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插圖本)

呂氏春秋(插圖本)
定價:173
NT $ 151
  • 作者:@[戰國]呂不韋 @編/著
  •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08-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591358
  • ISBN13:9787807591351
  • 裝訂:516頁 /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保持原書形式齊整、結構井然的特點。全書二十六卷,含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一百六十篇,《十二紀》每紀五篇,以月份為序;《八覽》每覽八篇(《有始覽》七篇,估計是版本流傳時遺失),以主題構架;《六論》每論六篇,以言行貫穿;總體構架了完整系統的思想體系,有利於讀者理解和把握文章所傳達的內容。

配有三百多幅精美版畫、插圖、輔助、提升文章閱讀質量。所選版畫、插圖多為名家手毛,來自於《帝鑒圖說》《三才圖繪》《爾雅音圖》《孔子勝跡圖》《天工開物》《飛影閣畫集》《馬駘畫寶》《山海經》等數十部重要圖集,涵蓋其中眾多的優秀作品。而且每幅圖都有和正文相對應的文字說明,使閱讀始終保持快樂、新鮮,同時有增進文章理解力的作用。

生僻字詞、古今異讀字詞標示注意,避免閱讀停頓、斷續。兩千多年的文本流傳,時過境遷,文中的語言環境和事物氛圍顯然和如今截然不同。

每篇文章前都設了題解,概述文章提及的內容,闡釋其中的主要觀點。和很多讀者一樣,我們也會對歷史的神秘和厚重產生敬畏,所以我們通過解破除歷史的阻隔,讓讀者放下包袱,輕松閱讀。
 

目錄

閱讀指南
國學與我們同在
編者的話
孟春紀第一
孟春
本生
重己
貴公
去私
仲春紀第二
仲春
貴生
情俗
當染
功名
季春紀第三
季春
盡數
先己
論人
圜道
孟夏紀第四
孟夏
勸學
尊師
誣徒
用眾
仲夏紀第五
仲夏
大樂
侈樂
適音
古樂
季夏紀第六
季夏
音律
音初
制樂
明理
孟秋紀第七
孟秋
盪兵
振亂
禁塞
懷寵
仲秋紀第八
仲秋
論威
簡選
決勝
愛士
季秋紀第九
季秋
順民
知士
審己
精通
……
 

國學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學問。因此.國學不儀包括數千年來積累流傳下來的經典,比如「四書五經」、《老子》、《庄子》、《孫子》、《史記》、《漢書》、唐詩、宋詞,也包含研究中國人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乃至娛樂方式的各種學問。廣而言之,國學研究的對象不僅包括文獻,也包括實物;不僅包括物質文化遺產,也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我國各民族的建築、服飾、飲食、音樂、繪畫、醫藥、戲曲等等。

國學是不斷豐富、不斷發展的學問。上面說的從「四書五經」到唐詩、宋詞就是一個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近代以來,國學的研究范圍還在不斷地擴大,比如,敦煌學、甲骨學,是隨着有關文物的出土而興起的;比如紅學,是隨着文學理論和學術風氣的發展變化而興起和發展的。隨着時間推移和學術進步,必將有更多的學問被納入國學研究的范圍。

數千年來,中國人作學問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理論和方法,比如思想理論、史學理論、文學理論,以及訓詁學、考據學、音韻學等等。但這些理論和方法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在史學研究領域,由於地下文物的出土、王國維等人提出了所謂以地下文物與傳世文獻相補充互證的二重證據法。近代以來,西風勁吹。國人主動借鑒西方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學問.王國維借鑒尼采的哲學等研究中國的文學戲劇,胡適以杜威的實驗主義研究中國的「國故」。國學從來沒有拒絕外國學問的介入,佛教傳入中國后.經過改造,形成了中國獨特的佛學、因明學;自明朝末年西學傳人中國后,中國的天文學、數學等就已經融人了西學的因素。馬克思主義傳人中國后,不少人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國歷史文化,它們當然也是國學的一部分。因此,國學又是開放的、隨時代而進步的。那麼,當今我們研究、振興國學,不允許也不應該倒退,不允許也不應該僵化。

然而,國學又是與西學明顯區分的。國學是西學的對應物,是與西學完全不同的學術體系。在近代,西學挾船堅炮利強勢進入中國之后,中國人還視自我,對於中國固有之學問出現了中學、國故學、國粹、國學這樣的名稱。面對帝國主義的強大,中國人自愧不如,一方面拼命學習引進西學,另一方面就是拼命地貶低、拋棄國學。雖然也有一些人,如張之洞為保護中華文化之根本,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如胡適,提出「整理國故」,以「再造文明」、「建立民族自信心」,但其聲音終被時代所淹沒。國學一再被嚴重曲解和輕視,以致造成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大斷裂。也許,這一歷史過程是必然的。但回顧過去,中國在走向獨立富強的過程中,國學所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太慘重了。

新中國成立,飽受屈辱的中國人從此站立了起來,民族自信心大大加強,但沒有能夠及時認識到國學在新時代的重要性,甚至僅存的一點點國學遺產也進一步成為被拋棄的對象。在全面批判全盤西化的同時,卻走向全面西化。改革開放三十年之后,走向富強的國人終於猛醒,保護和振興國學逐漸成為全民的共識。一個強大的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國家,必然要有與之相匹配的偉大的民族文化。中國人,從學術界到普通百姓,都在重新發現國學的現代價值。同時,在走向全球化的進程中,東西方各國也把目光投向了中國。中國學問,中國的一切都在被重新評價。中國不僅為了自身的建設和發展需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而且,中國也面臨着以優秀的中華文化向全人類貢獻智慧的責任和機會。

那麼,這套國學叢書編纂就是可喜的,編纂者的初衷和努力就是可敬的。希望這套叢書能發揮點滴作用,如同涓涓細流與千百萬有志者的努力一道匯成大潮,去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是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