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聖訓學的研究文獻。聖訓學家的研究不是旨在對聖訓進行真偽的考證,而是對它進行是否具備接受條件的考證,以及就兩段同等的聖訓在表面抵觸的情況下如何取舍的問題提出一個合理的調和辦法。聖訓學讓我們更謹慎地對待聖訓的使用,更踏實地執行得到證實的聖訓所傳達的指示。它充分體現了穆斯林學者嚴謹和求實的精神,也體現了伊斯蘭法律的神聖和嚴肅。
作者簡介:
丁士仁:男,回族,甘肅臨潭人,哲學博士。現為、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擔任蘭州大學伊斯蘭文化研究所副所長、甘肅省阿拉伯語翻譯協會副會長等學術兼職。主要研究方向:宗教學、伊斯蘭研究、穆斯林哲學,精通阿拉伯語、英語、烏爾都語、波斯語。主要著作有《古蘭經的四大術語》、《嘎底亞尼耶》等多部,在《回族研究》等核心期刊和重要專業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譯文多篇。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聖訓研究」、負責甘肅省社科規划項目「伊斯蘭與和諧社會的建設」等科研任務。
目錄
前言
序
第一章 聖訓與聖訓學
第一節 聖訓
第二節 聖訓學
第二章 聖訓的分類(一)
第一節 眾傳聖訓
第二節 單傳聖訓
第三節 立法聖訓與非立法聖訓
第三章 聖訓的分類(二)
第一節 健全聖訓
第二節 優良聖訓
第三節 贏弱聖訓
第四節 補全聖訓和補良聖訓
小結
第四章 贏弱聖訓(一)
第一節 首缺聖訓
第二節 尾缺聖訓
第三節 連缺聖訓
第四節 中斷聖訓
第五節 隱斷聖訓
第六節 「據」字聖訓
小結
第五章 贏弱聖訓(二)
第一節 嫌棄聖訓
第二節 歧異聖訓
第三節 隱疾聖訓
第四節 穿插聖訓
第五節 倒置聖訓
第六節 對立聖訓
第七節 訛傳聖訓
第八節 怪異聖訓
第九節 不明聖訓
第十節 偽造聖訓
小結
第六章 聖訓的分類(三)
第一節 古杜斯聖訓
第二節 封頂聖訓
第三節 聖門弟子訓
第四節 再傳弟子訓
第五節 連續聖訓
第六節 上乘傳述系統和下乘傳述系統
第七章 傳述人及傳承方式
第一節 傳述人的素質
第二節 對傳述人的評定
第三節 聖訓的傳承
第八章 聖訓的篩選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后記
序
第一章 聖訓與聖訓學
第一節 聖訓
第二節 聖訓學
第二章 聖訓的分類(一)
第一節 眾傳聖訓
第二節 單傳聖訓
第三節 立法聖訓與非立法聖訓
第三章 聖訓的分類(二)
第一節 健全聖訓
第二節 優良聖訓
第三節 贏弱聖訓
第四節 補全聖訓和補良聖訓
小結
第四章 贏弱聖訓(一)
第一節 首缺聖訓
第二節 尾缺聖訓
第三節 連缺聖訓
第四節 中斷聖訓
第五節 隱斷聖訓
第六節 「據」字聖訓
小結
第五章 贏弱聖訓(二)
第一節 嫌棄聖訓
第二節 歧異聖訓
第三節 隱疾聖訓
第四節 穿插聖訓
第五節 倒置聖訓
第六節 對立聖訓
第七節 訛傳聖訓
第八節 怪異聖訓
第九節 不明聖訓
第十節 偽造聖訓
小結
第六章 聖訓的分類(三)
第一節 古杜斯聖訓
第二節 封頂聖訓
第三節 聖門弟子訓
第四節 再傳弟子訓
第五節 連續聖訓
第六節 上乘傳述系統和下乘傳述系統
第七章 傳述人及傳承方式
第一節 傳述人的素質
第二節 對傳述人的評定
第三節 聖訓的傳承
第八章 聖訓的篩選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后記
序
一門學科的建立,絕非是一個人的能力之所及,也非是數年的功夫之所為,而是數代人皓首窮經、嘔心瀝血的勞動成果。聖訓學從伊歷一世紀的發軔到伊歷五世紀的基本定形和獨立成科,其間經過了長達五個世紀的漫長經歷,凝聚了多少飽學之士的辛勤汗水,耗費了無數學者的輝煌生命,致使在伊斯蘭文化這塊神聖的園地上從無到有地建立了這門代表人類「思想精華」①的學科和藝術——聖訓學。
