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是我國戰國秦漢之際頗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著作,然而,漢以降歷代學者對它重視不夠,有關《呂氏春秋》的研究一直是先秦諸子研究中的薄弱環節。
1980年以來的27年,這種冷落的局面有不少改觀,尤其是近年,相當一批研究成果的涌現,表明了其研究已達到一個新的階段,也預示着對《呂氏春秋》的研究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下面將《呂氏春秋》的研究成果,鉤玄提要,作一簡介。
目錄
序
導論
一、《呂氏春秋》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二、今后之路向
三、本書的有關情況
第一章《呂氏春秋》的編輯特點
一、明確的編書目的
二、「法天地」以行人事的編書宗旨
三、取眾出一、集腋成裘的編纂方法
四、貴公尚信、求實客觀的編選標准
五、《呂氏春秋》具有體系性、完整性的特點一
六、《呂氏春秋》在編輯史上的貢獻與地位
第二章《呂氏春秋》的文學價值
一、奇艷的文采,可貴的形象
二、宏偉的氣魄,充暢的氣勢
三、分明的感情,顯豁的褒貶
第三章《呂氏春秋》的心理思想
一、《呂氏春秋》的修辭心理思想
二、《呂氏春秋》的藝術心理思想
三、《呂氏春秋》的管理心理思想
第四章《呂氏春秋》重要觀點舉隅
一、《呂氏春秋》的傳播論
二、《呂氏春秋》的生態觀
三、《呂氏春秋》的飲食文化觀
四、《呂氏春秋》的喪葬觀
五、《呂氏春秋》論孝
六、《呂氏春秋》論士人
第五章《呂氏春秋》對其他典籍的繼承或影響
一、《呂氏春秋》對《周易》的繼承與改造
二、《呂氏春秋》對《老子》的繼承與超越
三、《呂氏春秋》稱引孔子及其意義
四、《呂氏春秋》與《史記》
附錄:有關《呂氏春秋》的性質、價值、地位
與影響的文獻綜要
主要參考書目
導論
一、《呂氏春秋》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二、今后之路向
三、本書的有關情況
第一章《呂氏春秋》的編輯特點
一、明確的編書目的
二、「法天地」以行人事的編書宗旨
三、取眾出一、集腋成裘的編纂方法
四、貴公尚信、求實客觀的編選標准
五、《呂氏春秋》具有體系性、完整性的特點一
六、《呂氏春秋》在編輯史上的貢獻與地位
第二章《呂氏春秋》的文學價值
一、奇艷的文采,可貴的形象
二、宏偉的氣魄,充暢的氣勢
三、分明的感情,顯豁的褒貶
第三章《呂氏春秋》的心理思想
一、《呂氏春秋》的修辭心理思想
二、《呂氏春秋》的藝術心理思想
三、《呂氏春秋》的管理心理思想
第四章《呂氏春秋》重要觀點舉隅
一、《呂氏春秋》的傳播論
二、《呂氏春秋》的生態觀
三、《呂氏春秋》的飲食文化觀
四、《呂氏春秋》的喪葬觀
五、《呂氏春秋》論孝
六、《呂氏春秋》論士人
第五章《呂氏春秋》對其他典籍的繼承或影響
一、《呂氏春秋》對《周易》的繼承與改造
二、《呂氏春秋》對《老子》的繼承與超越
三、《呂氏春秋》稱引孔子及其意義
四、《呂氏春秋》與《史記》
附錄:有關《呂氏春秋》的性質、價值、地位
與影響的文獻綜要
主要參考書目
序
年前,啟才先生《呂氏春秋研究》成稿,囑我作序,這叫我既感且愧,一時不知從何說起。
所「感」者,自然有感激的成分在。近十年來,我醉心於秦漢文學史料的收集與整理。研讀之余,時有小文發表,這便引起了遠在南方的王啟才先生的注意。他從復旦大學蔣凡先生問學,其博士論文即以秦漢奏議作為研究對象,看到我的成果,便引以為同道。任教於安徽阜陽師范學院之后,我們便有了聯系。他很久就想到北京深造,於是申請到文學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希望我作為合作導師。由於種種原因,直至去年才如願以償。這樣一種因緣際遇,使我有機會對於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領域多有了解。我早就知道他近來一直潛心於《呂氏春秋》研究,沒有想到這麼快就拿出成果,我為此而感到高興。因此,當他提出讓我作序時,幾乎不假思索,就貿然答應下來。在學術的征程中,我不過是眾多跋涉者當中的普通一員,本無資格為他人作序。但是承蒙啟才不棄,小文得以冠諸篇首,在我當然十分榮幸。
但是兩個多月過去了,啟才先生的大著就要付梓,而我的序卻只字未成。這時我才感到貿然承諾的風險和壓力。
