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美術史》的史料翔實,技法理論系統、全面;綜合與分析雙管齊下,不只進行固有文獻的再轉手,而是注重對第一手材料的搜集整理,注重對具體作品的研究分析,注重對各家各派的融會貫通;深人雨現實地把握了藏族美術的特質,揭示出藏族文化的內涵;不拘於佛教美術的狹隘界定,全方位地涉及繪畫、雕塑、建築、工藝、民間美術等領域;能落實於實際,不漂浮於空洞抽象的泛美術概念;對原始萌芽狀態的美術以及佛教傳人前的先期藏族美術、民間美術,盡可能追溯、展示其真面目;對近當代的作品,也進行了學術性觀照,不凌駕於傳統,不游離於傳統,這是其可貴之處。
《藏族美術史》從美術發展史、美學認識論、藏學研究體系等各種不同角度,立體觀照傳統遺存。從藝術本體人手,從民族文化着眼,結合現代教育,較宏觀地展示了藏族美術的成就,開拓了民族美術研究工作中的新領域,以高度的藝術熱忱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指導治學思想,對民族藝術教育,尤其是對藏族美術教育實踐,起着堅實的輔助的作用,以期在各路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下,能在此一方寸間有所建樹,這也是可貴的。
目錄
序
前言
概述
第一章 遠古時期蕃域類美術現象的萌芽
第一節 石器的形制
第二節 陶器的造型、紋飾、色彩追求
第三節 骨角質器物的形制
第四節 早期岩畫
第五節 早期建築藝術的雛形
第二章 小邦時期蕃域本土美術的雛形
第一節 大石及石墓形制
第二節 金屬器和造型和美化
第三節 建築藝術的發展
第四節 早期民俗美術
第五節 早期岩畫壁畫
第六節 古象雄文字
第七節 早期工藝美術
第八節 早期蕃域美術風格
第三章 吐蕃時期藏族美術的開端
第一節 建築藝術的全面發展
第二節 雕塑藝術
第三節 初具風范的繪畫藝術
第四節 藏文書法、經書裝幀、篆刻藝術
第五節 實用美術的興起
第六節 美術經典、美術風格、美術家
第四章 古格時期藏族美術的變革
第一節 建築藝術
第二節 造像雕塑
第三節 繪畫藝術
第四節 民間美術
第五節 美術經典、美術風格、美術家
第五章 薩迦時期藏族美術的發展
第六章 帕木竹巴時期藏族美術的興盛
第七章 甘丹頗章時期藏族美術的成熟
第八章 當代藏族美術的新局面
前言
概述
第一章 遠古時期蕃域類美術現象的萌芽
第一節 石器的形制
第二節 陶器的造型、紋飾、色彩追求
第三節 骨角質器物的形制
第四節 早期岩畫
第五節 早期建築藝術的雛形
第二章 小邦時期蕃域本土美術的雛形
第一節 大石及石墓形制
第二節 金屬器和造型和美化
第三節 建築藝術的發展
第四節 早期民俗美術
第五節 早期岩畫壁畫
第六節 古象雄文字
第七節 早期工藝美術
第八節 早期蕃域美術風格
第三章 吐蕃時期藏族美術的開端
第一節 建築藝術的全面發展
第二節 雕塑藝術
第三節 初具風范的繪畫藝術
第四節 藏文書法、經書裝幀、篆刻藝術
第五節 實用美術的興起
第六節 美術經典、美術風格、美術家
第四章 古格時期藏族美術的變革
第一節 建築藝術
第二節 造像雕塑
第三節 繪畫藝術
第四節 民間美術
第五節 美術經典、美術風格、美術家
第五章 薩迦時期藏族美術的發展
第六章 帕木竹巴時期藏族美術的興盛
第七章 甘丹頗章時期藏族美術的成熟
第八章 當代藏族美術的新局面
序
皚雪橫繞美康區,百花爭艷又一枝。
唐卡繪畫似白蓮,光照四海明萬里。
古傳絕技贊環宇,今承文化雕奇藝。
繼續創舉攀高峰,迎來文明雙收益。
這是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大師生前為藏族美術的繼承、創新而書寫的題詞,字里行間充盈着對藏族傳統美術的無限深情,對藏族美術創新、發展的充分肯定。