聖訓學不同於聖訓,它是對聖訓進行鑒別、划分、考證和篩選的學問。它要求從事者對每一段聖訓從其明文大意、內涵外延、時代背景到每一位傳述人的生平事跡、學識品格及每段聖訓與其它聖訓之間的聯系有很細微的認識。因此,它是一種非常嚴謹而且極為精密的學術活動,伊斯蘭因之也造就了一批世界一流的訓詁專家和考證者。據說,人類歷史上還沒有誰像穆斯林聖訓學家那樣深入細致、虔誠謹慎地鑽研過自己從事的學問;沒有任何一門學科像聖訓學那樣被人認為神聖的學問而認真地對待過;沒有任何一段文字像聖訓那樣讓學者反復考證和鑒定過。
聖訓學的任務,是對伊斯蘭教第二大發源——聖訓進行價值的評估,為教義教法提供可靠的依據。學者們按聖訓學原理從洋洋數萬段聖訓中選用最可靠的聖訓,讓教義學家和教法學家總結宗教信條或進行教法演繹。伊斯蘭的各學科都離不開聖訓文本的支撐,都要從中得到思想的源泉和理論的依據,因此,可以說聖訓學是伊斯蘭各門學科的基礎。
聖訓學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對濫用聖訓的作法作必要的限制,遏制由於聖訓表面存在的差異而導致在教法教義中紊亂現象的產生。聖訓的數量是相當龐大的,多達幾十萬段甚至上百萬段,由於其傳述系統的不同、時代背景的不同,以及傳述人的可靠程度的不同,出現了對許多問題說法不一、明文表面抵觸的現象,這對正確理解教法教義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此外,有人不分良莠地隨意援引聖訓,建立自己的學說,給伊斯蘭教思想界和教法界造成了混亂。聖訓學的興起從學術上杜絕類似紊亂現象的蔓延,為維護伊斯蘭教的純潔性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聖訓學雖然在穆斯林世界早已是一門科目齊全、卷帙浩繁的學科,但它至今尚未傳入中國。我國穆斯林學者中還沒有系統涉足這一領域的人,可以說聖訓學目前在中國還是一個空白領域。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大量的聖訓典籍傳入中國是最近幾年的事,以往連整部聖訓集都沒有見過的中國學者不可能去研究這門學科。明清時期的伊斯蘭教學者雖然有可能接觸過很多的聖訓,但都是零星的,可能手頭沒有大部頭的聖訓集,而且他們忙於伊斯蘭義理的研究和從事譯著活動,沒有顧及聖訓學的研究。在傳統寺院教材中只有《虎特卜》和《艾爾白歐》兩部聖訓經在一些清真寺被講授,但這兩本經每本只收錄了四十段聖訓。20世紀30、40年代,《米什卡提》一經傳入中國,並在西北一些清真寺率先開始講習,開創了中國寺院教育中系統講授聖訓的風氣。此時的聖訓全由阿訇們講習,普通人無緣接觸;40年代末期,《腦威四十段聖訓》被龐士謙阿訇譯成中文,后有馬宏毅先生的《布哈里聖訓實錄精華》(選七百段聖訓)中譯本於1950年出版;陳克禮阿訇的《聖訓經》上冊於1954年出版。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些聖訓集流傳不廣。60年代中期,陳克禮阿訇歷盡千辛萬苦在艱難的歲月中整理完成了聖訓巨著《聖訓經》(或稱《聖訓之冠》)的中、下冊,但由於當時「極左政策」的緣故,這部巨著無法面世,穆斯林大眾自然無緣拜讀。中國普通讀者大量接觸聖訓、領略聖訓的風采是宗教開放以后的事。20世紀80年代初期陳克禮阿訇的《聖訓經》(上、中、下)面世了,至此,可以說填補了中國無大部頭聖訓經漢譯本的空白。與此同時,漢譯的《聖訓百段》和《腦威四十段聖訓》等零星聖訓集漢譯本在社會上開始流傳,阿文的《聖訓選編》也在西北個別清真寺講習。接着,《聖訓珠璣》阿文版在中國的出版發行促進了聖訓在我國的傳播,不久就出現了《聖訓珠璣》的漢譯本。80年代后期,隨着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推行,走出國門的穆斯林學子從巴基斯坦和沙特阿拉伯等國陸續帶回了六大部聖訓集,至此才結束了中國無六大部聖訓的歷史。90年代以后,又有多種聖訓集譯本與廣大讀者見面,先后出現的有《布哈里聖訓集》(正式出版的或未出版的有數種譯本,而且新的譯本還在出現)、《跟着穆聖過一天》、《清廉者的樂園》、《聖訓明燈》等。
