特的見解。
作者不以慣例,不以王朝起迄為統一的終始,不以定論成說為立論的依據。返觀紛擾的昔日天下,立足真實的歷史疆域,用凝練的筆觸,厘清統一與分裂的長度,詮釋統一與分裂的標準,穿透千年時空隧道追尋中國歷史的分分和和。
本書史料扎實,分析深入,視角鮮明,見解獨特,有助于我們更好認識中國歷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葛劍雄︰歷史學博士,復旦大學教授,從事歷史地理、中國史研究,著有《中國人口史》(第一卷)、《中國移民史》(第一、二卷)、《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西漢人口地理》、《葛劍雄自選集》、《往事和近事》、《行路集》、《碎石集》、《劍橋札記》、《走近太陽︰阿里考察記》、《千年之交在天地之極︰葛劍雄南極日記》、《走非洲》、《悠悠長水︰譚其驤前傳、後傳》、《人在時空之間》等。
目錄
增訂版自序
引言
第一章 昔日的天下觀
九州的傳說和現實
從未實行過的九州制‧胎死腹中的五服制‧大九州說‧中原和華夏
一廂情願的“天下”
九州觀念的延續‧如果世上只有中文‧長城的價值‧炎黃子孫
第二章 分與合
歷史上的中國
國與“中國”‧“中國”的擴大和變化‧“中國”之爭‧中國和中央帝國‧歷史上的中國
分合大勢之一
從萬國到七國‧六國滅四海一‧由楚河漢界建起的西漢帝國‧盛世難再‧大分裂的十六國和南北朝
分合大勢之二
大唐帝國的形成‧分裂和分裂的繼續‧疆域空前的元帝國‧退縮中的明朝‧統一疆域的最終形成‧內亂外患國土淪喪
第三章 分合的標準
何為統一
“統一”的本義‧正統僭偽之爭‧朝代的起訖與統一的始終‧稱職臣納貢與天下一統‧漢唐典章與統一‧赫赫武功與統一
何為分裂
合中之分‧分中之合‧分中之分
第四章 天命與人事
受命于“天”
得天獨厚‧以農立國‧運糧之難‧鹽鐵會議上的難題‧胡騎南下‧農區的盈縮‧周邊與中原
有民斯有土
億兆斯民‧移民實邊‧“遷瞄”與“謫戌”‧自發移民與戰亂移民‧內聚移民‧移民和民族融合‧移民和民族融合‧游牧民族的貢獻‧人口壓力與邊疆開墾
民以食為天
交通運輸‧手工業和商業‧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分裂與分治的背後
殊途同歸
中行說與漢使的辯論‧各取所垵‧因時因地的行政管理‧一般與特殊
芸芸眾生與風流人物
“帝力”的變化‧蒼天望太平‧君王千秋業
第五章 千秋功罪
社會財富的投向
“海龍王”的業績‧太倉陳陳相因‧馳道和宮殿陵寢‧軍隊和佛寺‧揮霍性的“賞賜”
行政效率和治理
王溫舒的妙計‧君民的不同選擇‧張知縣砍茶樹‧“崇禎二十四年”的黃冊‧政策與對策‧神通廣大的吏‧禮失求諸野‧朱元璋的“直肅”
分裂政權的貢獻
小國的自立自強‧移民與開發的導向‧戍卒、流民、衣冠‧從供天下到供本國‧華夏正音重返中原‧征服者被征服
亂世豈止出英雄
飛將軍抱恨終身‧百家爭鳴與萬馬齊喑‧亂世的魅力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 統一分裂與中國歷史
附錄二 再論中國歷史上的統一和分裂
附錄三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統一分裂與中國歷史余論
引言
第一章 昔日的天下觀
九州的傳說和現實
從未實行過的九州制‧胎死腹中的五服制‧大九州說‧中原和華夏
一廂情願的“天下”
九州觀念的延續‧如果世上只有中文‧長城的價值‧炎黃子孫
第二章 分與合
歷史上的中國
國與“中國”‧“中國”的擴大和變化‧“中國”之爭‧中國和中央帝國‧歷史上的中國
分合大勢之一
從萬國到七國‧六國滅四海一‧由楚河漢界建起的西漢帝國‧盛世難再‧大分裂的十六國和南北朝
分合大勢之二
大唐帝國的形成‧分裂和分裂的繼續‧疆域空前的元帝國‧退縮中的明朝‧統一疆域的最終形成‧內亂外患國土淪喪
第三章 分合的標準
何為統一
“統一”的本義‧正統僭偽之爭‧朝代的起訖與統一的始終‧稱職臣納貢與天下一統‧漢唐典章與統一‧赫赫武功與統一
何為分裂
合中之分‧分中之合‧分中之分
第四章 天命與人事
受命于“天”
得天獨厚‧以農立國‧運糧之難‧鹽鐵會議上的難題‧胡騎南下‧農區的盈縮‧周邊與中原
有民斯有土
億兆斯民‧移民實邊‧“遷瞄”與“謫戌”‧自發移民與戰亂移民‧內聚移民‧移民和民族融合‧移民和民族融合‧游牧民族的貢獻‧人口壓力與邊疆開墾
民以食為天
交通運輸‧手工業和商業‧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分裂與分治的背後
殊途同歸
中行說與漢使的辯論‧各取所垵‧因時因地的行政管理‧一般與特殊
芸芸眾生與風流人物
