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適應社會,還是改造社會?
古老而又年輕的社會學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身處的社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對于這個社會意味著什麼?
自然‧經濟‧歷史、宗教‧思想等等,薈萃基礎學科、傳統經典與潮流新知,現代生活必讀藏書。一頁文字加一頁圖解,圖文互動,生動解讀。
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孔德在1838年首次提出“社會學”的概念,並由此開創了現代社會學這門學科。本書就是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對這門相對比較年輕的學科進行較為系統的立秋。你可以從中讀到,我們身處的社會是多麼復雜且充滿變化;我們與他人、與群體之間的關系到底應該如何把握?我們現在在社會中的位置是什麼?最後的歸屬又在哪里?總之,研讀社會學會為你的生活提供健康、有益的指導。不僅如此,本書還以一種新穎的圖解方式獨具創造性地詮釋了這門學科,相信會給你帶來省時、高效、快樂的閱讀體驗。
目錄
編者序︰用科學的方法解決身邊的危機
本書閱讀導航
第1章 微觀世界的社會
1.社會學的定義︰社會學是什麼
2.三對關系︰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3.社會學與心理學︰既有競爭,又有合作
4.社會規範︰無規矩不成方圓
5.習俗與公德︰習俗只是日常慣例,公德卻應嚴格遵守
6.價值︰價值是決定行為的另一個準則
7.規範與價值︰外在的約束與內心的追求
8.行為︰表現規範與價值的形式
9.目的合理性行為︰追求結果的行為
10.價值合理性行為︰追求過程行為
11.符號︰傳遞信息的橋梁
12.符號與相互行為︰相互行為通過符號得以交流
13.相互行為與社會︰社會由一連串的相互行為構成
14.相互行為的模式︰“看似無形卻有形”
第2章 從程看社會
1.動亂︰規範約束力減弱帶來的後果
2.正常行為與異常行為︰遵守規則與違反規則
3.地位︰社會中的位置
4.地位與角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5.角色扮演︰世界是個大舞台,而我們都是演員
6.角色沖突︰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7.角色距離︰遠離不合適的角色
8.集團︰賦予人社會屬性的群體
9.集合︰臨時存在的群體
10.集合與集團︰兩者並無絕對界限
11.集合行為︰恐慌與暴亂
12.流行︰時尚與時髦
13.社會變遷︰規範與價值的變化
第3章 從宏觀看社會
1.文化︰一個社會全部的符號
2.社會化︰活到老學到老
3.參照群體︰人生的領航員
4.性別︰社會賦予的個人差異
5.性征︰束縛于性別規範的性別表現
6.種族︰解決國際問題及國內問題的關鍵
7.屬性與業績︰天生具有的屬性與自己贏取的業績
8.資源與序列︰反映社會不平等的標尺
9.權力與權威︰操縱人的社會性力量
10.影響力與暴力︰行使影響力是軟性控制,行使暴力是硬性支配
11.偏見與歧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12.信念與宗教信仰︰尋求救贖的心靈寄托
13.教派與膜拜團體︰競爭的教派與反叛的膜拜團體
14.社會制度︰社會行為規範體系
15.社會結構︰社會的枝與干
16.正功能與反功能︰對于社會結構的維持是有利還是不利?
17.顯功能與潛功能︰該功能是否被自我認識
18.功能分析︰揭露社會現象的多面性
第4章 生活場景中的社會學問題
1.預言的自我實現︰佔卜為什麼會靈驗
2.規則︰規則使得游戲與現實社會得以運作
3.商品化與外包化︰被包裝了的“生老病死”
4.旅行烏托邦︰追溯巡禮與冒險的主題公園
5.後現代主義的戀愛破碎︰你的戀愛進展不順利是為什麼?
6.性騷擾︰性騷擾存在的根源
7.男權主義下的“強奸”意識︰女性為何懼怕“強奸”
8.越軌行為的潛功能︰為什麼說犯罪對于社會不可缺少?
第5章 競爭與對立場景中的社會學問題
1.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人以類聚
2.文化資本與習慣︰富人與窮人的興趣也不同嗎?
3.精英︰沒有考試及競爭的社會可能嗎?
4.搭便車者︰投票率低是為什麼?
5.合法性與正當性︰正確的事情真的有嗎?
6.內適應︰當權者不禁止批判更為有利,這是真的嗎?
7.威懾力量︰軍隊不會消失是為什麼?
8.世界體系︰戰爭不會消失是為什麼?
第6章 街頭場景中的社會學問題
1.價值的實現與規範的實施︰穿著喜歡的東西,這是真的嗎?
2.美麗的雙重標準︰為什麼只有女性化妝?
3.革新的先驅者•早期采用者•追隨者•落伍者︰染發流行並固定下來是為什麼?
4.炫耀性消費︰面子問題?