這篇序之所以不好寫,主要原因是我對於呂不韋及其《呂氏春秋》沒有深入研究,因此很少自己的見解,也很難對於同行的成果作出准確的判斷。雖然,我上中學時就對呂不韋其人其書有所了解。那個時候,正是文化大革命的中后期,評法批儒之風,甚囂塵上。作為「法家」代表人物的呂不韋,一時成為當時追捧的對象。《呂氏春秋》中的一些寓言故事和膾炙人口的成語,也就這樣深深地印在了我年幼無知的腦海中。上大學之后,我才發現這麼重要的一個人和這麼重要的一部書,卻很少有人作深入系統的論述。想當初,呂不韋和他的《呂氏春秋》是多麼的顯赫啊。書成之后,他把書懸諸咸陽城頭,「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由此可見,呂不韋對於自己主編的這部大書該是多麼的自信和自負。這也難怪,《呂氏春秋》確實經過精心的編纂。《漢書·藝文志》諸子略雜家類著錄《呂氏春秋》二十六篇,而今保存下來的恰好是二十六卷,分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八覽》下另設子目六十三個,《六論》下另設子目三十六個,《十二紀》下另設子目六十一個,總計一百六十篇,各篇字數也大體相同。可見,其書編排非常整齊,且在兩千多年的流傳過程中,幾乎沒有多少佚失,這在中國先秦典籍流傳史上應當算是一個奇跡了。確實,在先秦兩漢所有傳世子書中,.沒有一部像《呂氏春秋》那樣,作者及成書年代非常明晰,很少異議;也沒有一部著作像《呂氏春秋》那樣,章節安排環環相扣,有條不紊;更沒有一部著作能像《呂氏春秋》那樣,在辨偽成風的學術環境中還能巋然不動。可惜的是,這部經歷如此奇特的大書,在學科划分越來越細的今天,卻找不到自己應有的位置了。中文系的古代文學史不重視它,因為它的文學價值並不突出;歷史系的中國古代史不重視它,因為它的史料價值十分有限;哲學系的古代哲學史也不重視它,因為它的思想龐雜,難以歸納系統。因此,誰都知道這部著作有着較高的可信度,但是,除「文革」期間曾享有短暫榮華外,多數情況下是遭遇冷落。真是時移物換,今非昔比!倘若呂不韋地下有知,當不知作何感想。
所「感」者,自然有感激的成分在。近十年來,我醉心於秦漢文學史料的收集與整理。研讀之余,時有小文發表,這便引起了遠在南方的王啟才先生的注意。他從復旦大學蔣凡先生問學,其博士論文即以秦漢奏議作為研究對象,看到我的成果,便引以為同道。任教於安徽阜陽師范學院之后,我們便有了聯系。他很久就想到北京深造,於是申請到文學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希望我作為合作導師。由於種種原因,直至去年才如願以償。這樣一種因緣際遇,使我有機會對於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領域多有了解。我早就知道他近來一直潛心於《呂氏春秋》研究,沒有想到這麼快就拿出成果,我為此而感到高興。因此,當他提出讓我作序時,幾乎不假思索,就貿然答應下來。在學術的征程中,我不過是眾多跋涉者當中的普通一員,本無資格為他人作序。但是承蒙啟才不棄,小文得以冠諸篇首,在我當然十分榮幸。
但是兩個多月過去了,啟才先生的大著就要付梓,而我的序卻只字未成。這時我才感到貿然承諾的風險和壓力。
這篇序之所以不好寫,主要原因是我對於呂不韋及其《呂氏春秋》沒有深入研究,因此很少自己的見解,也很難對於同行的成果作出准確的判斷。雖然,我上中學時就對呂不韋其人其書有所了解。那個時候,正是文化大革命的中后期,評法批儒之風,甚囂塵上。作為「法家」代表人物的呂不韋,一時成為當時追捧的對象。《呂氏春秋》中的一些寓言故事和膾炙人口的成語,也就這樣深深地印在了我年幼無知的腦海中。上大學之后,我才發現這麼重要的一個人和這麼重要的一部書,卻很少有人作深入系統的論述。想當初,呂不韋和他的《呂氏春秋》是多麼的顯赫啊。書成之后,他把書懸諸咸陽城頭,「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由此可見,呂不韋對於自己主編的這部大書該是多麼的自信和自負。這也難怪,《呂氏春秋》確實經過精心的編纂。《漢書·藝文志》諸子略雜家類著錄《呂氏春秋》二十六篇,而今保存下來的恰好是二十六卷,分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八覽》下另設子目六十三個,《六論》下另設子目三十六個,《十二紀》下另設子目六十一個,總計一百六十篇,各篇字數也大體相同。可見,其書編排非常整齊,且在兩千多年的流傳過程中,幾乎沒有多少佚失,這在中國先秦典籍流傳史上應當算是一個奇跡了。確實,在先秦兩漢所有傳世子書中,.沒有一部像《呂氏春秋》那樣,作者及成書年代非常明晰,很少異議;也沒有一部著作像《呂氏春秋》那樣,章節安排環環相扣,有條不紊;更沒有一部著作能像《呂氏春秋》那樣,在辨偽成風的學術環境中還能巋然不動。可惜的是,這部經歷如此奇特的大書,在學科划分越來越細的今天,卻找不到自己應有的位置了。中文系的古代文學史不重視它,因為它的文學價值並不突出;歷史系的中國古代史不重視它,因為它的史料價值十分有限;哲學系的古代哲學史也不重視它,因為它的思想龐雜,難以歸納系統。因此,誰都知道這部著作有着較高的可信度,但是,除「文革」期間曾享有短暫榮華外,多數情況下是遭遇冷落。真是時移物換,今非昔比!倘若呂不韋地下有知,當不知作何感想。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