“帝力”的變化‧蒼天望太平‧君王千秋業
第五章 千秋功罪
社會財富的投向
“海龍王”的業績‧太倉陳陳相因‧馳道和宮殿陵寢‧軍隊和佛寺‧揮霍性的“賞賜”
行政效率和治理
王溫舒的妙計‧君民的不同選擇‧張知縣砍茶樹‧“崇禎二十四年”的黃冊‧政策與對策‧神通廣大的吏‧禮失求諸野‧朱元璋的“直肅”
分裂政權的貢獻
小國的自立自強‧移民與開發的導向‧戍卒、流民、衣冠‧從供天下到供本國‧華夏正音重返中原‧征服者被征服
亂世豈止出英雄
飛將軍抱恨終身‧百家爭鳴與萬馬齊喑‧亂世的魅力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 統一分裂與中國歷史
附錄二 再論中國歷史上的統一和分裂
附錄三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統一分裂與中國歷史余論
序
雖然我從小就喜好歷史,但那只是少年時代盲目好奇心的表現。直到1978年10月考取為復旦大學的研究生,三年後又留校工作,才確定了以歷史地理研究為終身職業。剛讀研究生時,還不知歷史地理為何物,就像外界不少人以為就是歷史加地理這兩門學科。幸而先師季龍(譚其驤)先生抱病設帳,在華東醫院大廳一角為我們五位同學講了第一課,才明白歷史地理的學科屬性,與歷史學、地理學的關系,不禁心中竊喜,原來歪打正著,所選專業正適合自己的需要,符合自己的興趣,也能利用自己盡管不多卻也不無價值的積累。更出乎意料的是,一年後領導明確我擔任先師的助手,從此有更多的機會接受先師的耳提面命,瞻仰史學界泰斗和前輩的風采,聆听他們的教誨。
一開始我選定的研究方向是西漢人口,1979年寫了一篇《西漢人口考》,發表于《中國史研究》,以後用作碩士學位論文。1983年以此為基礎寫成博士論文《西漢人口地理》,1986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後又承擔《中國人口》項目的子課題,完成中國人口歷史變遷的概述,直到完成《中國移民史》和《中國人口史》,前後花了二十多年時間。不過我最關注的還是更大的時間和空間內的發展變化,其中之一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統一和分裂。幼時讀《三國演義》,對“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印象深刻。以後自學歷史,了解了歷朝歷代的興衰,似乎證實了這種分合的規律。而歷史學界長期肯定的規律卻是,統一是中國歷史的主流,分裂是支流;統一的時間越來越長,分裂的時期越來越短;統一的範圍越來越廣,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不過,聯系到具體問題後,就發現沒有那麼簡單。特別是在協助先師修訂《中國歷史地圖集》時,對歷史時期疆域的變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糾正了長期沿襲的誤解。例如,以往無不將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當作大分裂後重新統一的開始,而實際上,且不說北宋的統一始終沒有完成,而在歷史中國的範圍內,遼、宋對峙,西夏、大理、吐蕃並存,如果將北宋看成統一,實際是將其他政權排除在中國之外。我將心中的困惑匯報于先師,他也頗有同感,但作為《中國歷史地圖集》主編的他,對《地圖集》中的某些不實之處卻無能為力。由于我隨侍先師的時間很多,有時連續幾個月住在外面,主要就是修訂《地圖集》、整理《肇域志》、編審《歷史大辭典》條目等,統一與分裂往往成為我們飯後、睡前的話題。
隨著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所倡導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路線的貫徹和深入,史學界的前輩和同行也開始打破以往的禁區,特別是在口頭討論中,已經相當尖銳地提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涉及不少敏感領域。1986年我在哈佛大學作訪問學者期間,北京大學的田余慶教授在費正清中心作講座,在自由討論時,他也就統一分裂問題發表了見解,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1987年,吉林教育出版社策劃一套面向大眾的中國政治叢書,我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將多年來的思考從“統一分裂與中國政治”的角度寫出來。到1988年璁假,這本小冊子已經寫得差不多了。8月間去東北考察,從黑龍江黑河順黑龍江而下。航行在這條曾經是中國的內河、而今卻已是中國和前蘇聯界河的江中,迎面駛過的前蘇聯客輪上人們熱情的招手,江邊卻依然可見一座座崗樓、燈塔、兵營,我在船艙中寫完了書稿的最後一段。