5.美麗的雙重束縛︰重要的是實力還是容貌外表?
6.培養效果︰愛讀的雜志形成了一個人的思考方式,這是真的嗎?
7.圖像交流︰大頭貼是朋友的證明,這是真的嗎?
8.地下交流︰手機改變了關系,這是真的嗎?
第7章 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2.變量︰通過變量引導至科學性思考
3.命題︰通過命題打開思路
6.假說的確認︰通過數據集確認假說?
7.假說的驗證︰假說被反復驗證後成為理論
8.隨機抽樣︰將數據進行抽樣
9.有意抽樣︰更加現實靈活的抽樣方法
10.問卷調查︰辨別問卷調查各種方式的優缺點
11.選項與尺度︰靈活運用選項的形式和尺度
12.參與觀察︰通過參與觀察接近集團內部
13.信息提供者與受訪者︰重視與信息提供者的融洽關系
14.談話分析︰通過談話分析解剖日常生活
15.內容分析︰將信息進行內容分析
16.信度與效度︰區別使用準確性的標準
第8章 深入研究社會學,靈活運用社會學
1.社會學院與社會學科︰在大學里學習
2.社會學系︰留學去學習
3.碩士與博士︰在大學研究院學習
4.教科書、詞典、專業書籍與學會雜志︰從書本或者雜志學習
5.社會學的最前沿︰從現場學習
6.市場營銷與效果研究︰在商品以及服務的開發、宣傳以及銷售中有效運用
7.輿論調查與追蹤調查︰在廣播電台及報社中有效運用
8.輿論的動向與重復調查︰在政治及行政中有效運用
9.對抗的視角與良心的支援者︰在志願者以及抗議中有效運用
10.社會學的還原與應用︰在現在,在這里,有效運用社會學
附錄︰著名社會學家選登
本書閱讀導航
第1章 微觀世界的社會
1.社會學的定義︰社會學是什麼
2.三對關系︰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3.社會學與心理學︰既有競爭,又有合作
4.社會規範︰無規矩不成方圓
5.習俗與公德︰習俗只是日常慣例,公德卻應嚴格遵守
6.價值︰價值是決定行為的另一個準則
7.規範與價值︰外在的約束與內心的追求
8.行為︰表現規範與價值的形式
9.目的合理性行為︰追求結果的行為
10.價值合理性行為︰追求過程行為
11.符號︰傳遞信息的橋梁
12.符號與相互行為︰相互行為通過符號得以交流
13.相互行為與社會︰社會由一連串的相互行為構成
14.相互行為的模式︰“看似無形卻有形”
第2章 從程看社會
1.動亂︰規範約束力減弱帶來的後果
2.正常行為與異常行為︰遵守規則與違反規則
3.地位︰社會中的位置
4.地位與角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5.角色扮演︰世界是個大舞台,而我們都是演員
6.角色沖突︰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7.角色距離︰遠離不合適的角色
8.集團︰賦予人社會屬性的群體
9.集合︰臨時存在的群體
10.集合與集團︰兩者並無絕對界限
11.集合行為︰恐慌與暴亂
12.流行︰時尚與時髦
13.社會變遷︰規範與價值的變化
第3章 從宏觀看社會
1.文化︰一個社會全部的符號
2.社會化︰活到老學到老
3.參照群體︰人生的領航員
4.性別︰社會賦予的個人差異
5.性征︰束縛于性別規範的性別表現
6.種族︰解決國際問題及國內問題的關鍵
7.屬性與業績︰天生具有的屬性與自己贏取的業績
8.資源與序列︰反映社會不平等的標尺
9.權力與權威︰操縱人的社會性力量
10.影響力與暴力︰行使影響力是軟性控制,行使暴力是硬性支配
11.偏見與歧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12.信念與宗教信仰︰尋求救贖的心靈寄托
13.教派與膜拜團體︰競爭的教派與反叛的膜拜團體
14.社會制度︰社會行為規範體系
15.社會結構︰社會的枝與干
16.正功能與反功能︰對于社會結構的維持是有利還是不利?
17.顯功能與潛功能︰該功能是否被自我認識
18.功能分析︰揭露社會現象的多面性
第4章 生活場景中的社會學問題
1.預言的自我實現︰佔卜為什麼會靈驗
2.規則︰規則使得游戲與現實社會得以運作
3.商品化與外包化︰被包裝了的“生老病死”
4.旅行烏托邦︰追溯巡禮與冒險的主題公園
5.後現代主義的戀愛破碎︰你的戀愛進展不順利是為什麼?
6.性騷擾︰性騷擾存在的根源
7.男權主義下的“強奸”意識︰女性為何懼怕“強奸”
8.越軌行為的潛功能︰為什麼說犯罪對于社會不可缺少?