由此可見,中國穆斯林大量接觸聖訓是相當晚的。聖訓的傳入尚且如此,聖訓學的建立就可想而知了。近年來,隨着聖訓集的大量傳入和翻譯,普通穆斯林接觸聖訓和應用聖訓的機會也多了,這就從客觀上創造了建立聖訓學的環境。另外,為了不至於人人隨意濫用聖訓,在伊斯蘭思想界和教法界制造混亂,編寫一本聖訓學方面的書是勢在必行的。這就是筆者編寫《簡明聖訓學》的初衷。
像所有學科的奠基之作一樣,本書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首先,聖訓學在穆斯林世界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要詳盡梳理聖訓學在一千多年來的發展和沿革不是這本以介紹聖訓學基本概念為主旨的書所能囊括的內容;鑒於聖訓學知識在中國尚且空白這一現狀,當務之急是介紹最基本、最關鍵的概念,而不在於探討過於細微的問題和梳理漫長的歷史。其次,在編寫本書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各種術語和概念的翻譯。引進一個概念並非易事,而想得到大家的認可就更難。筆者誠惶誠恐地將各術語譯成了漢語,似乎還能勉強表達其內涵,同時也用漢語音譯出來,便於對照。當然,各術語的翻譯,以及音譯中漢字的選用,大有商榷的余地。筆者膽敢如此,旨在拋磚引玉,以便更恰當的術語、更好的專著被人帶進這一新的領域。
路,是人走出來的,沒有第一個人的腳步,就不會有后來的大道。願本書像涉入聖訓學領域的一條若隱有若現的足跡,得到后來者的跟隨;願聖訓學在中國不會是個別人踽踽獨行的幽徑,而將成為學者隊伍積極開墾的熱土。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學友的關懷和幫助,在出版過程中受到(亻至)子國強的一再鼓勵和敦促,在此致以衷心地感謝。特別指出的是,丁俊同學和趙玉龍同學給予的幫助尤多,二君對各種術語的翻譯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意見。
聖訓學不同於聖訓,它是對聖訓進行鑒別、划分、考證和篩選的學問。它要求從事者對每一段聖訓從其明文大意、內涵外延、時代背景到每一位傳述人的生平事跡、學識品格及每段聖訓與其它聖訓之間的聯系有很細微的認識。因此,它是一種非常嚴謹而且極為精密的學術活動,伊斯蘭因之也造就了一批世界一流的訓詁專家和考證者。據說,人類歷史上還沒有誰像穆斯林聖訓學家那樣深入細致、虔誠謹慎地鑽研過自己從事的學問;沒有任何一門學科像聖訓學那樣被人認為神聖的學問而認真地對待過;沒有任何一段文字像聖訓那樣讓學者反復考證和鑒定過。
聖訓學的任務,是對伊斯蘭教第二大發源——聖訓進行價值的評估,為教義教法提供可靠的依據。學者們按聖訓學原理從洋洋數萬段聖訓中選用最可靠的聖訓,讓教義學家和教法學家總結宗教信條或進行教法演繹。伊斯蘭的各學科都離不開聖訓文本的支撐,都要從中得到思想的源泉和理論的依據,因此,可以說聖訓學是伊斯蘭各門學科的基礎。
聖訓學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對濫用聖訓的作法作必要的限制,遏制由於聖訓表面存在的差異而導致在教法教義中紊亂現象的產生。聖訓的數量是相當龐大的,多達幾十萬段甚至上百萬段,由於其傳述系統的不同、時代背景的不同,以及傳述人的可靠程度的不同,出現了對許多問題說法不一、明文表面抵觸的現象,這對正確理解教法教義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此外,有人不分良莠地隨意援引聖訓,建立自己的學說,給伊斯蘭教思想界和教法界造成了混亂。聖訓學的興起從學術上杜絕類似紊亂現象的蔓延,為維護伊斯蘭教的純潔性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聖訓學雖然在穆斯林世界早已是一門科目齊全、卷帙浩繁的學科,但它至今尚未傳入中國。我國穆斯林學者中還沒有系統涉足這一領域的人,可以說聖訓學目前在中國還是一個空白領域。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大量的聖訓典籍傳入中國是最近幾年的事,以往連整部聖訓集都沒有見過的中國學者不可能去研究這門學科。