藏族,這個以勤勞、智慧、質朴、強悍著稱的古老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優秀的成員。文化藝術的傳統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成就卓著、舉世矚目。這個偉大的雪域民族,以其不凡的睿智和藝心,創造了燦若群星、明若新月的藏族美術。在有史可考的千余年傳承中,與中華民族及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尤其是雪域毗鄰地區的美術相互借鑒、相互交融,它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同時,也形成了其他地域、其他文化所無法替代效仿的形式格調、氣質神韻,培育出了獨具藏民族性、雪域特性的美術奇葩。至今被國內外美術界、藏學家悉心研究並汲取其精華。尤其在美術模式日趨某種世界同一性,美術創作日趨相對工業化的今天,讓人們從藏族美術古朴、拙稚的神韻中更深刻地理解到:越是民族性的作品,越具珍貴性;越是原初的藝術,越符合現代意識;越是內涵質朴的藝術,越顯真、善、美。為豐富這一具有時代性的美術奇葩,為促進現代藏族美術的發展。如今,在藏區許多高等學校,都嘗試開設了藏族美術課。結合現代教育,藏族美術教材的編著,顯得十分迫切。然而,由於史料不齊,原作零散,傳統教學模式和藏族傳統美術與藏族宗教文化的骨肉依附的特殊性,使藏族美術及教學在理論研究、實踐操作上都頗顯艱辛。由我國著名藏族畫家康·格桑益希教授擔任主研的康定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藏傳繪畫藝術課程建設與藏區高師美術教學改革》課題研究組,在國家教育部、世界銀行IAG「師范教育發展」項目領導小組、四川省教育廳、中共甘孜州委、甘孜州人民政府的關心、重視、支持下,以披萬里風塵,求一本真解的嚴謹治學精神,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完成的這部課題研究專著——《藏族美術史》,為藏族美術的繼承、發展和創新,成就了這一凝聚着心血的事業。
《藏族美術史》的史料翔實,技法理論系統、全面;綜合與分析雙管齊下,不只進行固有文獻的再轉手,而是注重對第一手材料的搜集整理,注重對具體作品的研究分析,注重對各家各派的融會貫通;深人雨現實地把握了藏族美術的特質,揭示出藏族文化的內涵;不拘於佛教美術的狹隘界定,全方位地涉及繪畫、雕塑、建築、工藝、民間美術等領域;能落實於實際,不漂浮於空洞抽象的泛美術概念;對原始萌芽狀態的美術以及佛教傳人前的先期藏族美術、民間美術,盡可能追溯、展示其真面目;對近當代的作品,也進行了學術性觀照,不凌駕於傳統,不游離於傳統,這是其可貴之處。
《藏族美術史》從美術發展史、美學認識論、藏學研究體系等各種不同角度,立體觀照傳統遺存。從藝術本體人手,從民族文化着眼,結合現代教育,較宏觀地展示了藏族美術的成就,開拓了民族美術研究工作中的新領域,以高度的藝術熱忱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指導治學思想,對民族藝術教育,尤其是對藏族美術教育實踐,起着堅實的輔助的作用,以期在各路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下,能在此一方寸間有所建樹,這也是可貴的。
無論對藏族美術研究,還是民族藝術教育, 《藏族美術史》的出版問世,無疑都是積極有益的。隨着這一系列工作由淺到深、從局部到整體的不勤探索進展,它承前人之精華,啟后人之優秀,具有較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同時也正是在民族性、地域性上, 《藏族美術史》把藏民族美術從傳統和現實的雙重性上,推向了切實而又更有高度的位置,對弘揚民族精神、繼承民族文化、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也有自己鮮明正確的態度和積極有效的行動。這更是難能可貴的。於此,由衷地贊頌一辭:
帶着讓傳統文化繼承、創新之美好宏願,
學人們深情的雙手捧出了這一字又一字凝成的著述,
當后生在向着藏族美術的新境界奮力跋涉之際,
這部佳作伴你前后,許是一匹識途負重的馬匹效獻薄力。
唐卡繪畫似白蓮,光照四海明萬里。
古傳絕技贊環宇,今承文化雕奇藝。
繼續創舉攀高峰,迎來文明雙收益。
這是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大師生前為藏族美術的繼承、創新而書寫的題詞,字里行間充盈着對藏族傳統美術的無限深情,對藏族美術創新、發展的充分肯定。