第5章 競爭與對立場景中的社會學問題
1.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人以類聚
2.文化資本與習慣︰富人與窮人的興趣也不同嗎?
3.精英︰沒有考試及競爭的社會可能嗎?
4.搭便車者︰投票率低是為什麼?
5.合法性與正當性︰正確的事情真的有嗎?
6.內適應︰當權者不禁止批判更為有利,這是真的嗎?
7.威懾力量︰軍隊不會消失是為什麼?
8.世界體系︰戰爭不會消失是為什麼?
第6章 街頭場景中的社會學問題
1.價值的實現與規範的實施︰穿著喜歡的東西,這是真的嗎?
2.美麗的雙重標準︰為什麼只有女性化妝?
3.革新的先驅者•早期采用者•追隨者•落伍者︰染發流行並固定下來是為什麼?
4.炫耀性消費︰面子問題?
5.美麗的雙重束縛︰重要的是實力還是容貌外表?
6.培養效果︰愛讀的雜志形成了一個人的思考方式,這是真的嗎?
7.圖像交流︰大頭貼是朋友的證明,這是真的嗎?
8.地下交流︰手機改變了關系,這是真的嗎?
第7章 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2.變量︰通過變量引導至科學性思考
3.命題︰通過命題打開思路
6.假說的確認︰通過數據集確認假說?
7.假說的驗證︰假說被反復驗證後成為理論
8.隨機抽樣︰將數據進行抽樣
9.有意抽樣︰更加現實靈活的抽樣方法
10.問卷調查︰辨別問卷調查各種方式的優缺點
11.選項與尺度︰靈活運用選項的形式和尺度
12.參與觀察︰通過參與觀察接近集團內部
13.信息提供者與受訪者︰重視與信息提供者的融洽關系
14.談話分析︰通過談話分析解剖日常生活
15.內容分析︰將信息進行內容分析
16.信度與效度︰區別使用準確性的標準
第8章 深入研究社會學,靈活運用社會學
1.社會學院與社會學科︰在大學里學習
2.社會學系︰留學去學習
3.碩士與博士︰在大學研究院學習
4.教科書、詞典、專業書籍與學會雜志︰從書本或者雜志學習
5.社會學的最前沿︰從現場學習
6.市場營銷與效果研究︰在商品以及服務的開發、宣傳以及銷售中有效運用
7.輿論調查與追蹤調查︰在廣播電台及報社中有效運用
8.輿論的動向與重復調查︰在政治及行政中有效運用
9.對抗的視角與良心的支援者︰在志願者以及抗議中有效運用
10.社會學的還原與應用︰在現在,在這里,有效運用社會學
附錄︰著名社會學家選登
序
社會學的思想古代就有,比如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思想中就包含有社會學的思想因素。不僅在古代西方,早在先秦時代的中國,也已經產生了社會學思想的萌芽,如荀子說“人生不能無群”,即是這種萌芽的體現。而我們這里所說的現代社會學卻只有170年的歷史。“社會學”一詞最早是由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孔德在其所著的《實證哲學教程》(1838年10月出版)第4卷中提出的。從此,社會學正式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孔德就成了“現代社會學之父”。
說起社會學,首先要明確的一點就是這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它的主要研究對象是什麼呢?如同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己專門的研究對象一樣,社會學也有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雖然這個對象在不同的社會學流派,甚至于在不同的社會學家眼里是存在很大分歧的。比如,有些美國社會學家統計了1951~1971年這20年問由美國出版的16種社會學教科書關于社會學研究對象的提法,分別是︰�社會互動;�社會關系;�群體結構;�社會行為;�社會生活;�社會過程;�社會現象;�社會中的人等,共8種。當然,社會學在長達170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定義要遠遠多于這8種。那麼,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到底是什麼呢?我們這里所引用的觀點認為,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就是社會運行和發展的條件和機制,特別是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據此,也可以給社會學下這樣的定義,即社會學是一門關于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的綜合性具體社會科學。
如前所述,現代社會學產生于19世紀上半葉,之所以這樣,完全是由社會學本身的時代需求所決定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樣,“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求而形成起來的。”理解了社會學的時代需求,也就理解了社會學本身之所以產生、發展的意義所在。要闡明決定社會學產生的時代背景,就離不開歐洲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所引起的社會變化,就離不開英國產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所帶來的社會後果。正是這些巨大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把現代社會運行和發展的問題暴露了出來。近代歐洲的資本主義革命在19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已經基本完成。這次革命所帶來的深刻變化主要有兩方面,它們都直接促成了社會學的產生,如下︰
1.社會生產力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還有,資產階級的剝削和統治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和統治。總之,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從思想觀念到政治制度都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都對社會學的產生有著直接的影響。
2.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並沒有之前宣稱的那樣帶來“自由、平等和博愛”,相反卻暴露了這一社會的許多弊病︰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發作;階級之間巨大的貧富差距;勞資雙方的對立以至起義;大魚吃小魚般的企業破產、倒閉;從失業大軍的形成到社會犯罪率的提高等。這都需要一個像社會學這樣的學科給出答案。