明清時期的伊斯蘭教學者雖然有可能接觸過很多的聖訓,但都是零星的,可能手頭沒有大部頭的聖訓集,而且他們忙於伊斯蘭義理的研究和從事譯著活動,沒有顧及聖訓學的研究。在傳統寺院教材中只有《虎特卜》和《艾爾白歐》兩部聖訓經在一些清真寺被講授,但這兩本經每本只收錄了四十段聖訓。20世紀30、40年代,《米什卡提》一經傳入中國,並在西北一些清真寺率先開始講習,開創了中國寺院教育中系統講授聖訓的風氣。此時的聖訓全由阿訇們講習,普通人無緣接觸;40年代末期,《腦威四十段聖訓》被龐士謙阿訇譯成中文,后有馬宏毅先生的《布哈里聖訓實錄精華》(選七百段聖訓)中譯本於1950年出版;陳克禮阿訇的《聖訓經》上冊於1954年出版。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些聖訓集流傳不廣。60年代中期,陳克禮阿訇歷盡千辛萬苦在艱難的歲月中整理完成了聖訓巨著《聖訓經》(或稱《聖訓之冠》)的中、下冊,但由於當時「極左政策」的緣故,這部巨著無法面世,穆斯林大眾自然無緣拜讀。中國普通讀者大量接觸聖訓、領略聖訓的風采是宗教開放以后的事。20世紀80年代初期陳克禮阿訇的《聖訓經》(上、中、下)面世了,至此,可以說填補了中國無大部頭聖訓經漢譯本的空白。與此同時,漢譯的《聖訓百段》和《腦威四十段聖訓》等零星聖訓集漢譯本在社會上開始流傳,阿文的《聖訓選編》也在西北個別清真寺講習。接着,《聖訓珠璣》阿文版在中國的出版發行促進了聖訓在我國的傳播,不久就出現了《聖訓珠璣》的漢譯本。80年代后期,隨着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推行,走出國門的穆斯林學子從巴基斯坦和沙特阿拉伯等國陸續帶回了六大部聖訓集,至此才結束了中國無六大部聖訓的歷史。90年代以后,又有多種聖訓集譯本與廣大讀者見面,先后出現的有《布哈里聖訓集》(正式出版的或未出版的有數種譯本,而且新的譯本還在出現)、《跟着穆聖過一天》、《清廉者的樂園》、《聖訓明燈》等。
由此可見,中國穆斯林大量接觸聖訓是相當晚的。聖訓的傳入尚且如此,聖訓學的建立就可想而知了。近年來,隨着聖訓集的大量傳入和翻譯,普通穆斯林接觸聖訓和應用聖訓的機會也多了,這就從客觀上創造了建立聖訓學的環境。另外,為了不至於人人隨意濫用聖訓,在伊斯蘭思想界和教法界制造混亂,編寫一本聖訓學方面的書是勢在必行的。這就是筆者編寫《簡明聖訓學》的初衷。
像所有學科的奠基之作一樣,本書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首先,聖訓學在穆斯林世界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要詳盡梳理聖訓學在一千多年來的發展和沿革不是這本以介紹聖訓學基本概念為主旨的書所能囊括的內容;鑒於聖訓學知識在中國尚且空白這一現狀,當務之急是介紹最基本、最關鍵的概念,而不在於探討過於細微的問題和梳理漫長的歷史。其次,在編寫本書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各種術語和概念的翻譯。引進一個概念並非易事,而想得到大家的認可就更難。筆者誠惶誠恐地將各術語譯成了漢語,似乎還能勉強表達其內涵,同時也用漢語音譯出來,便於對照。當然,各術語的翻譯,以及音譯中漢字的選用,大有商榷的余地。筆者膽敢如此,旨在拋磚引玉,以便更恰當的術語、更好的專著被人帶進這一新的領域。
路,是人走出來的,沒有第一個人的腳步,就不會有后來的大道。願本書像涉入聖訓學領域的一條若隱有若現的足跡,得到后來者的跟隨;願聖訓學在中國不會是個別人踽踽獨行的幽徑,而將成為學者隊伍積極開墾的熱土。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學友的關懷和幫助,在出版過程中受到(亻至)子國強的一再鼓勵和敦促,在此致以衷心地感謝。特別指出的是,丁俊同學和趙玉龍同學給予的幫助尤多,二君對各種術語的翻譯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意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