開學不久,學校發出通知,征集“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周年理論討論會”論文,我將書稿的主要觀點寫成《統一分裂與中國歷史》一文應征。我的論文入選教育部的理論討論會,我去天津南開大學參加會議。這次會議組成評委評選出席全國理論討論會的論文,我的論文再次被選中。歷史學科評出兩篇論文,另一篇是北京大學羅榮渠教授的《論多元一線》。
當年12月,中共中央委托中宣部、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召開的“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十周年理論討論會”在北京大興召開。上海出席會議的代表有八人︰復旦大學蔣學模(經濟)、顧國祥(管理)、葉易(文學)和我,上海社科院俞新天、李君如和陳鋒,還有一位寶山鋼鐵公司的代表。帶隊的是新任市委宣傳部長陳至立,副部長劉吉是大會文件的主要起草人,同去的還有理論處處長吳修藝。這次會議的規格很高,開幕、閉幕式都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到會。會議結束時,不僅給每篇論文的作者頒發了蓋有中宣部、中央黨校、中國社科院大印的獎狀,還發獎金一千元,優秀論文(如羅榮渠的論文)發了二千元,當時是前所未有的大獎。據說有的省市在會後又發了配套獎金。
改革開放是會議的主題,但爭論非常激烈,如對會議的文件之一——中央一份正在起草中的文件,有的認為不應再提“自由化”,有的則以為反自由化不力,還有各種意見,雙方或多方劍拔弩張,有時火藥味很濃。但討論集中于當前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民族等方面,歷史方面的論文僅有來自高校的這兩篇,社科院、黨校系統沒有選出歷史方面的論文。
1989年初,上海市歷史學會召開年會,會後出版論文集,我將會上的發言整理成《再論統一分裂與中國歷史》一文發表,對前文作了補充。
等到那本題為《普天之下——統一分裂與中國政治》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時,在短期內印了兩次,一萬多冊很快供不應求。還在1989年初,針對當時的實際情況,我將書稿中的一節整理為《炎黃子孫不是中華民族中國人民的代名詞》-文投給《光明日報》,于當年8月發表。
《普天之下》受到外界的重視。韓國某出版社全文翻譯出版,日本的刊物摘譯了大部分內容,美國的學者發表了意見,台灣版本也在不久問世。第二年,三聯書店與台灣錦繡出版有聯合出版一百種“錦繡中華”叢書的計劃,向我約稿。我也覺得《普天之下》言猶未盡,再說因種種原因,出版社已不會重印,于是我以此書為基礎,擴充為《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一書。書稿完成後,我曾絞盡腦汁,想找出一個滿意的書名,但與《普天之下》比都相形見絀,不得已,只能用了這個相當直白的名字。
1992年後,我就有關的歷史事件、人物寫了一些供知識界的同人閱讀的文章,發表在《讀書》《書屋》等刊物。這些文章的著眼點只是歷史的一個片斷,但基本的觀點都是圍繞著統一與分裂這一主題,可以說是提供了若干實例,或者是作了具體的注釋。近年來因種種原因,寫得少了,但只要有可能,我還是打算寫下去。有的題目,如霍光,腹稿已打了好久,並曾答應交給當時在編《萬象》的陸灝兄,希望能快些問世。
1998年底,當時供職于江西教育出版社的劉景琳兄約我寫一篇比較全面反映我某方面學術觀點的文章,字數可達三萬,編輯保證不改。這吸引我寫出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統一分裂與中國歷史余論》,發表于該社出版的《學說中國》-書。
三聯版的《統一與分裂》印了三次,此後未再出版。但好事者或好意的人早已將此書的全文或章節放在不同的網站,我還見過全文收錄這本書的盜版光盤。不過還是不時有人向我索書,其中有的讀者盡管已經在網站下載了全文,卻還希望有印刷出版的書本。我與三聯的出版合同早已期滿,而中華書局有意出版,所以就有了本書的增訂版。