時至今日,社會學已經成為一門系統復雜的綜合性學科。社會學家可以透過量性研究來研究社會關系以解決許多社會現存的問題甚至預測社會變動。這些正是社會學的價值所在。本書共分8章,分別是︰微觀世界的社會;從過程看社會;從宏觀看社會;生活場景中的社會學問題;競爭與對立場景中的社會學問題;街頭場景中的社會學問題;社會學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社會學,靈活運用社會學等。從社會學的基礎知識到社會學的實際應用一應俱全、自成系統。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采用了一種全新的圖解形式的編輯手法,可以讓您的閱讀變為一場輕松愉快之旅。其特點是︰
�用更貼近生活的語言,為您解決專業術語的限制和障礙。
�用圖像、流程表、表格將您的閱讀視角從線性的文字方式帶進三維的立體空間。
�將文字、圖表等豐富卻零碎的各種視覺元素,綜合成一個完整而有機的體系。
您在看完本書之後,對社會學有了一些了解,或是產生了一種興趣,或是引起了您的一些思考,那麼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當然由于社會學本身的復雜性,而且又受到編者自身水平能力的限制,我們在編寫本書時難免會出現一些紕漏。我們在此誠懇地希望讀者能提出寶貴意見,以便使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改正。
說起社會學,首先要明確的一點就是這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它的主要研究對象是什麼呢?如同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己專門的研究對象一樣,社會學也有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雖然這個對象在不同的社會學流派,甚至于在不同的社會學家眼里是存在很大分歧的。比如,有些美國社會學家統計了1951~1971年這20年問由美國出版的16種社會學教科書關于社會學研究對象的提法,分別是︰�社會互動;�社會關系;�群體結構;�社會行為;�社會生活;�社會過程;�社會現象;�社會中的人等,共8種。當然,社會學在長達170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定義要遠遠多于這8種。那麼,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到底是什麼呢?我們這里所引用的觀點認為,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就是社會運行和發展的條件和機制,特別是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據此,也可以給社會學下這樣的定義,即社會學是一門關于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的綜合性具體社會科學。
如前所述,現代社會學產生于19世紀上半葉,之所以這樣,完全是由社會學本身的時代需求所決定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樣,“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求而形成起來的。”理解了社會學的時代需求,也就理解了社會學本身之所以產生、發展的意義所在。要闡明決定社會學產生的時代背景,就離不開歐洲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所引起的社會變化,就離不開英國產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所帶來的社會後果。正是這些巨大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把現代社會運行和發展的問題暴露了出來。近代歐洲的資本主義革命在19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已經基本完成。這次革命所帶來的深刻變化主要有兩方面,它們都直接促成了社會學的產生,如下︰
1.社會生產力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還有,資產階級的剝削和統治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和統治。總之,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從思想觀念到政治制度都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都對社會學的產生有著直接的影響。
2.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並沒有之前宣稱的那樣帶來“自由、平等和博愛”,相反卻暴露了這一社會的許多弊病︰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發作;階級之間巨大的貧富差距;勞資雙方的對立以至起義;大魚吃小魚般的企業破產、倒閉;從失業大軍的形成到社會犯罪率的提高等。這都需要一個像社會學這樣的學科給出答案。
時至今日,社會學已經成為一門系統復雜的綜合性學科。社會學家可以透過量性研究來研究社會關系以解決許多社會現存的問題甚至預測社會變動。這些正是社會學的價值所在。本書共分8章,分別是︰微觀世界的社會;從過程看社會;從宏觀看社會;生活場景中的社會學問題;競爭與對立場景中的社會學問題;街頭場景中的社會學問題;社會學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社會學,靈活運用社會學等。從社會學的基礎知識到社會學的實際應用一應俱全、自成系統。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采用了一種全新的圖解形式的編輯手法,可以讓您的閱讀變為一場輕松愉快之旅。其特點是︰
�用更貼近生活的語言,為您解決專業術語的限制和障礙。
�用圖像、流程表、表格將您的閱讀視角從線性的文字方式帶進三維的立體空間。
�將文字、圖表等豐富卻零碎的各種視覺元素,綜合成一個完整而有機的體系。
您在看完本書之後,對社會學有了一些了解,或是產生了一種興趣,或是引起了您的一些思考,那麼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當然由于社會學本身的復雜性,而且又受到編者自身水平能力的限制,我們在編寫本書時難免會出現一些紕漏。我們在此誠懇地希望讀者能提出寶貴意見,以便使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改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46