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多年來,管理者和員工對於如何控制自己的生活以及如何優化企業管理感到束手無策。彼得·布洛克在本書中用熱情的文字和清晰的思路,向我們指明了塑造有權力的經理人的道路。通過對不同企業的分析,布洛克向管理者展示了如何掙脫企業內部的桎梏,使企業重新煥發活力和生機,並重新變得樂於冒險。

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學會為企業制定一個堅實的願景——這個願景將鼓勵管理者和其他員工一起為企業的未來盡心盡力。書中還授以讀者有效的職場管理方法,通過種種有效的策略手段,管理者將能夠做到誠實、勇敢地面對企業現實,並在他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找到新的意義。
 

目錄

引言 中層管理者的困境
第一部分 激發員工的企業家精神
第1章 個人選擇對工作環境的影響
第2章 官僚主義思想的源頭
第3章 摒棄官僚主義作風
第二部分 在職場實施積極有效的管理策略
第4章 授權第一步:設立遠大的願景
第5章 贏得對願景的支持:與支持者和反對者之間的較量
第6章 自治與依賴之間的平衡
第7章 面對企業現實:以勇氣前行
第8章 實施願景:授權的核心
譯者後記
作者簡介
 

我寫《有權力的經理人》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批判大企業中存在的權力操縱以及不良的企業政治文化現象。專制、家長式式的管理模式不可避免地導致了消極企業政治文化的產生。基於以上理解,本書提出「授權」這一理念,認為授權將成為醫治企業不良政治文化和官僚體制的良藥。

自本書出版以來,「授權」理念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人們對不良企業政治文化這個話題也逐漸不再關心。這的確不無道理。對授權的關注表達了人們希望企業組織進行深刻變革,而不必再為政治技巧的問題絞盡腦汁。授權可以為企業生活注入社會一貫提倡的價值觀,即崇尚個人自由、自尊和自治。盡管我們尊重個人價值,維護個人自主選擇的權力,但我們的企業組織卻依舊在采取專制、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這不得不說是民主社會的一大遺憾。雖然許多企業組織信奉員工至上的原則,然而卻很少有企業能真正做到這一點。管理者行事往往奉行這樣的原則:要體現對員工的重視,就要給予他們父母般無微不至的照顧。如此一來,管理者就成了慈愛的家長。我們制定福利計划,實施年度加薪,舉行表彰大會,提高工作安全性,開辦員工商店,開展員工幫困活動,這些都體現了管理者對員工的關心。但是,廣施恩惠的家長式作風已經行不通了。這其實是一個無法兌現的承諾,因為在我們所處的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經濟社會里,我們既無力承擔照顧員工的重負,也無法保證他們的未來。另外,家長式的關懷雖然能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卻不能樹立員工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一旦員工獲得照顧,他們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也隨之大打折扣。

授權的好處在於能夠提高企業組織中各級員工,尤其是基層員工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而正是這些基層員工直接在為顧客提供產品和服務。授權的難點在於必須徹底改變決策層對管理控制系統的固有觀念。通往授權的每一步都意味著把權力逐級下放到更低一級的努力,而這種努力的結果將換來質量的提高和顧客的滿意。然而,我們面臨的難題是需要管理層接受這場變革。

不過,令人鼓舞的是越來越多的管理者願意主動交出他們苦心經營的權力。他們寧願放棄個人權力,為的是建立一個更加強大的企業組織。在這樣的組織中,各級管理者的努力都將受到企業的重視。

然而與所有其他的理念一樣,授權理念的實施會面臨風險:它很可能只是短暫流行,如同風靡一時的新上市化妝品,只不過讓管理者們顯示出銳意改革者的姿態罷了。以下的觀點將增加授權努力成功的概率,並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果。

從自己做起

提到授權,人們通常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該如何授權?怎樣才能讓下屬對其行為和公司的經營負起應有的責任?答案就是:你沒有授權給他人,沒有賦予他們自由和應有的尊敬;你必須從自身做起。你無法給予他人自己都不曾獲取的東西。首先,你自己要堅守自己的自主權,闡明自己的規划和對企業未來的期望。你要在工作中說到做到。只有這樣,你才可能帶動其他的員工。如果高層管理者想在企業中樹立願景和企業價值觀,那麽讓他們創立之後先身體力行至少2年以上,再去操心如何讓其他的員工接受的問題。不要再紙上談兵,現在就開始實施。停留在理論上的想法是毫無意義的。

授權非管理工具,實為真心之選

授權不是一套管理技巧。你是否會繼續推行自我管理的理念?授權是否是你所信奉的經營戰略?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隨着時間的推移,你會想出越來越多的辦法,讓那些在企業擔任要職的員工承擔應有的責任,並掌握更多的權力。但是,如果你的固有觀念是無論是在組織還是社會中,領導權、指揮權和控制權應該集中在最高層,那麼不妨盡量去做個稱職的家長式管理者,不要去嘗試在企業中建立一種你無法實現的合作伙伴關系。

即刻實施

不要再四處搜尋成功授權的案例,也無須再等待觀望。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在企業生活中努力實踐「授權」理念。成功的案例固然能給人希望,但並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也不能為你解決自身改革的問題。我們可以借鑒他人經驗,但是觀望往往成為停滯不前的借口。如果要想學習質量管理、庫存控制、持續改進或者服務顧客的經驗,並非一定要親自去日本。先好好觀察自己企業的情況。據我所知,目前所有大的組織機構,無論是政府機關、教育機構還是醫療組織、商業機構,無一不在實施授權戰略。授權的要義在於結果答案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所以,我們自己要成為一個試驗者、實施者,而不僅僅是研究者。

最后,我想談一談當你開始在工作中實施「授權」理念時,可能產生的不同反應。當你開始給予員工越來越多的自由時,你可能會看到各種不同的反應。我們每個人的心里其實都存在着這樣的想法:我們並不希望獲得很多自主權,也不願承擔更多的責任。我們希望得到關照,甘願接受家長式的契約,惟願獲得領導如父母般的慈愛。選擇自主權力意味着放棄保障,沒人願意將后半生的保障拱手相讓。追求自由和自主權力意味着無法再置身事外並犧牲保障權利。我們正在經歷這樣的轉型,同時也面臨着巨大的困難和挑戰,有時甚至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我們之所以追求「授權」和「合作」的理念,並非出於員工強烈呼吁,而是為了挽救企業、改善經營。隨着時間的推移,相信大多數員工都會主動選擇自由、勇於承擔責任。近來,許多成功的企業鼓勵員工積極參與自我管理,改進產品、服務質量等,這些舉措證實了授權的重要性。然而,通往成功授權的第一步是:毫不理會他人的品頭論足和短期可能出現的不利后果,義無反顧地承擔領導責任,堅定不移地開展合作。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