考慮到這是對我在這方面研究的一次小結,我匯集了從《統一分裂與中國歷史》開始的幾篇論文放在附錄中,和《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一書一起出版。因為這些文章寫在不同的時間,又分別發表,所以難免有重復的地方,但為了保持原貌,增訂版中一律按原文,不作任何刪改。
寫完這篇自序時,我已過了六十周歲。從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到現在已有二十多年,從《普天之下》發表至今也已有十七年。其實我的很多看法,我的老師、前輩早已形成。我能夠發表這些文字,並且得以延續近二十年,衣食無憂,又不受干預,既說明探索的艱辛,也是一種幸運。如有可能,我願再探索二十年,願與同行和讀者共勉。
葛劍雄
2007年于復旦大學
一開始我選定的研究方向是西漢人口,1979年寫了一篇《西漢人口考》,發表于《中國史研究》,以後用作碩士學位論文。1983年以此為基礎寫成博士論文《西漢人口地理》,1986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後又承擔《中國人口》項目的子課題,完成中國人口歷史變遷的概述,直到完成《中國移民史》和《中國人口史》,前後花了二十多年時間。不過我最關注的還是更大的時間和空間內的發展變化,其中之一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統一和分裂。幼時讀《三國演義》,對“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印象深刻。以後自學歷史,了解了歷朝歷代的興衰,似乎證實了這種分合的規律。而歷史學界長期肯定的規律卻是,統一是中國歷史的主流,分裂是支流;統一的時間越來越長,分裂的時期越來越短;統一的範圍越來越廣,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不過,聯系到具體問題後,就發現沒有那麼簡單。特別是在協助先師修訂《中國歷史地圖集》時,對歷史時期疆域的變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糾正了長期沿襲的誤解。例如,以往無不將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當作大分裂後重新統一的開始,而實際上,且不說北宋的統一始終沒有完成,而在歷史中國的範圍內,遼、宋對峙,西夏、大理、吐蕃並存,如果將北宋看成統一,實際是將其他政權排除在中國之外。我將心中的困惑匯報于先師,他也頗有同感,但作為《中國歷史地圖集》主編的他,對《地圖集》中的某些不實之處卻無能為力。由于我隨侍先師的時間很多,有時連續幾個月住在外面,主要就是修訂《地圖集》、整理《肇域志》、編審《歷史大辭典》條目等,統一與分裂往往成為我們飯後、睡前的話題。
隨著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所倡導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路線的貫徹和深入,史學界的前輩和同行也開始打破以往的禁區,特別是在口頭討論中,已經相當尖銳地提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涉及不少敏感領域。1986年我在哈佛大學作訪問學者期間,北京大學的田余慶教授在費正清中心作講座,在自由討論時,他也就統一分裂問題發表了見解,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1987年,吉林教育出版社策劃一套面向大眾的中國政治叢書,我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將多年來的思考從“統一分裂與中國政治”的角度寫出來。到1988年璁假,這本小冊子已經寫得差不多了。8月間去東北考察,從黑龍江黑河順黑龍江而下。航行在這條曾經是中國的內河、而今卻已是中國和前蘇聯界河的江中,迎面駛過的前蘇聯客輪上人們熱情的招手,江邊卻依然可見一座座崗樓、燈塔、兵營,我在船艙中寫完了書稿的最後一段。
開學不久,學校發出通知,征集“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周年理論討論會”論文,我將書稿的主要觀點寫成《統一分裂與中國歷史》一文應征。我的論文入選教育部的理論討論會,我去天津南開大學參加會議。這次會議組成評委評選出席全國理論討論會的論文,我的論文再次被選中。歷史學科評出兩篇論文,另一篇是北京大學羅榮渠教授的《論多元一線》。