藏族,這個以勤勞、智慧、質朴、強悍著稱的古老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優秀的成員。文化藝術的傳統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成就卓著、舉世矚目。這個偉大的雪域民族,以其不凡的睿智和藝心,創造了燦若群星、明若新月的藏族美術。在有史可考的千余年傳承中,與中華民族及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尤其是雪域毗鄰地區的美術相互借鑒、相互交融,它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同時,也形成了其他地域、其他文化所無法替代效仿的形式格調、氣質神韻,培育出了獨具藏民族性、雪域特性的美術奇葩。至今被國內外美術界、藏學家悉心研究並汲取其精華。尤其在美術模式日趨某種世界同一性,美術創作日趨相對工業化的今天,讓人們從藏族美術古朴、拙稚的神韻中更深刻地理解到:越是民族性的作品,越具珍貴性;越是原初的藝術,越符合現代意識;越是內涵質朴的藝術,越顯真、善、美。為豐富這一具有時代性的美術奇葩,為促進現代藏族美術的發展。如今,在藏區許多高等學校,都嘗試開設了藏族美術課。結合現代教育,藏族美術教材的編著,顯得十分迫切。然而,由於史料不齊,原作零散,傳統教學模式和藏族傳統美術與藏族宗教文化的骨肉依附的特殊性,使藏族美術及教學在理論研究、實踐操作上都頗顯艱辛。由我國著名藏族畫家康·格桑益希教授擔任主研的康定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藏傳繪畫藝術課程建設與藏區高師美術教學改革》課題研究組,在國家教育部、世界銀行IAG「師范教育發展」項目領導小組、四川省教育廳、中共甘孜州委、甘孜州人民政府的關心、重視、支持下,以披萬里風塵,求一本真解的嚴謹治學精神,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完成的這部課題研究專著——《藏族美術史》,為藏族美術的繼承、發展和創新,成就了這一凝聚着心血的事業。
《藏族美術史》的史料翔實,技法理論系統、全面;綜合與分析雙管齊下,不只進行固有文獻的再轉手,而是注重對第一手材料的搜集整理,注重對具體作品的研究分析,注重對各家各派的融會貫通;深人雨現實地把握了藏族美術的特質,揭示出藏族文化的內涵;不拘於佛教美術的狹隘界定,全方位地涉及繪畫、雕塑、建築、工藝、民間美術等領域;能落實於實際,不漂浮於空洞抽象的泛美術概念;對原始萌芽狀態的美術以及佛教傳人前的先期藏族美術、民間美術,盡可能追溯、展示其真面目;對近當代的作品,也進行了學術性觀照,不凌駕於傳統,不游離於傳統,這是其可貴之處。
《藏族美術史》從美術發展史、美學認識論、藏學研究體系等各種不同角度,立體觀照傳統遺存。從藝術本體人手,從民族文化着眼,結合現代教育,較宏觀地展示了藏族美術的成就,開拓了民族美術研究工作中的新領域,以高度的藝術熱忱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指導治學思想,對民族藝術教育,尤其是對藏族美術教育實踐,起着堅實的輔助的作用,以期在各路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下,能在此一方寸間有所建樹,這也是可貴的。
無論對藏族美術研究,還是民族藝術教育, 《藏族美術史》的出版問世,無疑都是積極有益的。隨着這一系列工作由淺到深、從局部到整體的不勤探索進展,它承前人之精華,啟后人之優秀,具有較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同時也正是在民族性、地域性上, 《藏族美術史》把藏民族美術從傳統和現實的雙重性上,推向了切實而又更有高度的位置,對弘揚民族精神、繼承民族文化、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也有自己鮮明正確的態度和積極有效的行動。這更是難能可貴的。於此,由衷地贊頌一辭:
帶着讓傳統文化繼承、創新之美好宏願,
學人們深情的雙手捧出了這一字又一字凝成的著述,
當后生在向着藏族美術的新境界奮力跋涉之際,
這部佳作伴你前后,許是一匹識途負重的馬匹效獻薄力。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