當年12月,中共中央委托中宣部、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召開的“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十周年理論討論會”在北京大興召開。上海出席會議的代表有八人︰復旦大學蔣學模(經濟)、顧國祥(管理)、葉易(文學)和我,上海社科院俞新天、李君如和陳鋒,還有一位寶山鋼鐵公司的代表。帶隊的是新任市委宣傳部長陳至立,副部長劉吉是大會文件的主要起草人,同去的還有理論處處長吳修藝。這次會議的規格很高,開幕、閉幕式都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到會。會議結束時,不僅給每篇論文的作者頒發了蓋有中宣部、中央黨校、中國社科院大印的獎狀,還發獎金一千元,優秀論文(如羅榮渠的論文)發了二千元,當時是前所未有的大獎。據說有的省市在會後又發了配套獎金。
改革開放是會議的主題,但爭論非常激烈,如對會議的文件之一——中央一份正在起草中的文件,有的認為不應再提“自由化”,有的則以為反自由化不力,還有各種意見,雙方或多方劍拔弩張,有時火藥味很濃。但討論集中于當前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民族等方面,歷史方面的論文僅有來自高校的這兩篇,社科院、黨校系統沒有選出歷史方面的論文。
1989年初,上海市歷史學會召開年會,會後出版論文集,我將會上的發言整理成《再論統一分裂與中國歷史》一文發表,對前文作了補充。
等到那本題為《普天之下——統一分裂與中國政治》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時,在短期內印了兩次,一萬多冊很快供不應求。還在1989年初,針對當時的實際情況,我將書稿中的一節整理為《炎黃子孫不是中華民族中國人民的代名詞》-文投給《光明日報》,于當年8月發表。
《普天之下》受到外界的重視。韓國某出版社全文翻譯出版,日本的刊物摘譯了大部分內容,美國的學者發表了意見,台灣版本也在不久問世。第二年,三聯書店與台灣錦繡出版有聯合出版一百種“錦繡中華”叢書的計劃,向我約稿。我也覺得《普天之下》言猶未盡,再說因種種原因,出版社已不會重印,于是我以此書為基礎,擴充為《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一書。書稿完成後,我曾絞盡腦汁,想找出一個滿意的書名,但與《普天之下》比都相形見絀,不得已,只能用了這個相當直白的名字。
1992年後,我就有關的歷史事件、人物寫了一些供知識界的同人閱讀的文章,發表在《讀書》《書屋》等刊物。這些文章的著眼點只是歷史的一個片斷,但基本的觀點都是圍繞著統一與分裂這一主題,可以說是提供了若干實例,或者是作了具體的注釋。近年來因種種原因,寫得少了,但只要有可能,我還是打算寫下去。有的題目,如霍光,腹稿已打了好久,並曾答應交給當時在編《萬象》的陸灝兄,希望能快些問世。
1998年底,當時供職于江西教育出版社的劉景琳兄約我寫一篇比較全面反映我某方面學術觀點的文章,字數可達三萬,編輯保證不改。這吸引我寫出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統一分裂與中國歷史余論》,發表于該社出版的《學說中國》-書。
三聯版的《統一與分裂》印了三次,此後未再出版。但好事者或好意的人早已將此書的全文或章節放在不同的網站,我還見過全文收錄這本書的盜版光盤。不過還是不時有人向我索書,其中有的讀者盡管已經在網站下載了全文,卻還希望有印刷出版的書本。我與三聯的出版合同早已期滿,而中華書局有意出版,所以就有了本書的增訂版。
考慮到這是對我在這方面研究的一次小結,我匯集了從《統一分裂與中國歷史》開始的幾篇論文放在附錄中,和《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一書一起出版。因為這些文章寫在不同的時間,又分別發表,所以難免有重復的地方,但為了保持原貌,增訂版中一律按原文,不作任何刪改。
寫完這篇自序時,我已過了六十周歲。從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到現在已有二十多年,從《普天之下》發表至今也已有十七年。其實我的很多看法,我的老師、前輩早已形成。我能夠發表這些文字,並且得以延續近二十年,衣食無憂,又不受干預,既說明探索的艱辛,也是一種幸運。如有可能,我願再探索二十年,願與同行和讀者共勉。
葛劍雄
2007年于復旦大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